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dì)四(sì)計(jì) 以(yǐ)逸(yì)待(dài)勞(láo)

困(kùn)敵(dí)之(zhī)勢(shì),不(bù)以(yǐ)戰(zhàn);損(sǔn)剛(ɡānɡ)益(yì)柔(róu)。

【注釋】

①困敵之勢:迫使敵人處于困頓的境地。

②損剛益柔:語出《易經·損》。“剛”、“柔”是兩個相對的事物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相對的兩方可相互轉化。“損”,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上兌下)。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兌,兌為澤。上山下澤,意為大澤浸蝕山根之象,也就說,有水浸潤著山,抑損著山,故卦名叫“損”。

【釋義】

使用手段迫使敵人處于困頓的境地,而不是立刻征戰它;有的時候,太過剛強容易使自己受損,而柔和至治則是于己有利的。

此計正是根據“損”卦的道理,以“剛”喻敵,以“柔”喻已,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御,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則因勢利導,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也可以制勝。

【淺解】

“損剛益柔”是根據“損”卦象,講述“剛柔相推,而主變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則。

【按語】

此即致敵之法也。兵書云:“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治人而不治于人。”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而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萬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仲寓軍令于內政,實而備之;孫臏于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

【小故事】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蜀軍從長江上游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舉兵東下,連勝十余陣,銳氣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里。

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

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劉備銳氣始盛,并且居高臨下,吳軍難以進攻。于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

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軍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斗爭,反而處于被動地位。久欲戰不能,兵疲意阻。

相持半年,蜀軍斗志松懈。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里,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扎寨,犯了兵家之忌。

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軍措手不及。陸遜一把火,燒毀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台南县| 周口市| 乐昌市| 吴堡县| 霍城县| 扎鲁特旗| 韩城市| 尚志市| 忻州市| 石家庄市| 阆中市| 读书| 彰武县| 双鸭山市| 万全县| 神池县| 岳普湖县| 定日县| 蛟河市| 新乡县| 岱山县| 文水县| 中方县| 齐齐哈尔市| 太湖县| 山阴县| 嘉黎县| 天长市| 普格县| 海宁市| 民勤县| 金门县| 囊谦县| 桐城市| 宾川县| 吉林市| 天长市| 徐闻县| 扎赉特旗|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