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自動化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 徐世許
- 6814字
- 2020-12-04 16:25:48
2.3 NJ的配置和設置
使用NJ前,需要對NJ進行配置和設置,完成后隨工程下載到NJ中。NJ配置和設置的主要內容有:
1)如果使用EtherCAT,則創建EtherCAT從站配置,進行EtherCAT主站設置。
2)如果使用CJ系列單元,則創建CPU/擴展機架配置,進行特殊單元設置。
3)為I/O端口分配設備變量。
4)如果使用運動控制,則創建軸并分配它們給伺服驅動器和編碼器輸入從站,進行運動控制參數設置,如軸參數、軸組參數和凸輪數據。
5)如果使用EtherNet/IP,則進行內置EtherNet/IP端口設置。
6)控制器基本設置,如啟動模式、寫保護、系統服務監視時間等。
7)任務設置,如設置任務的執行周期、為任務分配程序、任務中變量的獨占控制設置等。
對NJ進行配置和設置的操作在Sysmac Studio多視圖瀏覽器中完成。
操作時,選中多視圖瀏覽器中的項目,雙擊或右擊,則彈出相應操作界面,根據提示進行下一步操作。其中,右擊時,彈出一個菜單,顯示的各個命令項表示能夠進行的操作,用戶從中選擇,使用起來很方便。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Sysmac Studio的菜單欄完成一些操作,選中項目后,到菜單欄單擊相應的選項,在彈出的下拉子菜單中選擇各種命令。
2.3.1 EtherCAT的配置和設置
1.EtherCAT配置
EtherCAT配置如圖2-39所示,用Sysmac Studio中的EtherCAT編輯器對從站進行配置,完成后下載到NJ主站中,NJ的CPU單元將此當作“正確”的EtherCAT配置。
圖2-39 EtherCAT配置
配置時,自動為從站登記I/O端口。用戶為I/O端口分配設備變量后,就可以在程序中通過指定設備變量去訪問從站。
EtherCAT從站配置有兩種方法。
方法1:離線創建從站配置
(1)打開EtherCAT編輯器標簽頁
在多視圖瀏覽器中,雙擊“配置和設置”下的“EtherCAT”;或右擊“配置和設置”下的“EtherCAT”,從菜單中選擇“編輯”,EtherCAT編輯器標簽頁顯示出來。
(2)登記從站
1)將從站從工具箱中拖放到拓撲顯示中的主站,從站便添加到主站之下。
2)同步驟1)一樣,將從站從工具箱中拖放到拓撲顯示中已連接的從站,從站便添加到先前從站之下。
圖2-40所示為使用EtherCAT編輯器建立的EtherCAT從站配置,共有3個從站,第一個為遠程I/O從站GX-MD1612,第二、三個都是G5系列伺服R88D-KN01H-ECT。
圖2-40 EtherCAT從站配置
拓撲顯示中的從站可以被刪除、復制和粘貼。
方法2:在線讀取實際從站的配置
如果實際的EtherCAT網絡已搭建,將Sysmac Studio與其在線連接,讀取從站配置。
注意,當EtherCAT從站登記為伺服驅動器或編碼器輸入從站后,用戶在創建軸時,軸變量會自動生成。
2.EtherCAT主站設置
雙擊“配置和設置”下的“EtherCAT”,然后選中主站,顯示出EtherCAT主站設置標簽頁,如圖2-41所示。
圖2-41 EtherCAT主站設置
EtherCAT主站設置中包括以下各項。
(1)設備名稱
(2)型號
(3)產品名稱
(4)從站數目
(5)電纜總長度
(6)PDO通信周期
(7)故障弱化操作設置
(8)從站啟動等待時間
(9)PDO通信超時檢測次數
(10)版本檢測方法
(11)串口號檢測方法
EtherCAT主站設置的詳細內容參見6.3節。
3.EtherCAT從站設置
雙擊“配置和設置”下的“EtherCAT”,然后選中從站,顯示出EtherCAT從站設置標簽頁,如圖2-42所示。
EtherCAT從站設置中包括以下各項。
圖2-42 EtherCAT從站設置
(1)設備名稱
(2)機型
(3)產品名稱
(4)版本
(5)節點地址
(6)有效/無效設置
(7)串口號
(8)PDO映射設置
(9)分布式時鐘有效
(10)參考時鐘
(11)初始化參數設置
(12)備份參數設置
EtherCAT從站設置的詳細內容參見6.3節。
2.3.2 CPU/擴展機架的配置和設置
1.CPU/擴展機架配置
圖2-43所示為NJ的機架配置。使用Sysmac Studio“CPU/擴展機架配置”單元編輯器創建單元配置,并下載到CPU單元中,CPU單元將此當作“正確”的單元配置。
當電源ON時,CPU單元會自動檢查并確認“正確”單元配置是否與實際的單元配置相符。單元配置時會自動登記指定單元的I/O端口,用戶為I/O端口分配設備變量后,程序中通過設備變量就可以訪問這些配置的單元。
圖2-43 機架配置
NJ控制器裝配了實際單元后,即使Sysmac Studio沒有為控制器創建單元配置并傳送,控制器仍然可以啟動。但是這種情況下,I/O端口和設備變量不會自動創建。這樣,不能從程序中訪問這些單元。
(1)創建單元配置
有兩種創建單元配置的方法。
方法1:離線創建單元配置并傳送
如圖2-44所示,在Sysmac Studio的單元編輯器中,創建所謂“正確”的單元配置。與用戶程序一起,下載到CPU單元中。
圖2-44 離線創建單元配置并下載
在多視圖瀏覽器中,雙擊“配置和設置”下的“CPU/擴展機架”;或右擊“配置和設置”下的“CPU/擴展機架”,從菜單中選擇“編輯”,單元編輯器顯示出來。
1)登記單元
①改變電源單元型號:右擊電源單元,從菜單中選擇“改變型號”,改變型號對話框會顯示出來;選擇電源單元,然后點擊“是”按鈕。
②插入單元:從型號選擇窗口里選中單元,拖放到單元編輯器中,單元即被插入。
③改變單元型號:右擊單元,從菜單中選擇“改變型號”,改變型號對話框會顯示出來;選擇單元,然后點擊“是”按鈕,單元即改變為選中的型號。
④刪除單元:右擊單元,從菜單中選擇“刪除”,單元即被刪除。
⑤復制和粘貼單元:右擊要復制的單元,從菜單中選擇“復制”;右擊要插入單元的位置,從菜單中選擇“粘貼”,單元即被粘貼。
圖2-45所示為創建的CPU機架配置。
圖2-45 CPU機架配置
2)創建擴展機架
①添加擴展機架:在沒有單元的任何位置,右擊,從菜單中選擇“添加機架”,機架即被添加。
②刪除擴展機架:選中要刪除機架的一個單元;在沒有單元的任何位置,右擊,從菜單中選擇“刪除機架”,機架即被刪除。
③刪除所有機架和單元:在沒有單元的任何位置,右擊,從菜單中選擇“全部清除”,所有的機架和單元即被刪除。
方法2:從實際安裝的系統中在線讀取單元配置并下載
如圖2-46所示,這種方法將當前的實際單元配置作為“正確”配置。Sysmac Studio在線連接實際單元,讀取單元配置。隨后創建用戶程序,然后,將單元配置和用戶程序一同下載。
1)在多視圖瀏覽器中,雙擊“配置和設置”下的“CPU/擴展機架”;或右擊“配置和設置”下的“CPU/擴展機架”,從菜單中選擇“編輯”,單元編輯器顯示出來。
2)在單元編輯器沒有單元的任何位置,右擊,從菜單中選擇“與實際單元配置比較和合并”,如圖2-47所示。
讀出實際單元配置并與Sysmac Studio中的單元配置比較,結果顯示在“與實際單元配置比較和合并”窗口,如圖2-48所示。
3)點擊“實際單元配置應用”按鈕,與實際配置同步,如圖2-49所示。
圖2-46 在線讀取實際的單元配置并下載
圖2-47 與實際單元配置比較和合并
圖2-48 單元配置比較結果
圖2-49 單元配置合并
4)點擊“確定”按鈕。
(2)校驗單元配置
用Sysmac Studio完成單元配置比較。
1)在Sysmac Studio(計算機)的單元配置和實際的單元配置之間比較。
如圖2-50所示,首次從Sysmac Studio下載單元配置到CPU單元時,可以將Sysmac Studio中的系統配置與實際的單元配置相比較,以確認是否一致。
圖2-50 單元配置比較1
2)在Sysmac Studio(計算機)的單元配置和實際CPU單元中的單元配置之間比較。
如圖2-51所示,從Sysmac Studio下載單元配置至CPU單元時,可以將Sysmac Studio中的系統配置與存儲在CPU單元中的單元配置信息相比較,以確認是否一致。
圖2-51 單元配置比較2
2.單元設置
這里的單元是指CPU機架和擴展機架上的基本I/O單元、高功能單元,這里的高功能單元是指CPU總線單元和特殊I/O單元。在單元編輯器中,為配置的單元做設置,包括:設備名稱、輸入響應時間和單元號。設備名稱用于構造訪問配置單元的設備變量,輸入響應時間是為每個機架插槽中的基本I/O單元設置的,單元號是為安裝的CPU總線單元和特殊I/O單元設置的。
設備名稱是在單元編輯器添加單元時自動生成的,默認名稱為“J”加上從“01”開始的序列數。為方便使用,用戶可以修改設備名稱。
(1)基本I/O單元設置
基本I/O單元可設置參數為輸入響應時間,或稱為輸入濾波器時間常數,根據需要設置,可減少振動和外部雜波干擾造成的不可靠性。在0ms/0.5ms/1ms/2ms/4ms/8ms/16ms/32ms范圍內設置,默認為8ms。
(2)高功能單元設置
高功能單元要設置單元號,應該使其與單元面板上旋轉開關設置的單元號相一致。如果不一致,以面板上旋轉開關設置的單元號為準。
高功能單元的設置有以下四種方法。
方法1:在Sysmac Studio的單元設置界面中設置
1)在單元配置與設置中選中單元。
2)在單元設置標簽頁進行設置,圖2-52所示為CJ1W-AD041-V1特殊單元設置界面。
圖2-52 A-D特殊單元設置
3)在線連接CPU單元并將設置傳送到CPU單元。
方法2:使用Sysmac Studio在I/O映射中為I/O端口設定初始值
1)使用Sysmac Studio的I/O映射,為I/O端口設定初始值。
2)重啟單元,復位控制器,或控制器斷電再上電。
方法3:使用Sysmac Studio為CJ系列單元的設備變量設定初始值
1)使用Sysmac Studio為CJ系列單元的設備變量設定初始值。
2)從Sysmac Studio下載變量表到CPU單元,下載時,在復選框中選擇“初始化具有保持屬性的變量的當前值”。
3)重啟單元,復位控制器,或控制器斷電再上電。
方法4:使用指令為CJ系列單元設備變量賦值
如圖2-53所示,在操作開始時,從用戶程序中使用指令,例如MOVE指令,為CJ系列單元的設備變量賦值,然后重啟單元。
圖2-53 指令改變設置
當特殊單元改變設置后,重啟前確認與設備相連目標的安全。
2.3.3 I/O映射
1.I/O端口
如圖2-54所示,I/O端口是一個邏輯接口,CPU單元使用它與外部設備(從站和單元)交換數據。在Sysmac Studio創建從站和單元配置時,I/O端口自動創建。為I/O端口分配設備變量后,用戶程序通過設備變量訪問從站和單元。
在Sysmac Studio中創建EtherCAT從站或單元配置時,或從Sysmac Studio讀取控制器實際的EtherCAT從站或單元配置時,I/O端口自動登記在I/O映射中。如圖2-55所示,可以檢查登記在I/O映射中的I/O端口。
2.I/O端口名稱
(1)EtherCAT從站
1)遠程I/O終端的I/O端口名稱。例如,
一個16點遠程輸入終端:InBit00~InBit15,一個16點遠程輸出終端:OutBit00~OutBit15。
圖2-54 I/O端口
圖2-55 I/O映射
2)對其他從站,使用在EtherCAT對象字典中定義的對象名稱的全部或部分。例如,
模擬量輸入單元:CH1Input16bit,
R88D-KN50H-ECT:Positionactualvalue,Digitalinputs。
(2)CJ系列基本I/O單元
根據以下規則創建I/O端口名稱。
CJ系列基本I/O單元的I/O端口名稱見表2-11。
表2-11 CJ系列基本I/O單元的I/O端口名稱
(3)CJ系列特殊單元
由單元型號和功能決定I/O端口名稱。例如,CJ1W-AD041-V1模擬量輸入單元:Ch1PkHdCmd,Ch1AveCfg等。
3.設備變量
NJ控制器在CPU單元里并不為外部設備(從站和單元)分配指定的內存地址,而是為I/O端口分配變量,這些變量稱為設備變量。
使用Sysmac Studio分配設備變量如下:
設備變量屬性見表2-12。
可以在用戶程序或外部通信中指定設備變量訪問設備(從站或單元)。
4.登記設備變量
在Sysmac Studio的I/O映射中,為I/O端口分配設備變量,設備變量會登記在變量表中。
表2-12 設備變量屬性
有下面三種方式分配設備變量。
(1)手動輸入設備變量名稱
用這種方法分配設備變量,可為從站I/O端子或基本I/O單元分配用戶自己指定的名稱。
步驟如下:
1)創建從站配置信息或單元配置信息。
2)在I/O映射中選擇I/O端口,在變量欄輸入一個變量名稱,如圖2-56所示。
圖2-56 手動輸入設備變量名稱
每一個從站或單元的I/O端口自動分配了設備變量。這些設備變量也是自動登記在變量類型列設定的變量表中。
(2)自動創建新的設備變量名稱
從I/O端口名稱和設備名稱的組合中,設備變量自動命名。在下列情況下,使用這種方法分配設備變量。
當不想花費時間手動輸入設備變量名稱。
自動創建設備變量名稱,對特殊單元訪問運行的數據和設置數據。
圖2-57 輸入設備名稱
步驟如下:
1)創建從站配置信息或單元配置信息。
2)在EtherCAT編輯器或單元編輯器中設置設備名稱,如圖2-57所示。
默認設備名稱如下:
對于從站,設備名稱以E開頭,跟著從001開始的順序號。
對于單元,設備名稱以J開始,跟著從01開始的順序號。
3)在I/O映射中,右擊從站、單元、或一個或多個I/O端口,然后從菜單中選擇“創建設備變量”,如圖2-58所示。
圖2-58 自動創建設備變量名稱
對于I/O端口或從站,自動分配設備變量。這些設備變量也自動登記在“變量”欄指定的變量表中。
(3)從已登記的變量中選擇
在I/O映射中選擇一個已登記的變量。如果先開始編程,已生成了變量,而后創建從站配置信息或單元配置信息;或移植使用其他工程的程序。以下兩種情況下可用這種方法分配設備變量。
1)輸入程序。
2)創建從站配置信息或單元配置信息。
3)在I/O映射中,從程序已創建的變量列表中選擇一個變量,把它分配給一個I/O端口,如圖2-59所示。
圖2-59 從已登記的變量中選擇
如果要去掉分配給I/O端口的變量,操作如下:右擊變量,從菜單中選擇“刪除變量”,設備變量被刪除,同時變量從登記的變量表中被刪除;或右擊變量,從菜單中選擇“重置分配”,設備變量被去掉,然而重置分配并未將變量從登記的變量表中刪除。
2.3.4 控制器設置
1.操作設置
雙擊多視圖瀏覽器中“配置和設置-控制器設置”下的“操作設置”,顯示出操作設置標簽頁,如圖2-60所示,視圖中2行連續顯示2個圖標,代表2個項目:基本設置和FINS設置,點擊某個圖標后會顯示出對應項目的設置內容。
圖2-60 操作設置
基本設置是指設置CPU單元支持的功能,例如,上電時運行模式的定義。
基本設置的內容見表2-13。
表2-13 基本設置的內容
2.內置EtherNet/IP端口設置
雙擊多視圖瀏覽器中“配置和設置-控制器設置”下的“內置EtherNet/IP端口設置”,顯示出內置EtherNet/IP端口設置標簽頁,視圖中7行連續顯示7個圖標,代表7個項目,點擊某個圖標后會顯示出對應項目的設置內容。
內置EtherNet/IP端口設置的7個項目依次為:
(1)TCP/IP設置
(2)鏈接設置
(3)FTP設置
(4)NTP設置
(5)SNMP設置
(6)SNMP陷阱設置
(7)FINS設置
2.3.5 運動控制設置
1.軸
使用運動控制功能對EtherCAT伺服驅動或編碼器輸入從站操作時,要在Sysmac Studio中創建軸并且將它們定義為EtherCAT伺服軸或編碼器軸。這樣,軸變量自動生成為系統定義的變量,如圖2-61所示。
在用戶程序的運動控制指令中,可以指定軸變量,這樣可以很容易地對伺服驅動和編碼器輸入從站訪問和操作。
2.軸變量和軸組變量
軸變量和軸組變量都是系統定義的變量,當使用Sysmac Studio創建軸或軸組時,軸變量或軸組變量將自動生成。軸變量用于單軸控制,軸組變量用于多軸協調控制。軸變量和軸組變量說明見表2-14。
圖2-61 創建軸
表2-14 軸變量和軸組變量說明
在兩種情況下使用軸變量和軸組變量。
1)在運動控制指令中指定軸和軸組變量:如果運動控制指令為一個I/O變量指定一個軸或軸組,可以對OMRON伺服驅動或編碼器輸入從站進行操作。
2)監視軸變量成員:使用指令監視伺服驅動和編碼器輸入從站的實際位置、錯誤信息或其他信息
軸變量的使用如圖2-62所示。
1)假設在Sysmac Studio創建軸,軸的名稱為A。基于系統定義變量自動創建軸變量,名稱為A。軸變量由軸基本設置、單位換算設置、I/O、操作狀態、當前值、錯誤狀態和警告狀態組成。
圖2-62 軸變量的使用
2)為一個運動控制指令的輸入-輸出變量指定軸變量,名稱為A。用軸變量名稱可以訪問OMRON的伺服驅動或編碼器輸入從站,或其他公司支持的伺服驅動或編碼器輸入從站,并對其操作。
3)需要時在指令中指定軸變量,監視伺服驅動或編碼器輸入從站,如實際位置、錯誤信息或其他信息。
3.創建和使用軸和軸變量
按下列步驟創建和使用軸和軸變量。
1)右擊多視圖瀏覽器中的“配置和設置-運動控制設置”下的“軸設置”,在彈出菜單中選中“添加-軸設置”。
如果需要,可以改變軸變量默認名稱MCAxis***。“***”是順序號,按照軸變量創建的順序從000開始遞增。
2)從Sysmac Studio進行EtherCAT從站配置時,將創建的軸分配給伺服驅動器或編碼器輸入從站。
3)從Sysmac Studio設置軸基本配置,包括:軸號、軸使用、軸類型、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4)使用Sysmac Studio指定MC試運行需要的設置(單位換算、計數模式、限制等)和實際系統運行需要的設置,然后和工程一起傳送到CPU單元。
5)在用戶程序的運動控制指令里,為輸入-輸出變量Axis指定軸名稱。指定的軸名稱(軸變量名稱)是在運動控制設置中指定的,或是系統定義變量MCAX[0..63]。
對于一個已分配了軸的伺服驅動或編碼器輸入從站執行運動控制,如圖2-63所示,軸變量名稱為MyAxis1。
圖2-63 指令中使用軸變量
4.運動控制參數設置
設置運動控制參數,包括下列參數。
1)軸參數:單軸操作的運動控制參數。
2)軸組參數:多軸協調操作的運動控制參數。
圖2-64所示為運動控制參數設置。
圖2-64 運動控制參數設置
可以用下面任何一種方法設置運動控制參數。
方法1:在Sysmac Studio中設置運動控制參數
右擊多視圖瀏覽器中“配置和設置-運動控制設置”下的“軸設置”,顯示出軸設置表,如圖2-65所示。
圖2-65 軸參數設置
將運動控制參數下載到CPU單元,存儲到CPU單元的非易失性內存中。當電源ON時,下載完成后,下載的設置生效。
方法2:用MCWrite指令設置
可以用MCWrite指令臨時覆蓋某些運動控制參數。
運動控制參數設置的詳細內容及操作參見第7章。
2.3.6 Cam數據設置
Cam數據設置用來創建電子Cam數據。Cam數據是指Cam表中主軸相位和對應從軸位移之間的關系。
右擊多視圖瀏覽器中“配置與設置”下的“Cam數據設置”,從菜單里選擇“添加-CamProfile”,CamProfile添加到多視圖瀏覽器中,啟動凸輪編輯器,設置凸輪數據。
2.3.7 任務設置
用來增加任務和設置任務。
雙擊“配置和設置”下的“任務設置”,顯示出任務設置標簽頁,視圖中6行連續顯示6個圖標,代表6個項目,點擊某個圖標后會顯示出對應項目的設置內容。
任務設置的6個項目依次為:
(1)任務設置
(2)I/O控制任務設置
(3)程序分配設置
(4)任務中變量獨占控制設置
(5)任務執行狀態監視
(6)任務執行時間監視
任務設置的詳細內容及操作參見5.3節。
2.3.8 數據跟蹤設置
可以對指定的變量進行數據跟蹤,無需任何額外的編程。右擊多視圖瀏覽器中“配置與設置”下的“運動跟蹤設置”,從菜單里選擇“增加-數據跟蹤”,“數據跟蹤”便添加到多視圖瀏覽器中,啟動數據跟蹤編輯器,設置以下項目:跟蹤類型、采樣間隔、后觸發數據比率、觸發條件、跟蹤的變量等。
數據跟蹤設置的詳細內容及操作參見5.3節。
- 零起步輕松學單片機技術(第2版)
- Clojure Data Analysis Cookbook
- Deep Learning Quick Reference
- 腦動力:C語言函數速查效率手冊
- Hands-On Cloud Solutions with Azure
- CSS全程指南
- 工業機器人工程應用虛擬仿真教程:MotoSim EG-VRC
- 大數據技術入門(第2版)
- Master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 具比例時滯遞歸神經網絡的穩定性及其仿真與應用
- Linux服務與安全管理
- 網絡安全技術及應用
- Linux嵌入式系統開發
- Salesforce Advanced Administrator Certification Guide
- Web編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