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城鎮燃氣管道的布線

一、城鎮燃氣管道的布線原則

城鎮燃氣管道的布線是指城鎮燃氣管網系統在原則上選定之后,決定各管段的具體位置。

(一)布線依據

需要敷設管道的線路,根據燃氣管道沿街道或廣場的平面布置圖來決定。在決定城市中各種不同燃氣管道的布線問題時,必須考慮下列基本情況:

(1)城鎮燃氣門站、儲配站的位置。

(2)管道燃氣的壓力。高壓燃氣管道不宜進入城鎮四級地區。

(3)城鎮燃氣各級調壓站的位置。

(4)街道其他地下管道的密集程度與布置情況。

(5)街道交通量和路面結構情況,以及運輸干線的分布情況。

(6)所輸送燃氣的含濕量,必要的管道坡度,街道地形變化情況。

(7)與該管道相連接的用戶數量及用氣量情況,該管道是主要管道還是次要管道。

(8)線路上所遇到的障礙物情況。

(9)土壤性質、腐蝕性能和冰凍線深度。

(10)該管道在施工、運行和萬一發生故障時,對城鎮交通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在布線時,要決定燃氣管道沿城鎮街道的平面位置與縱斷面位置。

(二)管線的平面布置

在決定平面布置時,要考慮下列各點:

(1)要使主要燃氣管道工作可靠,燃氣應從管道的兩個方向得到供應,為此,管道應逐步連成環形。

(2)次高壓、中壓管道最好不要沿車輛來往頻繁的城鎮主要交通干線敷設,否則對管道施工和檢修造成困難,來往車輛也將使管道承受較大的動荷載。對于低壓管道,有時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征得有關方面同意后,可沿交通干線敷設。

(3)燃氣管道不得在堆積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蝕性液體的場地下面通過。燃氣管道不宜與給水管、熱力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纜、電信電纜等同溝敷設。在特殊情況下,當地溝內通風良好,且電纜置于套管內時,可允許同溝敷設。

(4)燃氣管道可以沿街道的一側敷設,也可以雙側敷設。在有有軌電車通行的街道上,當街道寬度大于20m或管道單位長度內所連接的用戶分支管較多等情況下,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可以采用雙側敷設。

(5)燃氣管道布線時,應與街道軸線或建筑物的前沿相平行,管道宜敷設在人行道或綠化地帶內,并盡可能避免在高級路面的街道下敷設。

(6)燃氣管道布線時應在門站、儲配站、調壓站進出口、分支管起點、主要河流、主要道路、鐵路兩側設置閥門,次高壓、中壓管道上每2km左右設分段閥門。高壓燃氣干管上,分段閥門最大間距為:以四級地區為主的管段不應大于8km;以三級地區為主的管段不應大于13km,以二級地區為主的管段不應大于24km;以一級地區為主的管段不應大于32km。

(7)在空曠地帶敷設燃氣管道時,應考慮到城鎮發展規劃和未來的建筑物布置的情況。

(8)為了保證在施工和檢修時互不影響,也為了避免由于漏出的燃氣影響相鄰管道的正常運行,甚至進入建筑物內,地下各級壓力燃氣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基礎以及其他各種管道之間應保持的最小水平凈距分別列于表2-2a、表2-2b、表2-2c。

表2-2a 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或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凈距(單位:m)

978-7-111-44060-4-Chapter02-6.jpg

注:1.如受地形限制無法滿足表中要求時,經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后,表中規定的凈距可適當縮小,但次高壓燃氣管道距建筑物外墻不應小于3m,中壓管道距建筑物基礎不應小干0.5m,且距外墻面不應小于1.0m,低壓管道應不影響建、構筑物和相鄰管道基礎的穩固性。次高壓A燃氣管道距建筑物外墻面6.5m時,管道壁厚不應小于9.5mm;距外墻面3.0m時,管壁厚度不應小于11.9mm。

2.表中除地下燃氣管道與熱力管道的凈距不適于聚乙烯燃氣管道和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外,其他規定均適用于聚乙烯燃氣管道和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道。聚乙烯燃氣管道與熱力管道的凈距應按國家現行標準CJJ 63—2008《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技術規程》執行。

表2-2b 一級或二級地區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距(m)

978-7-111-44060-4-Chapter02-7.jpg

注:1.如果燃氣管道強度設計系數不大于0.4時,一級或二級地區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距可按表2-2c確定。

2.水平凈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處外墻面的距離。建筑物是指供人使用的建筑物。

3.當燃氣管道壓力與表中數不相同時,可采用直線方程內插法確定水平凈距。

高壓地下燃氣管道與構筑物或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表2-2a次高壓A的規定。但高壓A和高壓B地下燃氣管道與鐵路路堤坡角的水平凈距分別不應小于8m和6m,與有軌電車鋼軌的水平凈距分別不應小于4m和3m。

高壓A和高壓B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外墻面之間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30m和16m(當管道材料鋼級不低于GB/T 9711—2011標準規定的L245,管壁厚度δ≥9.5mm且對燃氣管道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時不應小于20m和10m)。

以上是我國從安全角度考慮的各級壓力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基礎以及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凈距。

表2-2c 三級地區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距(單位:m)

978-7-111-44060-4-Chapter02-8.jpg

注:1.如果對燃氣管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δ<9.5mm的燃氣管道也可采用表中B行的水平凈距。

2.與表2-2b注2相同。

3.與表2-2b注3相同。

4.管道材料鋼級不低于現行國家標準GB/T 9711規定為L245。

(三)管線的縱斷面布置

在決定縱斷面布置時,要考慮下列各點:

(1)地下燃氣管道埋設深度,宜在土壤冰凍線以下,管頂覆土厚度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于0.9m;

埋設在非車行道下時,不得小于0.6m;

埋設在庭院(指綠化地及載貨汽車不能進入之地)內時,不得小于0.3m;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于0.8m。

有些國家隨著干天然氣的廣泛使用以及管道材質的改進,埋設在人行道、次要街道、草地和公園的燃氣管道采用淺層敷設,分配管道的最小埋深為0.5m。

(2)輸送濕燃氣的管道,不論是干管還是支管,其坡度一般不小0.003。布線時,最好能使管道的坡度和地形相適應。在管道的最低點應設冷凝水缸。

(3)燃氣管道不得在地下穿過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不得平行敷設在有軌電車軌道之下,也不得與其他地下設施上下并置。

(4)在一般情況下,燃氣管道不得穿過其他管道,如因特殊情況需要穿過其他大斷面管道(污水干管、雨水干管、熱力管溝等)時,需征得有關方面同意,同時燃氣管道應安裝在鋼套管內。

(5)高壓、次高壓、中壓低壓燃氣管道與其他各種構筑物以及管道相交時,應保持的最小垂直凈距列于表2-3。在距相交構筑物或管道外壁2m以內的燃氣管道上不應有接頭、管件和附件。

表2-3 地下燃氣管道與構筑物或相鄰管道之間的垂直凈距(單位:m)

978-7-111-44060-4-Chapter02-9.jpg

當受條件限制不能按規定的最小凈距敷設時,可與有關部門協商在管道不致受機械損傷和燃氣中冷凝物不會凍結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以上規定可適當放寬。最常采用的措施為將管道敷設在套管內(見圖2-5)。套管是比燃氣管道稍大的鋼管,直徑一般比管道直徑大100mm,其伸出長度,從套管端至與之交叉的構筑物或管道的外壁不小于表2-2a燃氣管道與該構筑物的水平凈距。也可采用非金屬管道作套管。套管兩端有密封填料,在重要套管的端部可裝設檢漏管,檢漏管上端伸入防護罩內,由管口取氣樣檢查套管中的燃氣含量,以判明有無漏氣及漏氣的程度。

978-7-111-44060-4-Chapter02-10.jpg

圖2-5 敷設在套管內的燃氣管道

1—燃氣管道 2—套管 3—油麻填料 4—瀝青密封層 5—檢漏管 6—防護罩

二、燃氣管道障礙物的穿跨越

城鎮燃氣管道布線過程中,經常會遇見河流、鐵路、公路、城鎮道路、電車軌道等障礙物,當燃氣管道遇到障礙物時,可采用地上跨越(即架空敷設)和水下、地下穿越兩種方法。當燃氣管道遇見公路、市區干道、電車軌道等障礙物時,一般采用地下穿越方式。遇見鐵路與河流時,可采用地下或水下穿越,也可采用架空跨越,這需根據當地條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并需經有關部門同意。工廠企業的燃氣管道,為維護管理方便,在遇見障礙物時,一般采用架空敷設。

燃氣管道穿越或跨越障礙物時,一般采用鋼管。對于埋地穿越管道,應敷設在套管或地溝內。并應在套管上設檢漏管,如圖2-5所示。

圖2-6是燃氣管道穿越鐵路干線時的示意圖。套管兩端至路堤坡腳外距離應不小于2m。置于套管內的燃氣管段焊口應為最少,并需用射線方法檢查,還應采用特加強絕緣層防腐。對埋深的要求是:從軌底到燃氣管道保護套管管頂應不小于1.2m。在穿越工廠企業的鐵路支線時,燃氣管道的埋深有時可略小些。

978-7-111-44060-4-Chapter02-11.jpg

圖2-6 燃氣管道穿越鐵路

1—燃氣管道 2—閥門 3—套管 4—密封層 5—檢漏管 6—鐵道

圖2-7是燃氣管道在穿越電車軌道和城鎮主要交通干線時的圖示。燃氣管道允許敷設在鋼制的、鑄鐵的、鋼筋混凝土的或石棉水泥的套管中。對于穿過城鎮非主要干道,并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燃氣管道,可敷設在過街溝里。

燃氣管道采用穿越河底的敷設方式如圖2-8所示。燃氣管道應盡可能從直線河段穿越,并與水流軸向垂直,從河床兩岸有緩坡而又未受沖刷、河灘寬度最小的地方經過。燃氣管道從水下穿越時,宜用雙管敷設。每條管道的通過能力是設計流量的75%,但在環形管網可由另側保證供氣,或以枝狀管道供氣的工業用戶在過河管檢修期間,可用其他燃料代替的情況下,允許采用單管敷設。在不通航河流和不受沖刷的河流下,雙管允許敷設在同一溝槽內。

978-7-111-44060-4-Chapter02-12.jpg

圖2-7 燃氣管道的單管過街溝

1—燃氣管道 2—原土夯實 3—填砂 4—磚墻溝壁 5—蓋板

兩管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0.5m。當雙管分別敷設時,平行管道的間距應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和水下挖溝施工的條件確定,按規定不得小于30~40m。燃氣管道在河床下的埋設深度應根據水流沖刷的情況確定,一般不小于0.5m,對通航河流還應考慮疏浚和投錨的深度。在穿越不通航或無浮運的水域,當有關管理機關允許時,可以減少管道的埋深,直至直接敷設在河底上。水下燃氣管道的穩管重塊應根據計算決定。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重塊,或中間澆灌混凝土的套管,也允許用鑄鐵重塊。水下燃氣管道的每個焊口均應進行射線方法檢查,規定采用特加強絕緣層。在加上穩管重塊之前,應在管道周圍綁扎20mm×60mm的木條,以保護絕緣層不受損壞。

通過水流速度大于2m/s、河床和河岸又不穩定的水域,以及通過較深的峽谷和洼地、鐵路車站等障礙物時,建議采用水上(或地上)跨越。跨越可采用析架式、拱式、吊架式、懸索式以及棧橋式,最好采用單跨結構。在得到有關部門同意時,也可利用已建的道路橋梁。架空敷設時,管道支架應采用難燃或不燃材料制成,并在任何可能的荷載情況下,能保證管道的穩定與不受破壞。燃氣管道懸索式跨越鐵道,如圖2-9所示。

978-7-111-44060-4-Chapter02-13.jpg

圖2-8 燃氣管道穿越河流

1—燃氣管道 2—過河管 3—穩管重塊 4—閘井

978-7-111-44060-4-Chapter02-14.jpg

圖2-9 燃氣管道懸索式跨越鐵道

1—燃氣管道 2—橋柱 3—鋼索 4—牽索 5—平面桁架 6—抗風索 7—抗風牽索 8—吊桿 9—抗風連桿 10—橋支座 11—地錨基礎 12—工作梯

架空燃氣管道的選線與敷設時應征得規劃、橋梁、鐵路、公路等有關部門的同意,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中壓和低壓燃氣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墻敷設;次高壓、中壓和低壓燃氣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丁、戊類生產廠房的外墻敷設。

(2)沿建筑物外墻的燃氣管道距住宅或公共建筑物門、窗洞口的凈距:中壓管道不應小于0.5m,低壓管道不應小于0.3m。燃氣管道距生產廠房建筑物門、窗洞口的凈距不限。

(3)架空敷設管道與鐵路、道路、其他管線交叉時的垂直凈距不應小于表2-4的規定。

(4)輸送濕燃氣的管道應采取排水措施,在寒冷地區還應采取保溫措施。燃氣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0.002。

(5)工業企業內燃氣管道沿支柱敷設時,尚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GB 6222—2005《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的規定。

表2-4 架空燃氣管道與鐵路、道路、其他管線交叉時的垂直凈距

978-7-111-44060-4-Chapter02-15.jpg

注:1.廠區內部燃氣管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管道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凈距可取4.5m;管底至鐵路軌頂的垂直凈距,可取5.5m。在車輛和人行道路以外的地區,可在從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0.35m的低支柱上敷設燃氣管道。

2.電氣機車鐵路除外。

3.架空電力線與燃氣管道的交叉垂直凈距尚應考慮導線的最大垂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郴州市| 自治县| 蒙自县| 泗水县| 化德县| 宣武区| 雷波县| 嘉鱼县| 阿拉善盟| 海林市| 盐城市| 尚义县| 汝城县| 光泽县| 陇西县| 都匀市| 清丰县| 清丰县| 临潭县| 江门市| 专栏| 奉贤区| 平乡县| 越西县| 新河县| 图片| 凤城市| 长宁区| 云浮市| 天气| 大丰市| 莒南县| 梁河县| 旬邑县| 濮阳市| 泌阳县| 育儿| 镇沅| 鲜城| 浦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