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工程繪圖簡明教程
- 李方園
- 1699字
- 2020-11-27 16:18:25
1.3 幾何作圖
機械圖樣中輪廓線千變萬化,但它們基本上都是由直線、圓弧和其他一些曲線所組成的幾何圖形。為確保繪圖質量和效率,除了要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外,還要熟練掌握常用的幾何作圖方法。
1.3.1 等分圓周作內接正多邊形
1.正五邊形的畫法
如圖1-25所示,作出水平線ON的中點M,以M為圓心,MA為半徑畫弧,交水平線于H,以AH為邊長,即可作出圓內接正五邊形。
2.正六邊形的畫法
如圖1-26所示,用60°三角板配合丁字尺通過水平直徑的端點作平行線,可畫出四條邊,再以丁字尺作上、下水平邊,即可畫出圓內接正六邊形。
圖1-25 正五邊形的畫法
圖1-26 正六邊形的畫法
3.正N邊形的畫法
如圖1-27所示,將鉛垂直徑AB分成N等分(圖中N=7),以B為圓心,AB為半徑畫弧,交水平中心線于K(或對稱點K′),自K(或K′)與直徑上奇數點(或偶數點)連線,并延長至圓周,即得各分點Ⅰ、Ⅱ、Ⅲ、Ⅳ,再作出它們的對稱點,即可畫出圓內接正N邊形。
圖1-27 正N邊形的畫法(N=7)
1.3.2 斜度和錐度
1.斜度的畫法
斜度是指一直線(或平面)對另一直線(或平面)的傾斜程度,其大小為該兩直線(或平面)間夾角的正切值,在圖樣中以1:N的形式標注。圖1-28所示為斜度1:6的做法:由點A在水平線AB上取六個單位長度得點D,過D點作AB的垂線DE,取DE為一個單位長,連AE即得斜度為1:6的直線。斜度符號“∠”的方向應與傾斜方向一致。
2.錐度的畫法
錐度是正圓錐底圓直徑與圓錐高度之比,在圖樣中也用1:N的形式標注。圖1-29所示為錐度1:6的做法:由點S在水平線上取六個單位長得點O,過O點作SO的垂線,分別向上和向下量取半個單位長度,得A、B兩點,分別過A、B與點S相連,即得1:6的錐度。
圖1-28 斜度畫法
圖1-29 錐度畫法
1.3.3 橢圓的畫法
1.同心圓法
如圖1-30所示,以O為圓心,以長軸AB和短軸CD為直徑畫同心圓,過圓心O作一系列直徑與兩圓相交,自大圓的交點作短軸的平行線,自小圓的交點作長軸的平行線,其交點就是橢圓上的各點,用曲線板將這些點光滑地連接起來,即得橢圓。
2.四心圓弧法
如圖1-31所示,連長、短軸的端點A,C,以C為圓心,CE為半徑畫弧交AC于E′點,作AE′的中垂線與兩軸分別交于O1、O2,并作O1和O2的對稱點O3、O4,最后分別以O1、O2、O3、O4為圓心,O1A,O2C,O3B,O4D為半徑畫圓弧,這四段圓弧就近似地代替了橢圓,圓弧間的連接點為K,N,Nl,K1。
圖1-30 用同心圓法畫橢圓
圖1-31 用四心圓弧法畫橢圓
1.3.4 圓弧連接
在繪圖時,經常會遇到用圓弧來光滑連接已知直線或圓弧的情況。光滑連接也就是在連接處相切。為了保證相切,在作圖時就必須準確地作出連接圓弧的圓心和切點。
圓弧連接有三種情況:用已知半徑的圓弧連接兩條直線;用已知半徑的圓弧連接兩圓弧;用已知半徑的圓弧連接一直線與一圓弧。下面就各種情況作簡要的介紹。
1.用已知半徑為R的圓弧連接兩條直線
已知直線Ⅰ、Ⅱ,連接弧的半徑為R。作連接弧的過程就是確定連接弧的圓心和連接點的過程,其作圖步驟如圖1-32所示。
圖1-32 用圓弧連接兩已知直線
1)求連接弧的圓心分別作與已知兩直線相距為R的平行線Ⅰ′、Ⅱ′,其交點O即為連接弧圓心。
2)求連接弧的切點過O點分別向直線Ⅰ、Ⅱ作垂線,垂足1、2即為切點。
3)以O為圓心,以R為半徑在切點1、2之間作弧,即完成連接。
2.用已知半徑為R的圓弧同時外切兩圓弧
1)求連接弧的圓心:分別以R1+R及R2+R為半徑,以O1及O2為圓心,作兩圓弧交于點O,O即為連接弧的圓心。
2)求連接弧的切點:連接O、O1交已知圓弧于點1,連接O、O2交已知圓弧于點2,1、2即為切點。
3)以O為圓心,以R為半徑,在兩切點1、2之間作弧,即完成連接,如圖1-33a所示。
圖1-33 用圓弧兩已知圓弧
3.用已知半徑為R的圓弧同時內切兩圓弧
1)求連接弧的圓心:分別以R?R1及R?R2為半徑,以O1及O2為圓心,作兩圓弧交于點O,O即為連接弧的圓心。
2)求連接弧的切點:連接O、Ol并延長交已知圓弧于點1,連接O、O2并延長交已知圓弧于點2,1、2即為切點。
3)以O為圓心,R為半徑,在兩切點1,2之間作弧,即完成連接,如圖1-33b所示。
4.用已知半徑為R的圓弧連接一直線與一圓弧
已知圓心為O1,半徑為R1的圓弧和一直線,用半徑為R的圓弧將其光滑連接起來,其作圖步驟如圖1-34所示。
圖1-34 用圓弧連接已知圓弧和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