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過賣空股票賺錢
- (美)威廉·歐奈爾 吉爾·摩拉里斯
- 995字
- 2020-11-16 17:30:59
筑底失敗的例子
卡爾派恩(Calpine)電力公司2001年的周線圖(圖3.1)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的后期筑底失敗的實例。卡爾派恩從每股2.60美元攀升至每股接近60美元的過程中,形成了幾個非常完美的底部結構。每次筑成這些底部后,股價都能有新的突破。觀察走勢圖,股價上升趨勢中的前五個底部都非常穩固,第五個底部更是一個完美的帶柄杯狀形態,底部圓滑,杯柄稍稍下傾。而第六個底部則屬于“后期”底部,比前五個底部都寬闊、松散。股價在第六個底部的杯底來回上下波動,試圖再次突破,但最終失敗,沒能形成一個平滑的杯底形態。帶柄杯狀底部形態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是,眾所周知,股市中顯而易見的事恰恰并不像它所表現的那樣。有趣的是,就當卡爾派恩股價接近歷史最高點時, 2001年不光彩的加州能源危機(California Energy Crisis)導致了輪流限電全面展開,更加重了投資者對卡爾派恩這種能源類股票的牛市情緒。所有這一切,再加上一個殘缺的后期底部使卡爾派恩太引人注目了。后來股價的發展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股市中顯而易見的事,很少能奏效。
美國數字技術公司(Numerical Technologies) 2002年的周線圖(圖3.2)是一個寬口、松散的殘缺底部形態的經典實例。注意股價是如何形成了幾個帶殘缺柄的V型杯狀形態,股價在最后一個V型杯的杯柄處A點試圖突破,但最終失敗。
美國應用微電路公司(Applied Micro Circuits)(圖3.3)在1998年~1999年的牛市中,股價一直穩定上升。但是,股價一到達圖中A點區域,就開始暴露出了潛在問題,大幅震蕩,而后又試圖從底部立即突破。注意該區域中股價的每周浮動量與之前每周浮動量之間的差異。最終,股價沒能從這種形態中突破,開始第二次筑底。第二個底部依然是殘缺的,從左杯口到杯底,股價下跌了將近50%,而杯柄在杯子右側1/2低處形成。股價試圖從這個殘缺底部突破,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在隨后的十一周里,股價一瀉千里,失去85%的市值。
在A點構造一個終極頂點后,嘉信理財公司(Charles Schwab)(圖3.4)構筑了兩個底部形態,試圖穩定、調整,開始沖擊新高。但是,這兩個底部都是殘缺的。第一個大的帶柄杯的杯柄是在杯子右側1/2低處即B點筑成的。股價從這里試圖突破,并連續四周上漲,但沒有成功,又形成了第二個帶柄杯狀形態,第二個杯柄仍然是在杯子右側1/2低處即C點筑成。股價試圖從此形態突破,但是當股價從杯形右側上升時,成交量上漲幅度極小,說明此次上漲乏力,市場缺乏對股票的需求。幾星期后,股價逆轉,一路下降到1998年10月的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