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財富之路
- (美)拿破侖·希爾
- 3630字
- 2020-11-16 17:31:51
前 言
唐· M. 格林(Don M. Green)
拿破侖·希爾基金會執行董事
一提到成功,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所談的只是與錢有關的事。不能否認,那些特別有錢的人確實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的成功人士。
這本關于成功學的小冊子將會探討成功的這一方面,也就是金錢和物質財富。但與此同時,本書還將關注其他的一些更為重要的成功要素,比如家人、朋友和健康。
1937年,拉爾斯頓協會出版社出版了拿破侖·希爾的經典著作《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當時,這本書是帶有紙質護封的精裝書。最初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送給憎惡貧窮的男男女女。”然而,在后來的各版本中,這句話被刪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該書的銷量。
《思考致富》的吸引力有一部分來自書名本身。在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整個美國正經歷著經濟大蕭條,人們也在尋找謀生之路。當時全美國上下都在讀《思考致富》,而且這本書不僅改變了讀者的經濟狀況,同時也為那段消沉的時期帶來了希望。所以,拿破侖·希爾顯然是試圖向讀者傳授取得物質上的成功的方法。但是,他同時也希望讀者能夠獲得衡量成功的其他標準。
拿破侖·希爾一生都在研究成功人士,想要弄清楚為什么有些人成功而有些人卻沒有成功。他通過對那個時代500多名最成功人士的采訪,才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此外,拿破侖·希爾還采訪了數千名在他看來不成功的人。希爾經常說,與成功人士相比,他從那些不成功的人身上學到的東西更多。
經過多年的采訪和研究,拿破侖·希爾發現許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奉行著相同的原則。基于這些原則, 1928年他撰寫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成功法則》。這本書的第一版是一套8冊,每冊包含兩個成功原則。
拿破侖·希爾將《成功法則》中的內容稱作是為那些想要投入至少一部分時間來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嚴肅認真的人準備的。為此,在他心中有兩個目的: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缺點,以及制定一項可以用來改正這些缺點的計劃。
阻礙我們獲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
(一)貪婪
(二)偏狹
(三)嫉妒
(四)報復心
(五)自我主義
任何人想要獲得任何形式的財富,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步驟。首先,必須設定一個明確的首要方向或首要目標。它是你希望實現的目標,同時也讓你能夠將才華和精力一次集中在一項任務上。明確的首要目標還可以防止你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用的項目上。這是《成功法則》所討論的16個原則中的第二個,也是本書的重點。
下面將分析《成功法則》中討論的另外15個獲取成功的原則。這些原則將會幫助你實現你想要在生活中得到的任何形式的財富。
“智囊團原則”是《成功法則》中所講述的第一個原則,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它所涉及的是為實現某個共同目標而結盟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協調合作。這一原則幾乎可以奇跡般地創造出一個能力大于各組成部分總和的“智囊團”。也就是說,與處于協調工作狀態中單獨的個體智慧相比,智囊團的力量更大,能力更強。
“自信原則”將會幫助你掌控人人都會面對的6種基本的恐懼,即對貧窮、年老、疾病、批評、失去愛人、死亡的恐懼。你將會從自信原則中學習到唯我主義與真正的自我肯定之間的區別——后者是建立在你能夠使用的、有把握的技能和知識的基礎之上的。
“儲蓄的習慣”會讓你學會如何分配自己的錢財,因為收入總額中應該有一部分是留下來作為儲蓄的。這樣,你就可以積攢起一筆資金,用以應對緊急情況或進行投資。學會首先“支付自己”是獲得經濟財富的最重要步驟之一。如果不養成儲蓄的習慣,一個人是不可能在經濟上獲得成功的。
要想獲取成功,個人主動性和領導力是兩個必須培養的素質。如果你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愿意一馬當先,并且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那么,無論在任何領域,你都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想象力”可以刺激人的大腦,以便人們能夠接受新的想法,并且制訂出有助于實現明確生活目標的計劃。
“積極性”是一種品質,是構建良好性格的基礎,是幫助你取得成功的重要資產。
“自我控制”對任何一個渴望致富的人來說都是絕對必要的。這一原則直接對應的是儲蓄的習慣,原因在于如果你想要取得經濟上的成功,就必須控制住自己的錢。沒有自控能力的人終將受控于他人。
“加倍努力”,簡單地講就是你的努力大于你應得的報酬。這是一件未經允許就可以做的事,它遲早會幫助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令人愉快的性格”是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必須具備的品質。我們每個人都在做著推銷工作,無論你所賣的是實物還是服務。在任何一個領域,成為一名銷售大師都是致富的基本要素。
“準確思考”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有利因素。
“專注”是一次只集中關注一個目標或目的的能力。如果你想致富,就必須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腦,并且引導它做出有助于實現目標的思考。
“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另一個必要措施。合作是和諧一致地與他人共事的能力。
“吸取失敗的教訓”就是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它能夠讓你在出現問題時重新開始,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案。
“寬容”能讓一個人學會如何避免引起種族和宗教偏見的災難性后果。偏狹是造成無數人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些人任由自己在愚蠢的爭論中糾纏不清,從而毒害了自己的思想,關閉了理性的大門。它使朋友變成敵人,失去機會,讓思想充滿懷疑和不信任。
踐行“黃金法則”將教會你如何利用這一偉大的人類行為的普遍規則。它會幫助實現與任何個人或團體之間的和諧合作。缺乏對“黃金法則”哲學所依據的規則的理解,是無數仍處于苦難和貧困中的人們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些不理解“黃金法則”的人經常會辯解說它根本沒有用。他們傾向于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思考,而這不過是一種報復的法則。如果他們在自己的邏輯推理上再進一步,就會意識到,他們只是在盯著這一法則的負面影響。
在本書中你將讀到由拿破侖·希爾基金會編撰的拿破侖·希爾的作品,從中你可以看到上述這16項成功原則將如何引導你獲得你渴望得到并且應該得到的財富。
第1章重點介紹的是學會幫助他人將如何為你帶來真正的幸福以及心理和情感上的財富。正如拿破侖·希爾所指出的,為他人服務可以在你幫助他人的同時為你帶來財富。
第2章簡要論述了計劃對想要在企業或個人生活中成為領導者的人的必要性。本章將激勵你不再做一名追隨者,而是成為你能夠成為的領導者。
第3章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了美國著名作家,寫過《野性的呼喚》等暢銷小說的杰克·倫敦是如何憑借毅力和專注,無數次克服暫時的失敗并獲得財富的。他的堅持不懈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回報。最終,他每年可以從自己的書中賺得75,000美元,而這在20世紀初他最初獲得成功和財富時是一筆驚人的數額。
第4章專門討論了被拿破侖·希爾稱之為“集中注意力”(Controlled Attention)的成功原則。在本章中拿破侖·希爾詳細介紹了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埃爾默·蓋茨和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等人的成就,并且大量引述了對他們的采訪內容,講解了這些人是如何通過踐行這一原則從而實現了成功與卓越。
第5章選自拿破侖·希爾于1941年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寫的一套小冊子《頭腦炸藥》(Mental Dynamite)。這套小冊子解釋了為什么認真規劃自己的時間并且堅定地執行這些計劃是實現成功的唯一途徑。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不僅金錢財富需要預算,所有家庭成員都有份的幸福財富也需要預算。
第6章強調了在公司或者工作中,團隊合作對一個人獲得經濟財富的重要性。這一章還解釋了在實現來自幸福和諧的家庭生活的財富的過程中團隊合作的必要性。
第7章講述了“黃金法則”不僅有利于那些受到該法則的踐行者幫助的人,而且也有利于踐行者本人。托馬斯·愛迪生是踐行這一原則的最好例子。本章講述了他的故事。
第8章將重點介紹“吸引力法則”。基于一篇未完成的關于心理學的論文,本章解釋了積極心態或消極心態在與吸引力法則相互作用后,最終是如何帶來成功或者毀掉成功的。
第9章是一篇短文,文中拿破侖·希爾詳細論述了財富如何可以讓財富的擁有者以及那些通過慈善事業從財富中獲益的其他人變得更好。在終其一生探尋成功原則的過程中,拿破侖·希爾研究過許多偉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通過慈善行為獲得了真正的財富和心靈的安寧。
在第10章中,拿破侖介紹了詹姆斯·艾倫的一篇關于運氣對取得成功的作用的簡短、精彩的文章。你猜對了——運氣對成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11章與第12章討論的是“自我暗示”(Autosuggestion)在將習慣植入到潛意識中所起的作用。在潛意識中留下印記的思想后會產生出對應的實體。拿破侖·希爾詳細解釋了如何利用自我暗示獲取財富。
第13章解釋了信念在獲取財富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它與其他成功原則之間的相互作用。拿破侖所理解的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而是信奉、信心、信念、自信和對目標的執著,并且伴有隨之而來的行動。萊特兄弟、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都是證明信仰可以帶來成功的例子。
最后一章闡述了自律原則。有些人認為這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因為沒有它,任何其他原則都不會真正地發揮作用。拿破侖·希爾解釋了自律與其他原則之間的相互關系。
我希望你會喜歡這本關于成功學的小冊子,并能從中受益,同時希望它能夠引領你取得所有你想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