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空懷家國恨

 

任何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同學們在考場上、運動會上都希望自己戰勝對手,成為冠軍。我們讀歷史的時候,每每讀到霍去病大敗匈奴,李靖橫掃突厥,都會情不自禁地為強漢盛唐而感奮。我們學習唐詩時,也經常能讀到“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等讓人熱血沸騰的詩句,可是到了詞里,我們卻很難讀到這些霸氣的句子,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詞在宋朝最興盛,而兩宋偏偏是一個比較“憋屈”的朝代。北宋有靖康之恥,南宋長期受金人欺負,金朝之后又接著被蒙古人狠踹,直到崖山之戰后屈辱亡國。宋朝的士大夫群體社會地位高,天生就帶著肩負天下興亡的自覺,他們的自尊無法容忍本朝居于屈辱地位,涌現了如范仲淹、虞允文等一些能夠帶兵打仗的文臣儒將。但是,受制于崇文輕武的傳統以及落后的軍事體制,宋朝始終未能從根本上挽回被動挨打的局面。

長期受外族欺辱的歷史是所有宋朝士大夫的一個心理包袱。這一思想反映到文學創作上,催生了一批感念國恨家仇、希望洗刷恥辱的詞作。名臣李綱曾在靖康之難時挺身而出,主持汴京防務,數次挫敗金人的進攻,但最終還是在讒言之下被罷免。可即便是金人擄走徽欽二帝,半壁江山淪陷后,李綱依舊不甘心就此低首,時刻不忘重整旗鼓。他在《蘇武令·塞上風高》中立志要“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誓要擊敗金人,收復中原,迎回二帝。

南宋和金朝達成和議,形成了穩定的對峙狀態,可很多有氣節的南宋臣子都將靖康之變視為奇恥大辱,一直對此念念不忘。比如,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立志要“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陸游則回憶著“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豪氣。然而,無論他們怎樣吶喊,結果都是詞人老去,江山殘破。于是,辛陸二人,最終還是免不了“可憐白發生”和“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的結局。

充滿愛國情懷的詞還有很多,今天要講的是崔與之的《水調歌頭·題劍閣》。崔與之是南宋理宗時期的重臣,曾官至四川路安撫制置使。南宋時期,四川地區的地位尤其重要,因為那里物產豐富、地勢險要,是南宋在西線牽制金朝的重要基地。崔與之入蜀后,來到第一險關劍門關,北望中原故土,無限感慨中寫下此詞。

 

水調歌頭·題劍閣

南宋 崔與之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老來勛業未就,妨卻一身閑。蒲澗清泉白石,梅嶺綠陰青子,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起首兩句寫得氣勢恢宏,直接道出創作的背景和地點。“萬里”是說川蜀遠離都城臨安,屬于萬里之外;“云間”是說地勢險要。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劍門關則是入蜀道路上最險要的關隘,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崔與之告訴我們,他奉朝廷之命,來到遙遠險要之地戍守邊疆,而今立馬劍門關頭,登臨遠眺。

上闋三、四句“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崔與之的豪情立刻轉入了對丟失國土的感傷。“直北是長安”一句出自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一詩中的“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以此抒發對唐朝命運的擔憂,而此時宋朝的長安早已淪陷,較唐朝猶有不及。所以,詞人眼中的“亂山”,其實是指故土正遭受金人的踐踏。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寫完失地,崔與之接著寫黎明百姓。“鋒鏑”意為刀口和箭頭。詞人痛訴,在金人的欺凌下,中原百姓生靈涂炭,金人的暴行已經是人鬼共憤。這樣的狀況自然不應長期持續下去所以,崔與之相信“天道久應還”,金人終究要為此付出代價!

“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其中,“炯炯”意為明亮有神。在上闋的最后兩句,詞人表露了自己的一片報國赤誠,表示自己要親筆書寫奏章,屯兵留守在四川,堅決守住朝廷的西線,不讓金人染指川蜀地區。

下闋“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幾句是寫填詞時的情境。“漏聲殘”意為天已快亮,古人用漏壺來計時,水滴完時,正是天快亮時。拂曉時刻,詞人撓著蒼蒼白發,與青燈相對,深憂家國社稷。

“老來勛業未就,妨卻一身閑”正與上句的“白首”相對。雖然已是白發蒼蒼,但崔與之仍絲毫不敢懈怠,因為自己尚未建立收復失地之“勛業”,還不能享受一身清閑。

“蒲澗清泉白石,梅嶺綠陰青子,怪我舊盟寒。”這里的“蒲澗清泉白石”“梅嶺綠陰青子”都是崔與之嶺南故鄉的地名和事物。“舊盟寒”意為過去的諾言。梅嶺上的青梅,蒲澗(溪水名)的清泉白石,都在責怪我為什么要辜負此前回鄉的諾言。是的,詞人也想歸家隱居,但報國之志未申,他還不敢回來。在這一刻,崔與之的矛盾心理恰似岳飛的“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崔與之最后說道,待到邊疆烽煙熄滅的時候,我自然會在夢中回到自己的家鄉。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正是崔與之的家國情懷。

 

知識鏈接

 

下面兩首詞分別為南宋詞人王瀾和陳人杰所作。第一首作于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人攻破詞人的家鄉蘄州,詞人于避難途中填詞。第二首作于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當時蒙古人大舉南下,詞人因憂心國事而作。

 

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南宋 王瀾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沁園春·丁酉歲感事

南宋 陳人杰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杰;西風斜日,東帝江山。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嘆封侯心在,zhān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遂宁市| 常德市| 昌邑市| 甘南县| 宜川县| 衡阳县| 安阳市| 云南省| 五大连池市| 辉县市| 阳泉市| 巧家县| 南安市| 资中县| 洛扎县| 芜湖市| 乳山市| 德令哈市| 建昌县| 铁岭市| 济源市| 三原县| 喀什市| 固安县| 郸城县| 景宁| 策勒县| 西青区| 上虞市| 宜城市| 宿迁市| 广饶县| 太仓市| 陵川县| 阿合奇县| 东港市| 合作市| 柳州市| 徐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