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詩詞正如玩積木
同學們都玩過積木吧?如果你想用這些五顏六色的方塊搭建出心中所想的事物,不僅要有充足的材料,還要有一個成熟完整的構思。學詩詞其實也和玩積木一樣,要想掌握詩詞的精髓,你就要系統了解關于詩詞的各種元素。下面,我們就從場景、感情、意象、格律、詩(詞)人等五個元素入手,一一道來。
第一個元素是“場景”。場景俗稱場合、場面,顧名思義,就是說詩(詞)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了那首詩詞,聚會開派對也好,游山玩水看美景也罷,一個人發呆思考人生也算,凡此種種。因為場景基本決定了詩的內容、立意,所以人們經常以此對作品進行分類,比如送別詩、山水詩、田園詩、詠物詩等。它好比積木中的底板,是最基礎的大部件,其他的元素圍繞著它展開。比如你要搭一座大橋,總要一根大長條,你要搭個足球場,總缺不了一塊綠色底板。
說完“場景”,接著說第二個元素“感情”。如果小朋友讀過《三字經》,就知道里面有這么一句:“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闭f的是人有高興、憤怒、悲傷、害怕、喜愛、討厭、欲望等七種感情,當然,實際情況可能更復雜一些。場景和感情是有關聯的,你如果是和好朋友相聚,那當然是高興的。但場景和感情又是有區別的,同樣是送別朋友,有人會傷心難過,有點不舍得,有人卻會豁達地祝朋友一帆風順。所以“感情”好比積木上的顏色,你要搭海洋,就要把藍色、白色的積木挑出來;你要搭森林,就要把綠色、青色的積木挑出來。
前面兩個比較好懂,接下來的可能聽起來有點陌生,詩詞的第三個元素叫“意象”。我個人認為,這是詩詞中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元素,好比積木里的核心部件,比如眼睛、寶石之類的積木塊。缺少了這些部件,你或許仍能搭建出一個物體,但無法達到神情畢肖的程度。經常讀詩詞的人可能會發現,詩詞中有幾個事物是頻繁出現的,如月亮、楊柳、夕陽等,它們的背后往往會藏著一種特定的含義。例如,說到月亮,就經常用來代表懷念家鄉、想念親人,因為古人講究望月懷遠、望月思人,如果一個人看到月亮不想家鄉親人,而是想到了月餅,那他肯定不是詩人,極有可能是個吃貨。楊柳經常用來傳遞送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夕陽則常用來代表一種消沉、不開心的情緒。詩詞的意象很多,我們讀起詩詞,經常會有意味深長的感覺,那都是意象的功勞。
第四個元素是“格律”。詩詞的格律其實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韻腳”,另一個是“平仄”。很多人都知道,詩詞是要押韻的,比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故人西辭黃鶴樓”的“樓”字,“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州”字,“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流”字,都是詩的韻腳。有了韻腳,詩詞讀起來才會朗朗上口。但是,韻腳只管住了句末的幾個字,要讓詩詞讀起來抑揚頓挫,還需要注意“平仄”?!捌健笔撬降囊馑迹?span>“仄”是傾斜的意思,代表著音調的高低起伏。掌握了“韻腳”和“平仄”,詩詞中的每個字才會按照準確的聲調規律排列出來,就像同學們出操時的整齊隊列一樣??梢?,格律好比指導積木搭建的圖紙,詩(詞)人必須按照它規定的排列規則來寫詩詞。
第五個元素是詩(詞)人。如果弄懂了上述幾項元素,說明你已經基本具備了玩轉積木的能力。但是,若要玩得得心應手,你還需要了解有關詩(詞)人的知識。再好的詩詞,終歸要由人來寫。哪怕是同類體裁、同種感情基調的詩詞,不同的人來寫,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杜甫的詩工整嚴謹,白居易的詩淺顯易懂,李商隱的詩詞藻華麗,王維的詩空靈飄逸,李白的詩總是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因為,詩(詞)人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這些因素最終都會投射到他們的作品中。如果將詩(詞)人比作搭建積木的高手,那么你必須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欣賞他們的作品,學會他們的本領。
好了,“積木”的五大元素講完了。學詩詞和玩積木一樣,既要勤動手,更要勤動腦。我們只有深入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將“積木”把玩于股掌之間,真正享受到玩“積木”的樂趣。話不多說,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首詩:
泊船瓜洲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詩,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離家北上,準備繼續排除萬難推行變法時所作的詩。詩句既優美精致,又意蘊深刻,尤其是那個“綠”字的使用,歷來為人津津樂道。等王安石再次回到家鄉,小朋友可以走上前去問一問,他的這個積木作品是如何搭建出來的?答案我們不忙著揭曉,等看完本書,我相信小朋友們自會明白。
在出發之前,有個問題還是要特別說明一下。按照先詩后詞的原則,咱們先得從詩講起。關于詞,留待詞篇分解。我們這里所說的詩,主要指格律詩,又稱近體詩,它是唐朝以后逐漸形成的。只有格律詩,才會對字數、平仄、韻腳有嚴格的要求。至于漢魏六朝以及更早時期的古體詩,這里就不涉及了……喲,詩人們已經等不及了,再啰唆下去,我都要被他們轟下臺了。
好的,好的,主角是詩人們,請上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