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三年(前六五七)
秋,會于陽谷〔1〕,謀伐楚也。
【注釋】
〔1〕陽谷,齊地,今山東陽谷縣。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于陽谷,見《春秋》。
【譯文】
秋季,在陽谷會盟,商討進攻楚國的事。
楚人伐鄭,鄭伯欲成,孔叔〔1〕不可,曰:“齊方勤我〔2〕,棄德不祥。”
【注釋】
〔1〕孔叔,鄭大夫。
〔2〕勤我,助我也。
【譯文】
楚國人進攻鄭國,鄭文公想和楚國講和,孔叔不同意,說:“齊國剛剛幫助過我國,丟棄他們的恩德而與楚國講和是沒有好結果的。”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1〕,蕩公〔2〕,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
【注釋】
〔1〕蔡姬,齊侯夫人。囿,苑也。
〔2〕蕩,搖也。
【譯文】
齊桓公與蔡姬在園子里泛舟,蔡姬故意搖動船使齊桓公搖來蕩去,齊桓公感到害怕,臉色都變了,叫她停止又不聽。齊桓公發怒,把蔡姬送歸蔡國,但并沒有斷絕婚姻關系,蔡國人就把蔡姬嫁給了別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