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 於潛七兄 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17]
- 白居易詩
- 孫明君評注
- 412字
- 2020-11-16 11:30:25
時難年荒世業空[18],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19],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20],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解讀】
唐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在洛陽侍奉母親,兄弟姐妹分散在五處。詩人對月懷人,寫下了這首詩。“時難年荒”寫國家的不幸,“世業空”寫個人家族的不幸。這一句是總寫,以下分寫弟兄羈旅、田園寥落、骨肉流離的離亂景況。“五、六佳,雁行本兄弟事,用得自然,‘辭根’、‘九秋’皆沉著。”(胡以梅《唐詩貫珠》)“千里雁”、“九秋蓬”,對仗工穩,境界開闊。結尾兩句照應詩題中的“望月”,用一句進行總攝。雖然親人分散異地,但心在一處,情在一處,彼此關心,彼此牽掛。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月光中的故鄉,昔日故鄉月光中的歡快生活。昔日的明月,與今夜的明月,同是一月,昔日兄弟在一處,歡快無比;今日各自漂零,會面無期。此詩不用典故,不事藻繪,以白描手法,家常話語,抒寫離亂之中的手足親情。一氣貫注,感慨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