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年間進士及第,復中博學宏辭,授集賢院正字。調藍田尉,遷監察御史里行。順宗即位,任禮部員外郎,參與政治革新。不久憲宗繼位,廢新政,打擊革新派,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召還長安,復出為柳州刺史。病逝于柳州。與韓愈發起古文運動,為一代古文大家,世稱“韓柳”。其詩得《離騷》馀意,常于自然景物之中寄托幽思,纖秾而歸于淡泊,簡古而含有至味,成就不及散文,卻能獨具特色。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168]
汲井漱寒齒,[169]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170]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171]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172]
道人庭宇靜,[173]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174]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175]
溪居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176]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177]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