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醫療
- (美)埃里克·托普
- 1609字
- 2020-11-12 12:11:44
“醫生說我需要做個手術,把心臟里的一個洞給堵上。”一位名叫羅伯特的患者在首診時對我說。羅伯特是一家商店的店長,雖然已經56歲了,但一直都很健康,直到幾年前突發心臟病。好在他及時做了支架植入術,因此疾病未對心臟造成太大的損傷。從那之后,他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生活習慣,開始極其自律地堅持每天鍛煉,并成功瘦身十多公斤。
有一天下午,羅伯特突然覺得自己看不清東西,臉部肌肉出現麻木。之后,他到附近醫院的急診室做了加急腦部CT、血液檢查,還拍了胸片,并做了心電圖。在整個過程中,他沒有接受任何治療,但癥狀逐漸好轉,眼睛能看清了,麻木感也消失了。醫生告訴他,他剛剛“只是”經歷了一次輕度卒中,或者說短暫性腦缺血,只需要按之前的方式用藥,即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就可以了。沒有任何新的應對策略,用藥也不需要進行調整,這讓羅伯特感到很不安。幾周后,他去看了神經科醫生,希望可以找到病根。
神經科醫生為羅伯特進行了一些新的檢查,包括腦部磁共振和頸動脈超聲檢查,然而,并未找到他卒中的原因。于是,神經科醫生向羅伯特介紹了一位心臟病醫生。這位心臟病醫生給羅伯特做了超聲心動圖,結果顯示他的卵圓孔未閉。卵圓孔是左右心房隔膜上的小孔。在胎兒期,每個人的卵圓孔都是開放的,肺循環出現之前,血液通過這個孔流入肺中。當我們發出第一聲啼哭時,這個孔就會關閉。不過,依然有15%~20%的成年人存在卵圓孔未閉的情況?!鞍?!”心臟病醫生歡呼起來,“問題就出在這個回音上?!边@位醫生認為,一定是某個血塊從這里穿過心室,進而影響到了大腦,導致了羅伯特出現輕度卒中。而想要避免再次發生卒中,羅伯特需要做手術來堵上卵圓孔。手術被預約在10天之后。
不過,羅伯特對這個解釋并不是很信服,認為自己并非必須做這個手術。他和摯友討論了一番,便來我這里尋求進一步的意見。我很擔憂,因為根據他的卵圓孔掃描影像來看,其大小與正常情況差別并不大,很難斷定那次卒中就是由此引起的。在考慮卵圓孔未閉為病因之前,醫生需要排除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很多卒中患者都有卵圓孔未閉的情況,但他們的卒中很少是由卵圓孔未閉引起的。如果它可以導致卒中,那么15%~20%存在卵圓孔未閉的那部分人甚至更多的人,都會發生卒中。此外,對于隱源性卒中,目前具體原因未明,已經開展的多項隨機試驗結果全部顯示,雖然治療可以減少卒中復發次數,但手術和植入物會導致并發癥。總的來看,治療益處并不大。對于羅伯特而言,是否要接受手術更是有待商榷,因為他未出現完全卒中,而且檢查做得還不夠充分,不足以讓我們做出隱源性卒中的默認診斷結果。
最后,我們共同做了一個決定:繼續尋找其他可能導致輕度卒中的原因。其中一種常見的原因就是心律不齊,也被稱為心房顫動。為了驗證這一可能性,我訂購了一種像創可貼一樣外形小巧且無異物感的貼片式動態心電圖監測儀Zio(由iRhythm公司研制),讓羅伯特佩戴在胸前10~14天。在羅伯特佩戴期間,貼片中的芯片會捕捉他的每一次心跳,從而形成心電圖。羅伯特佩戴了12天,幾周后我得出了結論。在那12天里,他果然出現了幾次無癥狀的心房顫動。他本人對此毫無感覺,因為心跳速度沒有過快,還有幾次發生在他睡著時。心房顫動比卵圓孔未閉更有可能是引發輕度卒中的原因??诜鼓幬锟梢院芎玫仡A防類似情況的發生,完全不需要做手術去堵住那個洞。當然,抗凝藥物的確可能會導致出血,但它在預防卒中方面有著更積極的意義。在跟羅伯特分析檢查結果、討論治療方案及預后效果后,他釋然了。
羅伯特的故事結局盡管比較完美,但也揭露出當今醫療中的諸多問題。從他初入急診室到去看心臟病醫生,我把這一過程稱作“淺度醫療”。因為在整個過程中,他跟醫生之間鮮有情感聯系,充滿絕望的患者和疲憊不堪的醫生之間幾乎沒有深度溝通。同時,還存在誤診和過度診斷的系統性問題,這些都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浪費和人身傷害。事實上,醫患溝通的缺失與醫療誤診息息相關:與患者的膚淺接觸會導致更多的誤診,從而增加非必要的檢查及無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