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星象堪憂
- 明朝大地主
- 四夕小丸子
- 2057字
- 2020-11-04 20:31:25
第四十三章:星象堪憂
大明永樂四年十月,帝夜觀天象,驚見西帥有憂,當即想起月余前的事情,遂召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連夜覲見。
“臣參見陛下。”紀綱在御階下恭敬地叩拜。
朱棣很不耐煩地一摔袍袖,吩咐道:“要這些虛禮做什么?朕且問你,之前朕叫你查的事情你可查清楚了嗎?”
紀綱何等聰明的人?頭腦中略略一過,當即就知道朱棣要問的是之前要他查朱能離京前的事情。這事情他的確是查到了那么一星半點兒的端倪,但對于具體的事情,卻可以算是知之不詳,所以,才沒有敢貿然向朱棣稟報。
此番聽朱棣主動提起,他自知無法隱瞞下去,只得硬著頭皮稟報道:“回稟陛下,臣自那日領旨之后,便派人去自己探訪。但時至今日,卻依舊只查到,當日進宮之前,國公爺曾在順天府外稍作狩獵,歸來時便不見了腰間的配刀。依臣之見,應當是當日在城外發生了什么,國公爺將配刀贈送給某人,而換取了那句斷生死的話。”
“朕不想知道這些!”朱棣煩躁地背著手轉來轉去,張玉戰死,他就已經損了一條臂膀,這會兒眼看星象晦暗無光,又心緒十分不寧,他絕對相信,是他的肱骨長城出了問題,“朕只問你,那把刀到底是送給了誰?是誰跟士弘說了那句斷生死的話,讓他跟朕如同臨終托孤一般!到底是誰!”
紀綱從進來之后就并沒有被允許站起身來,此番更是五體投地跪伏在地上,叩頭道:“臣無能,暫時還未能查到。但臣保證,只要那柄刀出現,臣一定能立即將此人抓到陛下面前。”
朱棣的表情愈發煩躁,但在繞來繞去幾圈之后,卻又慢慢地冷靜下來了。
的確,他應該煩躁,但作為九五至尊,他又不能煩躁。紀綱是一把好刀,好刀不能因為這么一點點的事情就被舍棄。更何況,天高地遠,朱能遠在桂省,又怎么是他這邊兒著急就能顧得上的?一切看得不還是天意嗎?
更何況,上天示警,但到底還并不是喪報傳來。
他安慰了自己一下,漸漸平復了心緒,才將紀綱敲打幾句,趕出了大殿。
對著出兵安南的方向,他默默想道:希望是多心了吧。
………
與此同時,王也在順天府里面的生活卻過得應該算是愜意。
那把刀,實際上在他順手用過一次之后,到了順天府城里面就壓了箱底了。他并不想因為自己配刀而給自己帶來什么麻煩,一個廚子,拿菜刀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拿軍刀又算的什么呢?名不正,言不順,他并不喜歡。
至于對朱能的那句忠告,他其實也沒有太放在心上。能救人固然好,救不了,歷史的軌跡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廚子能夠輕易改變得了的。這一點上,他十分看得開。
現如今,他的王記醬園剛剛開業,生意雖然還沒有完全鋪開,幾條街巷聞名而已,但已經算是步入了正軌。
劉貴這個人,還真的是需要有個人跟他競爭,他才能做的更好。
最開始王也只讓他負責的時候,他雖然也盡心盡力,但遠沒有這么拼命干的情況。而自從王也從學徒里面挑出了一個宋楚杰出來之后,他或許是意識到了宋楚杰對他的威脅,故而愈發的賣力氣了。
只不過,王也本身對于宋楚杰的安排并不是去和劉貴爭搶什么,而是真心想要把自己的廚藝傳授下去。
宋楚杰年紀輕,而且腦子靈活,更重要的是,經過王也的觀察,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個小子別看年紀小,但很多事情都能分得很清楚。他知道做事要賣力,知道自己在給誰做事,知道該在誰的面前表現自己,也知道什么時候該爭,什么時候不該爭。
王也有前世的記憶,兩世加起來的年紀也不算小了,說一聲閱歷豐富也不是假話。他是真的看好宋楚杰,這個年輕人如果不走歪了路的話,應該會有不錯的未來。
至于唯獨能夠讓他不開心的,或許就只有在五味樓中微妙的變化了。
胡掌柜似乎跟他杠上了,每天早上都故意找他的茬兒,以至于王也不得不再一次動用了丘家的關系,另外租借了一個很小的店面,暫時把生意安排在了那里。
而換了地方之后,胡掌柜就更不樂意了。
在王也看來,他估計是以為自己在跟他打擂臺之類的。
至于汪大廚,在王也正式收了宋楚杰做學徒之后,聽著宋楚杰一聲一聲喊著‘師父’,他好像也有點兒不舒服的意思。但他比胡掌柜的心胸開闊得多,并沒有因此而對王也產生什么太大的偏見。只不過,王也發現,他似乎對宋楚杰愈發的熱絡了。
正是午餐時間過后,不忙碌的時候。
宋楚杰依照往日一樣,先幫王小丫收拾了前面的衛生,又跑去打掃后廚。在這些事情上他一向很勤快,送不需要王也多說一句,也能做得很好。
“楚杰啊,你不用做這么快的,還有的是時間,慢慢來不礙的。”汪大廚坐在一旁對宋楚杰說道。他原本也是想要上去幫忙的,但宋楚杰尊重他年紀大,并不喜歡讓他幫手,反而每次都要倔著性子跟他推拉很久,讓他安安穩穩坐下來才去做事。所以,一來二去,汪大廚也就不再堅持于上手幫他,而是勸他做的時候慢著些。
宋楚杰回頭對他一笑,開朗地感激道:“謝謝汪師傅,我不累的。年紀輕輕,正該多做些事情,不過是掃地抹桌子而已,本就該是我分內的事情。再說了,師父安排的訓練我今天都還沒有做好呢,可不敢偷懶做慢了。”
“哦?要我說,你師父留給你的功課是太多了些。”汪大廚搖搖頭說道,那些王也留給宋楚杰的任務,他起初也跟著做,但卻覺得王也留的量實在太大,他是受不了的,“少做一點,他又不會罵你,你師父蠻和氣的。”
宋楚杰并不愿意跟別人探討自己師父的對錯,只笑了笑,沒有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