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黃金時間”增感情——如何運用“黃金時間”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缺少一起聊天的小伙伴,這就更需要家長尋找機會低下頭顱傾聽孩子的聲音,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伴,學會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從孩子的角度進行交流,改進親子關系。

茜茜,女,13歲,初一年級學生。茜茜爸爸經營著一家服裝店,媽媽是企業的推銷員。晚上,茜茜爸爸總在服裝店里忙碌著,媽媽還在外面推銷產品,茜茜只能到樓下的快餐店吃晚飯。早上,茜茜爸爸還在夢鄉里,媽媽就忙著洗衣服、煮早飯,匆匆把茜茜送走。雙休日,三個人也都各忙各的,很難湊到一起。茜茜有需要的東西就寫在紙條上并貼在門后,媽媽準備好之后也是通過紙條告知。前兩天,茜茜媽媽在回家路上竟然發現茜茜和一位男生手拉著手,依偎在一起,一副很親昵的樣子,真后悔自己平時和女兒溝通太少了,導致女兒外出尋愛,覺得平時應該與女兒多交流,多給女兒一點愛,但不知什么時間和女兒交流好。

家長善于利用時間和孩子交流,親子關系就好,孩子性情就溫和,就容易形成信賴感。相反,如果不善于利用時間和孩子交流,親子關系就會受到影響,孩子發展就會受到阻礙。那么,一天24小時內,哪些是親子交流的“黃金時間”呢?應該如何用好“黃金時間”呢?

1.早上起床前——“薄荷時間”

所謂“薄荷時間”就是要讓孩子起床前的時間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悅。家長為孩子睜開眼睛到起床之間預留15分鐘左右的時間,營造一個適宜環境,可以讓孩子自然地醒來。比如,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放上令人愉快的輕音樂;輕輕摩挲孩子的頭頂;給孩子美好的問候;給孩子一個擁抱和親吻等,這樣能使孩子一天都有好心情。

2.接送路途上——“鉆石時間”

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是親子交流的“鉆石時間”,會發生許多令人難忘的親子故事。在這段時間里孩子會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和上學的感受,家長能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動態,做出正確的引導。地面上斜斜的影子,就是親情最好的見證。

3.外面回家時——“奶油時間”

“奶油時間”指的是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從外面趕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時間用來放松和調整,這段時間就應該像奶油那樣松松軟軟,令人舒適自在。當孩子上學一天回到家時,不希望迎接他的是家長連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評,而是希望得到家長的擁抱、耐心的傾聽。父母工作一天回到家中時,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放松一下。所以,家長應該和孩子約定,為每個從外面趕回家的家庭成員留一段松松軟軟的“奶油時間”,彼此送上熱情的歡迎,可以是一句問候、一個擁抱、一雙拖鞋或一杯熱茶,讓大家有時間安靜地待一會兒。

4.晚上入睡前——“蜜糖時間”

“蜜糖時間”是利用入睡前的時間和孩子“談情說愛”,讓親密的感覺成為調和親子關系的“蜜糖”。這時候,家長應該是認真是傾聽者,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跟父母分享他的擔憂、希望和心愿。入睡前充滿愛意的擁抱、親吻和撫摸可以緩解孩子內心的不安,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滿足,平靜地進入甜美的夢鄉。

5.周末休息時——“黃金時間”

“黃金時間”是指家長與孩子約定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歡的活動的時間,這是增進親子感情的重要方式。安排“黃金時間”首先應挑選活動。盡可能列出父母與孩子喜歡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由孩子挑選出其中他最喜歡的幾項。比如,放風箏、拼圖、下棋、玩電腦游戲等。其次,訂下“約會”。雙方預約好每次“黃金時間”的日子、時間,在日歷上標示清楚。再次,給予肯定。在每次的“黃金時間”里,父母要多肯定和贊美孩子,多保持身體的親近,盡量避免質問、命令和批評等語言。

親子關系是否親切、融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發展方向。如果親子關系良好,孩子就會配合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會學到很多好的東西;如果親子關系惡劣,父母的言傳身教就很難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合理地利用“黃金時間”和孩子交流,家長和孩子的心就由一條管道連接著,親子溝通就不成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调兵山市| 象山县| 托里县| 江华| 克拉玛依市| 桃源县| 永定县| 涪陵区| 博爱县| 靖远县| 吴桥县| 讷河市| 江川县| 乌鲁木齐市| 怀化市| 应城市| 旌德县| 萍乡市| 二连浩特市| 宁明县| 比如县| 江达县| 高要市| 姜堰市| 宜良县| 全南县| 台东县| 巧家县| 修武县| 沐川县| 新郑市| 都安| 聂拉木县| 桐乡市| 泰来县| 南华县| 谷城县| 罗城| 虹口区| 乐安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