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學日語兩年上岸北外日研的經驗分享

@Green sleeves

一、個人背景

我本科是設計類專業,兩年多前決定跨專業考北外日研的時候,日語基礎是自學完標準日本語初中級。接下來的N1和2019-2020年兩次考研,也是自學。

18年備考半年左右,7月140分過了N1,緊接著就是考研備考,2018年12月考研一戰,專業課過了復試線,但總分差點沒過國家線,殘念。

19年上半年,一邊在做日語翻譯的實習,一邊完成畢業設計。7月正式開始備考,初試417分,復試分相對有點低,但也總算是考上了。

二、兩年多自學日語和考研的心得和經驗

1.短期大量學習記憶。例如我背N1詞匯的進度是紅寶書每天一章;在一戰時刷了大量人民網和日本網站上的文章,所以閱讀速度也很快提高了。(當然這有點不科學,但因為我背完詞匯后就大量的閱讀大量的聽,所以沒有忘記,哪怕忘了重新記起也很快。)

2.自己多找資料。在國內各個網絡平臺找經驗貼找日語資料以外,我經常翻墻找各種學習資料,去圖書館自己找書。尤其是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的內容,個人覺得大部分就是日本高中的考試內容,YouTube有很多日本的網課補習班都有這些內容的免費學習資料,利用好這些資料事半功倍。

3.諒解下自己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與其強迫自己啃厚重枯燥的書,不如換個形式學習。及時摒棄低效的方法,想高效的方法。

4.生存和興趣是我最好的老師…….

三、對19年和20年兩次日研的出題的感受

2019年個人覺得19年的題已經比前幾年的題簡單了一點,跟其他高校的日語語言文學考題相近。例如:古文只是出了幾個詞匯要求寫現代文意思,不像以前經驗貼里寫的要考語法和賞析。2020年的題,相比19年是整體難度降低。

日語基礎的題基本上就是選擇題,幾道閱讀主觀題,和N1題很像。沒有考成語解釋,沒有考古文詞匯語法。慣用語也考的很基礎,在語法選擇題里有一兩道。

詞匯和語法考的比較基礎,注重辨析。在綜合題里也考了語法辨析。

例如:暇をつぶす;預かる,預ける的辨析選擇題;時間を割く、割れる、割る的詞匯辨析等。

敬語記得好像只考了検討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而日語綜合考題也簡單了很多。

1.五六道常識選擇題取代了前幾年的名詞解釋部分(例如哪家新聞社發售量最高,哪位首相是昭和年代的等)。

2.閱讀比以前的真題簡單了,記得大概是三篇左右,兩篇短文出題跟N1相近,主要是選擇題,有考文中的詞匯的日文解釋;一篇就是關于巖波書店的文章,主觀題多點,但不像19年考題那樣字數要求很多,內容也不難。

3.日譯中翻譯部分是對日本女性的「自分らしさ」的三四百字左右的采訪報告,內容不難,文風就是一些大眾媒體文章那樣。

4.然后寫作部分就要求填詞「——らしさ」寫作,沒記錯的話字數好像減到800了,好像也沒有寫明要求一定是小論文體裁。

我個人覺得日研的考題本身不難,注重基礎,就是考生都是高手,競爭激烈。

備考建議

①盡管20年考的相對簡單,但個人覺得接下來的備考還是應該按照前幾年的難度,還有參考其他高校的出題來準備,切忌抱有僥幸心理,要厚積薄發!

②同時,看到日研分數線很高就卻步的同學,分數線其實也跟試題難度有關的啊,充分準備了你也可以的。

四、自學日語N1和考研的學習資料和方法

一戰時,我是按照前幾年經驗貼的資料來學習,二戰時自己調整了學習方法。這里介紹下我在二戰時做的學習方法的調整和我自己找的資料,那些必備的書目要參考前幾年經驗貼的,希望給大家的備考起到一點參考。

(一)N1

1.除了紅藍寶書,我覺得這本書里面的日文例句及對應的中文翻譯都挺好的,詞匯辨析的題目也很好,可以在紅寶書的基礎上看一下,做下里面的練習題

2.建議用下moji系列的app,我考N1時每天打開ipad就用上面的聽力app練習,用app反復快速的刷詞匯表,主要是方便,這樣我就容易養成習慣。

3.我背紅寶書N1詞匯時,會自己把關聯的詞匯都回憶出來寫到一起。

例如:身上·取り柄·強み·長所這樣。(用Moji辭書背單詞的話,就會看看日文解釋里的同義詞匯)

(二)接下來是考研方面的

1.詞匯——Moji辭書app。個人覺得用app收藏詞匯比紙質手帳效率更高,而且有對應的例句和解釋,發音。

1)我遇到不會的詞會馬上在Moji辭書上搜,然后收藏整理文件夾,平時就反復刷幾遍自己的收藏夾,而不會再反復地翻那么厚詞匯書了。

2)在Moji辭書app共享中心那里搜索,會找到專八/慣用語/N1/綜合教程5678單詞表/ABAB類詞匯等等的列表,可以收藏下來背。第二張マイ列表的是我自己創建的詞匯表,有需要可以搜索一下。

2.語法

2020年日研的語法題,個人感覺考得很細致,所以建議復習專八語法書要細致一點。尤其是語法辨析很重要,除了日語基礎題里考了近30還是40道語法選擇題,在日語綜合題里也有好幾道語法辨析的選擇題。

例如我記得綜合題里考了【これという】和形近語法的辨析選擇題(記不清,好像是といった,といって)

「これという」の解説:(多く下に打消しの語を伴う)とりたてていうほどのことではない。

(我用的這本,比較薄,簡單易懂,有練習題。)

3.古文——一個詞匯app,幾首幫助記憶詞匯的歌曲,一本語法書1)app(好像大多數都是iOS才找的到)

除了センター試験那個,其他我都刷過了。

我主要用的是兔子那個,因為有古文句子的現代文翻譯,有詞匯解釋,有語法解釋,有選擇題測試,有錯題記錄。推薦!其他的app就是拿來做下選擇題練習,加深記憶。

2)YouTube channel——強推!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vNqz85qEKre6tLZdoZRew

(把歌詞改成古語單詞和古語語法的頻道,通過唱歌來記古語詞匯加深記憶。還有一些文學史及日本史的內容,推薦!)

我的使用方法:下載或者錄屏下來,在用第1步的app刷過一遍對所有詞匯大致有印象以后,再聽和跟唱古文詞匯的記憶歌曲。古典語法也是一樣,看完書再聽歌加深記憶。

3)古文語法書

我有看過幾本國內的古典語法書,個人覺得都有點難學進去,而這本的講解相對簡明。

4)古文賞析

想要更全面準備的話可以找些經典古文片段的賞析來看下——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3WUw5zg-k

他講解的都是經典的古文片段,而我在以前的日研復試筆試題中有看到有一兩篇考題都是這個channel上有的。

4.歷史文化+名詞解釋——推薦一個YouTubechannel——他把考試重點都已經做好標記。強推!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PTfjL0bleQ5tVPolnT-9w/playlists

這是講義鏈接,可以下載下來,都是重點。

https://www.toudounavi.com/

我一戰時會拿著一大沓名詞解釋就背,但覺得這樣效率非常低。

①讓自己沉下心一個一個地背本身很耗意志力;

②一個一個地背,沒有在腦子里構建整體框架,其實很難記憶下來)

“二戰”時我的做法是:跟讀了幾次這個channel的視頻,然后看著關鍵詞自己復述,自問自答,并抄下來一次以保證不會寫錯別字。(實際上我只是跟讀了兩三次和抄寫了一遍,因為我發現這個channel時臨近考試了,但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樣做)

這樣的話,跟讀的過程已經把整個脈絡整理好了,名詞解釋時就根據脈絡回憶出幾個關聯點就行了,而且那些名詞的發音也不必另外查了。

5.文學史——推薦這本,內容簡單清晰

6.慣用語的記憶

1)這是我的微信浮窗,設置浮窗的原因是平時打開微信就可以提醒自己要看下這些內容了。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83073369242054

(這個鏈接是慣用語的,需要的可以搜索下)

2)我7,8月份剛開始二戰備考的時候就把整本慣用語辭書刷了兩遍。

(我也不知道一般日語專業的同學會不會整本背,但我自愿的,不是僅出于應試目的;我平時刷日本的網站,經常碰到不會的慣用語,覺得有必要背;而且我個人認為里面的日文句子,中文翻譯對于練習日中對譯很有幫助)

7.四字熟語記憶——YouTubechannel——還有一些訓讀的漢字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tGcgCHSHCi1adeWDD-V_g/playlists

19年時專門考了四字熟語的填空和解釋,所以20年備考我很重視這部分。個人覺得這個視頻的內容比專八的書容易背些,可以當輔助背下。

8.日本地理+歷史+古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N-As3jZf7l1jmOPtz3FhA

我是刷這個channel的教學視頻,每一個頁面都截圖到手機里,需要時再翻翻。圖文并茂,有助于記憶。

(這是我手機相冊截圖,平時就多翻相冊,不會花時間抄寫下來了。)

9.現代文閱讀

1)這兩本應該很多同學買資料時都有,我個人覺得內容很難很難很難,我19年和20年兩次考試的文章都遠沒有這里面的難,建議也不必太過糾結。

但是里面總結的解題方法我覺得還是很重要。

2)閱讀練習主要是這本。我現在考完再翻也覺得這本的題目跟日研出題難度題型更接近。綜合5678的也是。

10.小論文

1)YouTube channel——可以積累很多素材,觀點(尤其是考社會方向)——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mg3BKMqd2Cv2F9h1ynaug

2)書

這幾冊應該看過以前的經驗貼的同學都有準備,我是把里面的論點摘錄下來做好專題分類。尤其是『小論文これだけ』那兩冊,建議不要只是學習小論文寫作方法,里面的一些例文的論點也很重要!我初試就用上了。

3)YouTubechannel——小論文寫作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Kih5hd0BRI&list=PLaGtX_JSyIo6D686E3hZrkymtJKGzS6rH&index=13

這個頻道上的講的小論文審題方法,成文構思方法,寫作句子的注意要點等等,個人覺得對我幫助很大!

4)關于寫作素材,除了天聲人語,人民網,作文書這些積累素材以外,我是對著各高校的日語語言文學作文題,日本的センター試験的小論文出題逐個專題去搜的。

五、關于復試——社會方向

(一)復試內容:

跟以前的經驗貼里一樣,自我介紹——朗讀——朗讀材料提問——基本問題的提問。(老師問我的問題都是很基本的,參考一般會問的問題集就可以了。)

1.書

(我準備復試時找的一些書,主要看下圖兩本)

個人覺得《日本社會文化解讀》比較重要,因為我翻以前社會方向復試真題,有好些內容的答案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今年取消了筆試所以沒考,但之后復試有筆試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平成史》內容有點深,我看的是中文版的,把一些覺得硬核的論點摘錄下來了。復試時老師問讀過什么社會學方面的書,回答的就是這一本,而且講了其中的觀點。

其他就是我自己在日本網站上一個一個社會問題的專題地搜索記事,論文。

除了各大新聞社和J-stage等網站以外,推薦下面這個網站,日語翻譯社公眾號介紹的,不僅是經濟領域,還可以搜索到各大研究機構的社會問題方面的研究報告和論文。http://www3.keizaireport.com/

另外主要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的論文,日研中心導師論文,還找了一些時事評論的YouTubechannel來做影子練習。

我準備了研究計劃書,在自我介紹中有提及,但老師都沒有問。不過還是建議準備一份完整的。

(二)我復試的一些教訓:

我復試成績算低了,反思了下有幾個原因

1.抽題回答中有一個問題我答不上來,沉默了好些時間,最后才支支吾吾回答了一兩句話。期間老師還反復確認了兩三遍我是否沒聽清問題。

建議鍛煉自己的反應能力,然后切!忌!沉!默!!!

2.我的語速特別慢,一是我本身日語講的慢,二是我回憶已經準備好的內容也花時間。老師講話都很快,可以參考一些日本新聞時事特約評論里的那些專家的語速。

3.因為我身邊沒有會日語的同學,而且想著自己以前工作時和日本人交流也沒什么大問題就過分自信,也沒有報模擬面試的課程,結果面試時非常緊張,連發音都很別扭。

最后還有一些YouTube channel,主要是一些日本的塾的視頻課程,覺得需要的話也可以看下:

1)下面這個是古文単語の聞き流れ,在B站上也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rxjUXDykg&list=PLdzPk3XWVEgTbtRa7HTqC8K6KKZ d3N9Za

3)日本史,文學史,古語等等各種的教學視頻、在B站上也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j-cHmS0uD91MLjtdiN89Q

4)一些做題app(iOS)

以上就是我自己兩次考研找過的很多學習資料中總結的最有幫助的一些,還有一些學習方法,希望給日語學習和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的同學起到一點幫助。

六、總結下我的備考經驗就是:

1.自己多找學習資料,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高效,多想方法,行動起來,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焦慮和擔心結果上。

2.優先攻克最薄弱最擔心的部分(這樣備考過程會越來越自信,不至于后期臨近考試時心態崩了),準備充分,厚積薄發!

祝努力的你也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在成功的喜悅面前現在的一點辛苦也不算什么對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固阳县| 方正县| 渝中区| 桃园市| 铜陵市| 习水县| 枝江市| 南江县| 彭山县| 仁化县| 五大连池市| 阳江市| 南召县| 宝应县| 凤城市| 奉贤区| 桦甸市| 兴宁市| 石泉县| 达尔| 盘山县| 凉山| 长垣县| 孝昌县| 扬中市| 金秀| 乡城县| 资中县| 南平市| 会昌县| 阜平县| 中方县| 汉寿县| 滨海县| 玛曲县| 松溪县| 天镇县| 贵定县| 蓬莱市|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