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學論文與社會調查報告寫作指導與范例
- 陳晉勝 李麒 周子良 史鳳林
- 2020-11-14 18:16:07
第二章 法學論文基本要求
第一節(jié) 要素完備
這里的“要素完備”,是指作為一篇法學論文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要素必須完全具備。這是法學論文之所以能夠被稱為“法學論文”的基本要求。那么,法學論文應該有哪些要素呢?一般來說,任何一篇論文都必須具有論點、論據、論證、結論這些實質性的基本要素。在實踐中,上述實質性的基本要素往往從形式上表現(xiàn)為法學論文的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各級標題、序號、文字、標點符號、內容、資料、結論、注釋、參考文獻等。從現(xiàn)象上看,法學論文有期刊上的法學論文和法學學位類論文,包括法學學士學位論文、法學碩士學位論文和法學博士學位論文等。由于期刊與各種學位論文對其要素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素有哪些?是多少?往往是不確定的。那么如何解決這個不確定的要素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了解或查看該期刊、該學位的負責人或單位正式提出或公開發(fā)布的要求。應該說,這些要求就是該期刊、該學位的法學論文在要素方面所指的完備。僅鑒于此,筆者在此特就以下幾個要素略加述及。
一、論文題目
任何論文都是有題目的。題目是一篇論文的標志,是一篇論文的標識牌。題目作為標識牌應當是顯赫的。一個好的論文題目應該很“打眼”,很吸引人的眼球,緊扣人的心靈,讓人目不轉睛。題目往往是一篇論文的濃縮品。通過題目就能看出論文的基本觀點、主要內容抑或論文的框架結構。論文題目的精致度直接反映出作者理論水平的高低。有人說,確定了一篇好的論文題目就相當于寫出了半篇論文。這些都說明論文題目是很重要的?,F(xiàn)實中不少論文題目不精練,形容詞、修飾語、副詞、介詞甚至是助詞太多太長,題目成了一個長長的句子,甚至成了一個復句。在嚴格、嚴謹、嚴肅的學術論文中這些都是很忌諱的。
二、論文各級標題
一篇論文的各級標題往往是論文的理論框架。眾所周知,理論框架就是一篇論文的整個身架。身架應當是挺直的,給人一種“英俊”的直觀感覺。在人體學意義上,大家都知道作為人的“英俊”的標準是有比例要求的。題目之下的最大標題在論文結構中往往被確定為一級標題。一篇論文應該設定幾個一級標題對作者來說就是打算寫幾部分。這個“幾部分”就是這篇論文的大的框架。做學問的人都知道,對論文框架的心理定位多數是“三三制”的。“三三制”的意思是指,題目之下的一級標題往往是3個,各一級標題之下的二級標題也往往是3個,各二級標題之下的三級標題往往還是3個。這樣算下來,一篇文章會有3個一級標題、9個二級標題、27個三級標題。一般來說,作者在用文字表達這三類標題時,對每一類標題均應該選擇“同樣性”句式、句型甚至是語氣、語調乃至語音、語勢。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所有的大小標題之間以及標題與題目絕不能出現(xiàn)重復?,F(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不少論文的下級標題重復了其上級標題,這是不應該的。
三、論文內容提要或摘要
多數論文的寫作是有論文的“內容提要”或“摘要”要求的?!皟热萏嵋焙喲灾?,是指作者就其所撰寫的該論文的內容“提其要者”后所形成的一段文字。當然,“摘要”簡言之,亦是指作者就其所撰寫的該論文的內容“摘其要者”后所形成的一段文字。首先,這“一段文字”究竟有多少字,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是有不同要求的,作者只要按照其要求即可。一般來說,期刊論文多數要求300字以內或左右,也有200字以內或左右。而學位論文由于有著學士、碩士和博士之分,其對文字量的要求多數是500字左右、800字左右和1500字左右乃至3000字左右。其次,這“一段文字”如何形成特別重要。如果該論文要求是“內容提要”,那就一定要從其論文內容方面“提其要者” 后形成一段文字。如果該論文要求是“內容摘要”,那也就一定要從其論文內容方面“摘其要者” 后形成一段文字。這里的“提其要者”與“摘其要者”的區(qū)別主要是:前者注重論文的“內容”方面,后者注重論文的“文字”方面。也就是說,前者可以不顧及論文的文字,把論文中的主要內容用另外的文字表達作者的中心思想。而后者因其是“摘其要者”,常常取在論文中表達其內容的文字再組成“一段文字”用來表達作者的中心思想。最后,無論是論文的內容提要抑或摘要,必須做到涵蓋論文的全面性。不能具有“引言”的性質(雖然具有引言的作用)。一般來說,每一句話要根據論文內容提要或摘要的字數多少來考慮涵蓋論文的一個一級標題下的部分內容或者全部內容,用以形成新的“一段文字”。
四、論文關鍵詞
論文的關鍵詞往往是一篇論文的窗戶。有幾個關鍵詞,可以說就是有幾扇窗戶。那么,一篇論文究竟應該有幾個關鍵詞呢?一般說應該有3個至5個。具體應該是多少個,還要根據期刊或各種類型的學位論文的要求而定。選擇或確定關鍵詞時應該考慮到該詞一定是“關鍵”的。“關鍵”的標志一般是指在網絡搜索中只要輸入該關鍵詞即可搜索到該篇論文。多數情況下,作者往往將其論文的題目中涉及的幾個主題詞提升成幾個關鍵詞。這里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關鍵詞往往是一個單詞,而不是一個復合詞;二是關鍵詞不能是一個句子,無論是長句或者短句;三是關鍵詞應該是一個詞,而不應該是一個字。
五、論文的內容
任何論文都應該有其“內容”,否則,是不能稱其為“論文”的。如果說論文的題目是論文的標識,論文的關鍵詞是論文的窗戶,論文的各級標題是論文的骨架,那么論文的內容就是論文的血肉。論文的內容是決定論文質量的重要方面。要寫出高水平的法學學術論文或者說是法學學術理論文章,必須既要具有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堅實的法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功底,又要掌握并且能夠較熟練地運用寫作技巧。因此說,作者撰寫論文想要達到的基本目的,即通過對法學學術理論問題的科學闡釋性論證以凸顯其學術性,通過運用充分占有的材料,在嚴謹表達基礎上將法學中某個或某幾個問題“升華”到理論高度以增強其具有思辨意義的理論性,通過探求法學中前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或匡正通說以證其獨創(chuàng)性,通過對法學學科中的某個或某幾個專門問題進行深入、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以供法學專家、學者研討和交流的專業(yè)共享性。
六、論文的資料
論文的資料說到底是指構建論文大廈的基礎性材料。應該說資料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一般來說,論文的資料是圍繞論文的選題或者論文的題目進行收集的。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論文的資料可能還會根據論文中大大小小的各級標題進行再次收集。這里要特別注意幾點:一是收集的資料一定要準確無誤地標明每一件(篇)的詳細出處,以方便整理論文注釋或者參考文獻時使用,且是為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和保護自己的名譽權。二是收集的資料應該是越權威越好,史料類資料是越早越好,其他類資料是越近代越好。通常情況下,收集的資料應該在近幾年的科研成果中有所顯現(xiàn)。三是收集的資料應該包括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有關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要盡最大努力地進行追蹤式的“溯源”,不要把多人多次轉(傳)來的資料當作第一手資料使用,謹防以訛傳訛。四是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妥善保管,合理歸檔,以備論文修改或者后續(xù)研究時方便尋查。
七、論文的注釋與參考文獻
論文的注釋與參考文獻已經成為一篇學術論文的基本標簽。多數專家、學者已經把論文的注釋與參考文獻當作評價論文質量高低的必要標準。甚至有的學者把一篇學術論文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數量多少與該論文的學術水平、質量高低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且作為對該篇論文的評價分數。這說明,第一,一篇學術論文的注釋與參考文獻,往往客觀地反映了作者閱讀面的寬窄、閱讀量的大小、閱讀度的深淺以及閱讀時間長短、閱讀投入多少、閱讀效能如何,等等。注釋與參考文獻在一篇學術論文中的出現(xiàn),直接映射出作者的知識儲量、知識駕馭力以及學術視域、學術視野和學術洞察力。第二,一篇學術論文是不能沒有注釋與參考文獻的。那么,一篇學術論文的注釋與參考文獻究竟應該有多少呢?有學者認為,一個頁面至少應該有1個以上注釋,一篇文章至少應該有5個以上參考文獻?,F(xiàn)實中看到不少論文的注釋已占到該頁面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由此可見,一篇論文的注釋是否每頁必備以及占據頁面的大小確實不可忽視。第三,每篇論文與參考文獻的“中外性”也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學術質量要求越高的論文,注釋與參考文獻中的涉外性要越強。這里的涉外性主要是指注釋的出處或參考文獻是以外文諸如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外國語文字出現(xiàn)的種類、頻次。當然,出現(xiàn)的種類越多、頻次越繁,則一般認為該篇論文的學術性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