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笑!這才是中國法律史(修訂版)
- 秦濤
- 2648字
- 2020-11-14 18:15:17
一個案子了結西周
周厲王三十二年三月初,周厲王姬胡先生在康宮的太室沉思。某甲徑直地走進來,姬胡愣愣地看著他。某甲走到姬胡對面,坐定。點起一支煙,深深地悶了兩口,抬起頭問:“你就是周厲王?”姬胡想了想,點點頭。某甲又悶了一口煙,把煙頭扔到地上,踩滅,站起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帶著哭腔嘶喊:“大王!為小的做主哇!”
原來,某乙租了某甲的土地,卻違約沒有給租金。姬胡皺皺眉頭,叫太史南把這個案子交給大司寇虢旅,由他來處理這個事情。虢旅接到這樣一個案子也覺得很無聊。把某乙宣來,對質了雙方的口供,又把相關的地圖田契都尋了來,一一檢查,都沒有問題。便判了某乙敗訴,令他起了個誓:“若再不還某甲田租,愿受死刑。”于是揮揮手,算結了這個案子,便忙他的公務去了。
某乙應該就還了錢。而某甲則很歡喜,回家鑄了個鼎,把這件事情用102個字銘在鼎上。由于某甲真名叫鬲比,所以這個鼎叫鬲攸比鼎。
后來,這個鼎被挖了出來。上面的字被考古學家釋讀并整理出來。再后來,這段文字被轉抄。而聊公則從一本錯訛極多的爛書上看到了它。然后聊公說:“就是這樣一個無聊的案子,了結了西周。”
對,是我在夸大其詞賺你眼球!哈哈哈!但是——這個案子里面確實反映了西周滅亡的蛛絲馬跡。我們一起來探索。
這個案子里面,我們所認識的只有周厲王。他引發了兩個成語,一個叫“道路以目”,一個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都聽說過?好極了。
讓我們把鏡頭再對準這位周厲王姬胡先生。他此時依舊在沉思。
建國之父們集中一代人的智慧所創制的以宗法制和井田制為基礎的封建制,已經出現了危機。一個表現在于,宗法制的紐帶松了。周公立法的本意在于“家天下”三個字。嫡長子做天子,其他小孩封到天下做諸侯。諸侯的嫡長子做諸侯,其他小孩封到地方上做大夫、做士……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口的繁殖,家族的龐大,把宗族的觸角伸及全中國。弟弟們拱衛嫡長子,猶如眾星捧月。這才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才叫“家天下”!
極好的理想設計,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周公先生,您可曾想過,百年之后那些諸侯大夫士庶人們還會認我這個大哥嗎?姬胡覺得胸中一種滑稽的悲楚在涌動。周公的這個疏漏在兩百年后居然以這樣的缺陷落到姬胡的頭上,當真令他哭笑不得。
事實上,昭王的時候就已經王道微缺,夷王的時候就已經諸侯不朝。到現在,更是有諸侯削減貢品甚至拒絕上貢了。王室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緊巴巴。
天子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多么完美而有層次感的制度設計!現在,除了天子食不到貢,其他的每一層級,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另外,民間的土地也開始松動。土地王有?開什么玩笑?抓在誰手里就是誰的!不準租借?不準買賣?去你的!不租哪來田金?不買賣哪來收入?除了周天子恪守祖訓不租不借外,下面全在亂搞!
中央無權,地方坐大。
姬胡不能坐以待斃,姬胡決心有所作為。
幾百年后,瞎子左丘明會在《國語》上鄭重地寫下四個字以作為對這位改革家的祭奠:厲始革典。
姬胡觀察出了先圣周公設計這套制度的內在機理。正如三千年后王國維先生將會說到的,宗法制“納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團體”。但周公本人并沒有這樣理想化,這只是表象。
從根本上來講,這個體系還是要靠王室以實力來維持的。
小諸侯雖多,卻以王室為中心運轉。這樣,可以保障王室的實力不至于衰頹;而王室擁有了實力,則可以打擊不聽話的小諸侯、開拓疆土封任新誕生的諸侯。如今王室實力不濟,所以既不能有效解決諸侯間的糾紛,又不能開拓疆土封給新天子的弟弟們,從而這些弟弟只好在王畿之內分一小塊地,如此又削弱了王室的實力。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加強王室實力是關鍵。
認識到這一點,姬胡任用了一位經濟專家榮夷公。榮夷公的辦法乃是兩個字——專利。
今天的法律術語,在中國古漢語里都有出處,也就是其語源。但是以這么個古漢語來對應翻譯那么個外國的法律術語,則是日本人的貢獻。“專利”這個詞語,就是打這里來的;但是其意義,卻和今天完全不同。古漢語專利的意思,大致來講就是壟斷經濟利益。
榮夷公的這個辦法,乃是在早已分配給諸侯們的山林川澤(應該也包括土地)上收稅。你們不是違反祖制瞞著我私自買賣田地嗎?好,我們索性捅破這層窗戶紙,我承認這田地是你們所有的。但我要你們交稅。你們不是在私田上下足功夫,卻任公田荒廢嗎?好,公田私田都給你,公田私田都收稅!
在承認土地私有的背景下,才有了前面某甲大著膽子找周厲王打官司狀告某乙拖欠租金的案子。
這個案子,可以說是西周的最后一案了。
經濟之外,姬胡又將軍事委托給一位虢公來全權處理。這樣一來,就繞開了兩位元勛的后裔——周公和召公。世襲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姬胡的改革使得暮氣沉沉的西周炸開了鍋。姬胡乃命令從衛國調來一批巫人專門負責監督輿論,嚴禁對改革說三道四。這個做法,想必是會得到未來的法家的稱贊的。
召公坐不住了,跑來含淚勸告姬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姬胡拒絕聽從。
國人果然暴動,將姬胡推翻。姬胡晚年死在一個叫作“豬”(彘)的地方。
兩百多年后,魯國在其境內實行“初稅畝”改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改革內容和姬胡的“專利”基本相同。
聊公找到姬胡先生憤憤不平的在天之靈,鄭重地說:“提前到來的改革等于破壞;社會沒有發展出足夠的存量,改革就難以產生增量而只會產生阻力;改革的成敗,藍圖固然關鍵,但推行手段更關鍵;大國的改革,應該從試點開始;穩定壓倒一切。”說完,揚長而去,留下一個獨立而思考著的姬胡。
厲王之后,乃是周公召公共和行政,然后是宣王即位出現了一個所謂的中興。最后幽王烽火戲國法,西周王朝被犬戎給打掉了。歷史老人連敲幾通急鼓,催促一個白金時代的降臨。
聊公站在鎬京的城鄉接合部,看著忙忙碌碌往洛邑搬家的周平王和他的宰輔大臣們的龐大隊伍。
也有一些人并不跟著這支隊伍去,而是收拾了行囊失落而匆匆地搭上了前往祖國各地的火車。他們是最近一批政府的裁員,政府的財政實在養不活這么多人了。他們中有王室圖書館的守藏吏,有守廟的小官,有天文官,有記言記事的史官,有采集街談巷議的稗官,有負責審案的低級法官……現在鐵飯碗砸了,不知道前途在何方。
西周的夕陽已經泄盡了最后一絲輝煌,天沉了下來。聊公想到握發來見的周公,想到憤憤而獨立的姬胡,想到打官司勝利而歡天喜地鑄鼎紀念的鬲比,輕嘆一口氣,便要離去。
忽然聽到遠處一個渺茫的歌聲在野唱:
苕之華,蕓其黃矣;
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聊公最后望了一眼西周的天空,便義無反顧地隨著平王的部隊往東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