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進階專項實務指南(案例精解版)
- 夏桂穎等
- 1149字
- 2020-11-14 18:08:28
43. 用人單位改制后勞動者未安置也未補償糾紛
■?深度指導
依據《關于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實施辦法》的規定,對分流進入改制為非國有法人控股企業的富余人員,原主體企業要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除前述經濟補償的爭議焦點外,被告是否應當承擔經濟補償責任是該案的另一個焦點。該案中原告原所在單位勞動服務公司已經因改制而注銷,被告系其原上屬單位某省電信有限公司某分公司,經過法庭調查,改制后的勞務服務公司的全部資產及債權債務由被告接管,故可以認定改制后的債務應由被告某省電信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承擔。
■?HR風險提示
改制安置和經濟補償糾紛多發于2008年以前,目前因改制引發的糾紛已不多見,但其法律精神應當引起用人單位注意,尤其是企業合并、分立、重組的過程中,應當妥善安置單位職工的就業及經濟補償。
■?典型案例
國有企業下屬公司因改制注銷后,上屬公司應當按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案情簡介
原告:楊某
被告:某省電信有限公司某分公司
1998年,郵政和電信分營,原告在某省電信有限公司某分公司下屬單位勞動服務公司工作,并多次被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2004年因勞動服務公司改制,雙方解除勞動關系,被告于2004年12月31日向原告出具了勞動合同終止(解除)證明書,但未支付經濟補償金。2004年3月23日,原告與某省電信有限公司某分公司市場拓展部簽訂一份農村統包責任制代辦電信業務“三代”協議書,該協議約定代收、代營的方式,代辦酬金數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相關費用如何支出,滿勤獎如何發放等事項,該協議有效期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協議到期后,被告要求與原告再簽訂一份同樣內容的協議書,原告不同意,但仍在繼續工作,2005年3月還獲得2004年度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5年7月,原告回家不再上班。2005年12月26日,社保服務中心為原告辦理了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卡。2008年4月,原告聽說被告發放經濟補償金,多次向被告索要未果,2008年6月,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后,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支付因企業改制而終止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
審理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楊某系被告下屬單位勞動服務公司職工,2004年企業改制時,勞動服務公司被注銷,原、被告之間勞動關系解除,被告應當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根據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被告應當提供原告工資表而未能提供,也未能提供企業員工平均工資。因此,對原告要求經濟補償金按照月工資690元計算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法條鏈接
《關于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實施辦法》
七、勞動關系的處理
(十五)對分流進入改制為非國有法人控股企業的富余人員,原主體企業要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職工個人所得經濟補償金,可在自愿的基礎上轉為改制企業的等價股權或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