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思勉品三國
- 呂思勉
- 539字
- 2020-11-15 12:08:59
山越 [7]
《三國志·公孫瓚傳》云:“光和中,涼州賊起,發幽州突騎三千人,假瓚都督行事傳,使將之。軍到薊中,漁陽張純誘遼西烏丸丘力居等叛,劫掠薊中,自號將軍,掠吏民,攻右北平、遼西屬國諸城,所至殘破。瓚將所領,追討純等有功,遷騎都尉。屬國烏丸貪至王率種人詣瓚降。遷中郎將,封都亭侯,進屯屬國,與胡相攻擊五六年。丘力居等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瓚不能御。朝議以宗正東海劉伯安既有德義,昔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鎮撫,可不勞眾而定,乃以劉虞為幽州牧。”案云:瓚與胡相攻擊五六年,則張純之叛,不得在中平四年(188年)可知。而《后漢書·靈帝紀》記純、舉之叛在是年。《后漢書·烏桓傳》亦云:“中平四年(188年)前中山太守張純畔入丘力居眾中者,以舉稱天子,純稱彌天安定王”,在是年也。《后漢書·公孫瓚傳》云:“中平中,以瓚督烏桓突騎車騎將軍張溫討涼州賊,會烏桓反叛,與賊張純等攻擊薊中,瓚率所領追討純等有功,遷騎都尉。”注云:“涼州賊即邊章等。”案:邊章之叛,事在中平元年(184年)。明年乃命張溫討之,下距中平四年(187年),絕不足五六年,《后漢書》之說誤也。[中平二年(185年)瓚或嘗奉隨張溫討邊章之命,然張純之叛,必不在此事之后。]《劉虞傳》謂純、舉之叛,在涼州賊起之后,更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