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常見法律風險事件應對實務指南
- 程旭東
- 1673字
- 2020-11-15 12:05:58
006

劇情尚未結束的減資
贏海市飛翔陶瓷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飛翔公司) 成立于2008年, 注冊資本300萬元。郝仁占公司80%股權, 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曾可可占公司20%股權。
2014年8月, 飛翔公司業務人員跟進近一年的一個大型樓盤精裝修的瓷磚供應項目馬上啟動招標工作, 但從該項目甲方工作人員處得知, 甲方將會要求供應商的實繳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 且這是硬性要求。
為了這個項目, 郝仁和曾可可志在必得, 決定對公司增資。其實, 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待這個項目完成后, 他們再對公司進行減資。
2014年9月10日, 飛翔公司注冊資本增至1000萬元, 并在工商管理部門辦理了變更登記。
同年12月, 天遂人愿, 飛翔公司幸運中標, 成為該大型樓盤精裝修項目的瓷磚供應商。
可采購瓷磚預付款尚有600萬元缺口, 這讓郝仁直撓頭。郝仁找了多家銀行, 都因飛翔公司相應財務數據不符合銀行貸款要求而望而卻步。
在朋友引薦下, 郝仁找到贏海市興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興隆小貸) 尋求幫助。
2014年12月16日, 飛翔公司與興隆小貸簽訂《借款合同》 , 約定: 飛翔公司向興隆小貸借款800萬元, 借期1年, 借款年利率為15%, 自2014年12月16日起至2015年12月15日止。 19日, 興隆小貸按合同約定將800萬元匯入飛翔公司的銀行賬戶。
2015年上半年, 飛翔公司回款不錯。至8月底, 公司賬上已有800多萬元的盈余資金。郝仁及曾可可認為是時候把當初的增資款“提”出來了。
本來, 公司那筆增資款是郝仁及曾可可用來支付購房款的, 誰知道自2014年年底開始, 贏海市的房價就像脫韁的野馬, 一路狂奔。公司一年來的利潤還趕不上一套三室兩廳房子的漲幅, 郝仁悔不當初。
2015年9月10日, 飛翔公司股東會作出決議, 飛翔公司注冊資本由1000萬元減至300萬元, 其中郝仁收回560萬元, 曾可可收回140萬元。并于次日在《瀛海日報》刊登了減資公告, 但沒有書面通知公司已知的債權人。
當月20日, 飛翔公司在工商管理部門辦理了減資變更登記。
后來, 受國內陶瓷產能過剩影響, 且陶瓷行業競爭激烈, 飛翔公司感受到了生存和發展的壓力。
直至2016年1月, 飛翔公司仍沒有償還興隆小貸借款的意思, 興隆小貸與飛翔公司溝通幾次均無效果, 于是一紙訴狀將飛翔公司告上了法庭。
案情簡單, 涉案雙方都很爽快, 法官也非常給力, 開庭沒幾天判決下來,結果都在大家意料之中。
興隆小貸頭疼的事還在后面, 飛翔公司憑著自己一窮二白的窘況, 隨你興隆小貸怎么折騰, 我就是沒錢。
最終, 在法院強制執行環節中, 興隆小貸回收了460萬元, 尚有400萬元無法落實。
通過各種途徑未能查詢到飛翔公司具有可執行財產后, 法院對該執行案終結本次執行。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 就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興隆小貸委托的律師在承辦上述執行案件過程中, 發現了飛翔公司的一個軟肋。這對郝仁及曾可可來說, 卻是致命的。
就憑這個發現, 興隆小貸應該給這位盡職盡責的律師獎勵。
原來, 飛翔公司在2015年9月的減資程序有瑕疵, 其并沒有書面通知已知的債權人。
隨后, 這位盡職盡責的律師給興隆小貸出具法律意見書, 建議興隆小貸起訴飛翔公司股東郝仁及曾可可, 要求他們在各自收回出資的范圍內對飛翔公司的債務連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減資, 應書面通知已知債權人
事件中飛翔公司減資過程中未書面通知已知債權人, 其股東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我國公司法規定, 公司需要減少注冊資本時, 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公司應當自作出減少注冊資本決議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 并于三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 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 有權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事件中, 飛翔公司向興隆小貸借款800萬元且未償還, 而其2015年9月的減資僅僅在《瀛海日報》上刊登減資公告, 未通知已知債權人興隆小貸, 導致興隆小貸無從得知其減資情況, 也無法要求其提前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 其減資程序存在瑕疵。
另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若干問題的規定 (三) 》第十四條對抽逃出資的股東與公司債權人間的責任也有明確規定,即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按照類推解釋的方法, 飛翔公司股東郝仁、曾可可應當在各自減資的范圍內對興隆小貸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