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事會的權利與義務(第6版)
- (德)馬庫斯·路德 格爾德·克里格爾 德克·菲爾澤
- 1325字
- 2020-11-14 19:39:03
第五節 康采恩范圍內的同意保留
1. 母公司監事會可以為其董事會在下屬公司中所欲實施的特定措施設置同意保留(《股份法》第111條第4款第2句);這是因為董事會在下屬公司中所為的經營管理行為同時是對母公司的經營管理。(52)此類措施包括:聘任及解聘子公司經理;在(重要)子公司中,決定投資或不予投資、生產方面的重大改變、增資、修改章程,等等。(53)在這里同樣適用上文邊碼121所論述的原則,即母公司監事會的此類同意義務必須對康采恩所屬公司中董事會所實施的措施具有一定重要性并涵蓋康采恩經營管理層的日常事務。(54)
原書頁碼即邊碼:159
在大多數情況下,母公司中所設置的同意保留并不明確涉及母公司董事會在下屬公司中所欲實施的措施。在理解這種“中立的”同意保留時,關鍵要看所要評判的附屬公司業務在其給控股公司的發展可能帶來的后果這一點上是否與控股公司中明確受同意保留約束的業務相似。如果下屬公司是母公司的一個法律上附屬性的組成部分,而且所要評判的附屬公司業務被列入同意保留目錄中,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上述二者是相似的。(55)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相關文獻(Harbarth in FS Hoffmann-Becking, 2013, S.457)。
原書頁碼即邊碼:160
另外,還要根據業務類型進行區別:比如說投資和企業內部協議情況下的同意保留應被認為適用于整個康采恩,而下屬公司中的人事決定和代理權授予卻未被列入控股公司的同意保留之中。(56)如果同意保留涉及子公司中的業務,那么自然會出現“該措施如何實施”這一問題,其原因在于子公司董事會不能受母公司監事會同意的約束。相反,控股公司的董事會有義務在法定框架內參與下屬公司的業務,從而為監事會的同意提供這樣一個“連結點”。(57)在存在直接控制協議或合并以及子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情況下,控股公司的董事會可以為此行使其指示權,否則其自身應當進入子公司的監事會。
相反,如果僅存在事實上的控制關系,而且控股公司董事會的大部分董事均在附屬公司的監事會中任職,那么該董事會必須設法在附屬公司中創設一項同意保留。(58)如果事實控股母公司的監事會拒絕同意一項對于下屬公司來說十分有利可圖的業務,那么在子公司監事會就此進行表決時(在子公司監事會中任職的)母公司董事就陷入母公司與其下屬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中。這些董事必須從有利于下屬公司利益的角度解決該沖突。只有當附屬公司可能遭受的不利后果已被確保可以根據《股份法》第311條得到補償時,他們才可以答應控股公司監事會的拒絕(作出同意的)要求。(59)
原書頁碼即邊碼:161
2. 此外,根據《股份法》第308條第3款,監事會還可以幫助解決康采恩經營管理層與下屬公司之間的沖突;該條款所規定的下屬公司監事會的同意義務歸屬于該公司,因此對于控股公司來說,此項同意義務不以其章程或者監事會(通過決議)設置了此類同意保留為前提。(60)
原書頁碼即邊碼:162
3. 最后,根據《共同決定法》實行共同決定的監事會享有該法第32條規定的特殊權限(《煤鐵工業共同決定法》第15條作出了相似規定),根據該條款,母公司董事會的一系列康采恩經營管理措施甚至要受其本公司監事會指示的約束:對于公司法來說,此類由監事會作出的、對董事會具有約束力的指示是完全陌生的。(61)
原書頁碼即邊碼:163
與母公司監事會在康采恩中所負的特別附加職責相一致,它同樣相應地享有若干附加信息權;參見下文邊碼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