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識網絡體系及關鍵技術
- 張宏科 王洪超 董平 楊冬 蘇偉
- 943字
- 2020-11-06 15:58:34
前言
互聯網已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基礎設施,然而現有互聯網日益暴露出安全性、移動性、可擴展性差,以及服務質量與資源利用率不高等諸多問題,無法滿足當今乃至未來社會對信息網絡的需求。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現有互聯網體系與機制存在原始設計弊端。因此,如何創建未來互聯網體系與機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信息網絡領域最重要和最迫切的問題,為應對挑戰,美、歐相繼啟動了未來互聯網網絡設計(Future Internet Network Design,FIND)、未來互聯網研究與實驗(Future Internet Research and Experiment,FIRE)和未來互聯網架構(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FIA)等計劃。
本書作者通過十余年潛心研究發現,現有互聯網體系原始設計的“身份與位置綁定”“資源與位置綁定”等特性,是造成其諸多問題的根本原因。在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項目支持下,作者提出了標識網絡體系及關鍵技術,其主要特色包括:①針對現有互聯網體系與機制存在的原始設計弊端,原創性地提出了以“兩層模型”“三次映射”“四種標識”為典型特征的標識網絡體系,發明了標識和映射機制,解決了未來互聯網的體系結構難題;②針對現有互聯網“身份與位置綁定”問題,提出了以“接入標識”“路由標識”及其分離解析映射機制為核心的關鍵機理、技術與方法,有效解決了網絡地址欺騙、移動導致通信中斷、核心網路由表極速膨脹等問題,從本質上大幅提高了網絡安全性、移動性和可擴展性;③針對現有互聯網“資源與位置綁定”問題,提出了以“服務標識”“連接標識”及其分離解析映射機制為核心的關鍵機理、技術與方法,顯著提升了服務質量及資源利用率等。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當前互聯網面臨的挑戰以及新型網絡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標識網絡的總體架構;標識網絡在網絡層面的關鍵技術,包括接入技術、可擴展路由機制、身份與位置映射的解析機制、移動性管理機制等;標識網絡在服務層面的關鍵技術,包括普適服務總體架構、服務的注冊查詢等。
本書是在王洪超、董平、楊冬3位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進一步統籌完善而成,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了973項目“一體化可信網絡與普適服務體系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未來互聯網體系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No.60833002)等的資助。
由于信息網絡的發展極其迅速,新型互聯網技術仍在發展和完善之中,加之編寫時間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