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不是病
- (美)安德烈·莫瑞茲
- 3214字
- 2020-11-11 11:35:37
序言 勿掉入治療癌癥的陷阱
癌癥是不是病?
你即將閱讀的內容,也許會震撼甚至動搖你對身體、健康及治療的基本信念。書名“癌癥不是病”也許會擾亂一些人,惹惱一些人,但是同時也會激勵更多的人。本書揭示了一個事實真相,它讓人們敞開心胸去認識癌癥,去思考癌癥。它讓人們認識到,讓人衰弱的失能狀況其實并不是病,而是身體在環境許可下為能存活下來所做的孤注一擲的最后努力。
一個人若受到引發癌癥的主要原因(包含真正的疾病)的折磨,將會很快步入死亡,但如果他真的長了癌細胞則不會如此。你知道這個事實后,可能會感到很震驚。在這本書中,我會對腫瘤的這個現象做出進一步解釋。
我將進一步證明,只有在身體主要的防御系統或治療機制已經失效之后,癌癥才會發生。在極端環境下接觸到大量的致癌物質,它們會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摧毀身體的防御系統,使腫瘤得以快速且侵略性地生長。這個過程通常得耗上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那些被稱為惡性腫瘤的物質才會在診斷時被發現。
不幸的是人們對此事有著錯誤的觀念,對腫瘤生長背后的原因毫無所知,使得“排列錯誤”(Misaligned)的癌細胞轉變成兇惡的怪獸,然后殺死我們,以報復我們的無知以及我們對自己身體的虐待。你將發現,癌癥其實是在幫助我們,而不是傷害我們。除非我們真的改變對癌癥本質的看法,否則它將會繼續抗爭下去,尤其是在我們使用最“先進”、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時。
找出根本問題的答案
癌癥確實是身體的一種復雜生存反應,而不是一種疾病。如果你得了癌癥,我建議你首先找到以下重要問題的答案:
要處理癌癥的根本原因,你必須找到上述問題令人滿意的解答。如果你內心渴望讓這個改變生命的事件(癌癥)合理化,你將從閱讀本書中獲得極大的利益。癌癥可能是幫助你重新找回生命中各方面平衡的最大機會,但也可能是帶給你嚴重傷害及痛苦的前兆。不管是哪一種,你將會發現,你永遠能掌控自己的身體。在人類的身體中,必須擁有一定程度的能量來支撐自己的生命,你可以用營養和自我維持的方式,也可以以消極、衰弱的方式來使用這種內在的力量。如果你有意或無意地選擇了忽略和自虐,而非關愛和自尊,甚至是自暴自棄的話,你的身體將可能會停止為生命而搏斗。
關鍵問題不在于你是否有了癌癥,而是你如何看待癌癥。
心理健康在治療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癌癥是身體試圖改變你的認識,以及正確對待自己(包括你的身體)的方式之一。這必然會涉及心理健康的話題,因為在談到癌癥時,心理健康扮演了與身體、情緒等一樣重要的角色。
癌癥以一種令人高度恐懼且又無法預測的失調狀態出現。它攻擊極度快樂者和極度悲傷者,攻擊富人和窮人,攻擊抽煙者和不抽煙者,攻擊健康人以及身體欠佳者。不論何種身份、何種地位以及何種職業的人,都可能得癌癥。如果你去探討他們身體癥狀所隱藏的類似癌細胞的種類、現象和行為,你就會發現癌癥之所以發生,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巧合和不可預測。
是什么讓50%的美國人易于引發癌癥,而另一半的人卻無絲毫風險?怪罪基因只會讓人們忽略真正的原因,只能誘使人們陷入昂貴的治療計劃所帶來的痛苦之中。值得信賴的基因研究者會告訴你,這樣的觀念不僅缺乏邏輯性,同時也缺乏科學性。
除了在工業化國家里,癌癥在過去的40~50年里一直都是一種極端稀少的病癥。人類基因數千年來并沒有什么顯著的改變,為什么會在現代社會改變如此之大,而且還導致了這么多人的死亡?這個問題的答案簡單得令人驚訝:已毀損或有缺陷的基因是不會殺死任何人的。這個問題我會在書中做進一步詳細闡述。癌癥不會殺死受它折磨的人,殺死癌癥患者的不是腫瘤,而是其背后導致細胞突變和腫瘤生長等的其他原因。例如,長期的沖突、憤怒、不安和羞愧(因為壓力)都十分容易使身體基本的功能無法正常發揮,進而導致癌腫瘤的生長。因此在使用所有癌癥治療方法前都應正視這些根本原因,但遺憾的是,它卻常常被大多數的腫瘤醫生所忽視。
過去30多年來,我接觸過數以千計的癌癥患者,發現其中大部分人的思考、觀念和感覺都具有共性。具體而言,幾乎所有的癌癥患者都會因此自信心低下,因無法解決的痛苦和擔憂,而倍感負擔沉重。過去出現的情緒沖突和創傷,仍然在其潛意識和細胞的記憶中徘徊不去。
癌癥,這種生理疾病,若不是因為強烈的情緒不安以及深層次的心理挫折,是不會在我們身體上發生的。
癌癥病人通常會因為缺乏自尊心或自信心而苦不堪言,在他們的人生中通常還有所謂的“未竟事業”。癌癥其實是一種可以暴露我們體內未解決隱患的方法,甚至還能幫助我們與這種隱患達成和解,進而將它們治愈。
要除掉雜草,就得連根拔除。這是對待癌癥的必需方法,否則癌癥最后還是可能復發。
重新認識癌癥的意義
本書的第一章,將從身體的角度讓你深入了解癌癥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所代表的含義。對于癌癥,你將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個對癌癥所做的新穎且永恒不變的詮釋,讓新的治療方法能夠確實地把目標放在治療引發癌癥的原因上,而不是僅僅停止于處理表面的癥狀。
本書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探討了癌癥與身體、癌癥與心理、癌癥與精神之間的關系。為了清楚說明這些關系,我將它們做了這樣的分類。雖然這種分類相當武斷,但用意在于強調,要想了解癌癥的成因,必須關注包括患者的身體、情緒以及心理健康等眾多因素,漏掉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會讓可能得到的完全康復的機會遭到破壞,最終導致癌癥的復發(多數的藥物治療都會讓癌癥復發)。同時,不完整的治療方法也將嚴重地影響一個人在心理及身體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將影響一個人的快樂狀況。
接下來的內容,則是本書的重點,是對癌癥現象非常重要的闡述:“癌細胞不會使一個人生病,是因為生病而引發了癌癥。”要想成功地治療癌癥,就需要將病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眾多因素視為一體。一旦引發癌癥的確切原因被找到,該如何操作以達到完全的康復結果就變得非常重要了,這是第四章的主題內容。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的體內隨時都帶有癌細胞,這是醫學事實。正常情況下,這些癌細胞用標準的測試方法是無法被檢測出來的,直到它們分裂成數十億個。當醫生對病人宣布已成功地消滅了他們體內所有的癌細胞時,所指的其實只是那些能被測試到的癌細胞。常規的癌癥治療方法也許能把癌細胞的數量降低至無法測出的水平,但這并不表示就真的根除了身體內所有的癌細胞。只要引發腫瘤生長的因素還存在,癌癥就會隨時以不同的速度再度形成。
遠離癌癥治療的陷阱
清除一堆可測試到的癌細胞,對于治療癌癥幾乎沒有任何幫助。諸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當然我們在毒死、燒死眾多癌細胞的同時,也毀滅了生存在骨髓、消化道、肝臟、腎臟、心臟、肺臟等處的健康細胞,并可能導致全身器官和系統永久性且無法復原的損壞。僅僅是化學治療藥物的毒性,就能造成身體細胞非常嚴重的損害,甚至連毛囊都無法再長出頭發。
一個治療癌癥的正確方法,是不應以傷害身體其他生存系統為代價的。只有移除或終止讓癌細胞過度生長的成因,才有可能達到治愈癌癥的目的。
本書的主題,是找出癌癥的成因,而不是列舉它的癥狀。
把癌癥當成疾病來治療是個陷阱。許多癌癥病人因為沒有了解自身癌癥出現的根本原因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