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九鼎之謎(一)

  • 武唐風(fēng)云
  • 付庸楓雅
  • 2639字
  • 2020-11-01 00:24:10

就這樣過了幾日,法源每日行功療傷,再加上界文輔以藥石相助,面色日見紅潤,眼神愈發(fā)光亮,身體終于逐漸康復(fù)起來。

這日一早做完早課之后,法源吩咐界武把玉林領(lǐng)了過來。看著師祖身體康復(fù),玉林也禁不住高興,滿臉帶笑:“師祖身子大好,咱們徒孫們也松了口氣。”

法源也微微笑了笑,道:“好孩子,你靠上前來,讓我瞧一瞧。”

待玉林靠上前去,法源仔細端詳起了玉林,隨后問道:“看你現(xiàn)在氣色不錯,步子也穩(wěn)健不少,近日可犯昔日舊疾?”

玉林琢磨了一下,回道:“師祖不說,我這幾日倒是忘了以往常常有的胸悶氣短和四肢無力之感了。”

法源又道:“你坐下來,伸出左手。”待玉林伸出左手,法源為其搭起了脈。摸了一會脈,法源面露疑色,又伸出右掌催發(fā)內(nèi)力推向玉林丹田,等收了掌,向界文問道:“你怎么看?”

界文回道:“玉林回寺那晚,我就查看了他的身體,之前他體內(nèi)經(jīng)絡(luò)斷裂,如亂發(fā)糾纏,毫無頭緒,而現(xiàn)在卻通順流暢,甚至于他體內(nèi)竟有一絲內(nèi)力,可是他之前并未修什么心法。”

“還有一個事情你或許不知,玉林的經(jīng)絡(luò)好像異于常人。”法源又道:“我催發(fā)了一些內(nèi)力從他的丹田沿著經(jīng)絡(luò)流轉(zhuǎn),但發(fā)現(xiàn)真氣在他體內(nèi)行進很快,比常人要快上很多。”又對著玉林問道:“再說說你在那巖洞里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玉林撓撓頭,道:“那洞里沒什么異常,就像那日所說,被漩渦卷進去時便沒了記憶,等醒來后,就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巖洞,洞里里面漆黑一片。再后來我就借著火石之光在洞里摸索了一番,除了那兩個鼎和一些斷木碎石,別無他物。后來引著了火,就捉了一條魚烤了。”怕被師父們和師祖責(zé)備,玉林沒敢說“吃”,只敢說“烤”。瞅了瞅法源的臉色并無異常,又道:“那也只是普通的黑魚,不過是個頭大了一點。師祖,我當時實在腹中空空,饑餓難忍,才吃了那條魚。”

法源擺擺手:“無妨,那洞中后來就沒發(fā)生什么其他的經(jīng)歷?”

玉林又想了一想,拍了下腦袋:“對了,等填飽了肚子,大概是太疲倦,就歪下來迷迷糊糊睡著了。夢里隱隱約約好像看到了那兩鼎內(nèi)壁上的圖畫動了起來,也不知是不是做夢,反正真真假假的,后來自己站了起來去模仿著圖里之人做起了動作。再醒來后就開始找出口,直到最后地震逃了出來,此外再沒有其他特別之處。”

法源又問:“你說在鼎中刻有多幅圖畫,現(xiàn)在可否畫的出來?”

玉林道:“我盡力試試。”于是備好了紙墨,在紙上畫了幾幅便停了筆。

眾人伸頭望去,面面相覷。只見玉林腆然一笑:“平常不太擅丹青,這畫出來的,可能形似而神不似。”

界武拿起紙張看了一看,哭笑不得:“你這什么亂七八糟的。”

法源擺擺手又問道:“你還記得在哪里落水嗎?又是在哪里脫的困?”玉林答道:“應(yīng)該是在百骨灘一帶落的水,但具體位置,就不清楚了,兩位師弟或許記得。”

界武道:“我也曾問過他們,但那兩小子當時只顧著縮在艙里,具體哪里落的水,與你一樣,也是不清不楚。”

“地震之時,我從進水道逃出來的,但在摸到通道盡頭時,已耗盡了腹中氣息,嗆了幾口水后,便憋暈了過去。等再醒過來時,被人拖上岸邊,不知道究竟被水沖了多遠。師祖,要不帶上師弟他們一起再過去探探?或許另有發(fā)現(xiàn)。”

法源沉思了一會道:“不急,今后找個時間再過去一趟。”接著又對界武說道:“既然玉林身體已經(jīng)復(fù)原,想是應(yīng)該可以習(xí)起武來,雖然他已經(jīng)十三歲,但總不算太晚,你可以試著教授他一些內(nèi)功心法。”又對三人道:“玉林在那洞中的經(jīng)歷,不要對人說起,如有泄露,恐會招惹大麻煩。”

界文不解,問道:“師父,那洞中有什么神秘,不過有兩個來歷不明的鼎,況且現(xiàn)在又都損毀了,難不成其中有何要緊之事?”

法源悠悠一嘆,道:“這可能涉及千年多來一個大秘密。”見眾人面露迷惑,法源道起:“傳說上古堯舜之時,洪水滔天,大禹之父奉命治水,但歷九年而水不息,帝舜繼位之后處死了禹父,又命大禹頂替父職,繼續(xù)治水。大禹借神力,先是厘定高山大川,再以跛步趟出水道來疏通洪水,使百川各行其道,東流入海。”

趁師父喝口茶的功夫,界武道:“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傳說,何足信也?”

法源接著道:“因治水有功,大禹繼了舜位,之后又鑄了九鼎,以鎮(zhèn)華夏。隨后夏傳商,商傳周,那九鼎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等到了東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因九鼎是代代相傳的國柄,象征天命,各個霸主皆欲奪之,以號令天下。但因爭霸的各國相互掣肘,九鼎始終在周王的手中。再到后來周王見沒了收復(fù)天下的機會,便下旨要融化九鼎,要玉石俱焚。卻沒想到楚國安排了內(nèi)應(yīng)趁亂偷走了兩個,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將銅鼎運回楚國的途中,于泗水之上遇大風(fēng)掀翻了船,兩鼎也掉入水中下落不明。這些故事在史書上都有記載。”

界武道:“既然都有記載,那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呀?”

法源道:“九鼎融了七個,剩下的兩個始終沉在水底,只要能找到并持有這兩鼎,就能象征天命所歸,是以歷朝歷代都有人在尋找這寶物。而且,關(guān)于這鼎,卻還有另外一個大秘密。”

“哦?還有東西?”界武好奇心起。

法源道:“聽說大禹鑄鼎時,在九鼎上刻了不同的功法,既有神仙之法以搬山移海呼風(fēng)喚雨,也有人間之法以強身健體長生久視。始皇帝一統(tǒng)六國之后,欲習(xí)神仙之道以長生不老,派了徐福渡東海求靈丹而不得。這時有人根據(jù)書上的蛛絲馬跡,發(fā)現(xiàn)九鼎的秘密,甚至考據(jù)出鼎落之處正在泗水某處,于是上書了皇帝,征調(diào)民夫秘密打撈,只是最終無功而返。到了秦末,英雄四起,楚漢爭霸。劉邦先入了咸陽,得到秦皇秘錄。等安定了江山之后,也開始尋找起這僥幸留存下來的兩鼎。”

界武問道:“秦始皇都沒找到,這劉邦怎憑秘錄里的一面之詞,就要大費周章的去尋找呢?”又嘟囔著:“反正換做是我,是不會憑書上的一面之詞就這樣勞師動眾。”

界文道:“依我看來,那泗水河百骨灘附近的巖洞里,玉林碰到的那兩個銅鼎,很可能就是那九鼎中留存的兩個。而如果始皇帝到泗水這邊去找的話,劉邦很可能會知曉,要知道那時劉邦雖不過一個小小的亭長,但卻是泗水亭長。”

法源道:“正應(yīng)如是,若始皇帝到了泗水尋鼎,千萬人馬吃喝日用的,時任泗水亭長的高祖劉邦應(yīng)當負有相應(yīng)的供應(yīng)之責(zé),說不定甚至曾經(jīng)在過現(xiàn)場。劉邦之所以想找到這兩鼎,一是握有國柄,以證天命,二是如那鼎上刻有神功,一旦練成了,即便不能長生,也應(yīng)該可以益壽。當皇帝的,誰不想多做幾年天子?就這樣,這個秘密一代傳了一代,一朝傳了一朝,成為了各朝皇室最大的機密。”

界武奇道:“既然是皇室的大秘密,師父,你怎么知道的?”

聽到界武的提問,法源看向了地面,神色悲傷,過了一會,抬起頭道:“今日所說之事,你們要守口如瓶。”

ps:本章節(jié)根據(jù)一些歷史故事,做了些杜撰,大家看過之后,請一笑了之,切勿當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桃江县| 昔阳县| 夏河县| 信阳市| 喀喇| 三台县| 岳阳县| 定州市| 侯马市| 承德市| 出国| 朝阳区| 通江县| 汨罗市| 深水埗区| 阳泉市| 海安县| 凤凰县| 隆林| 隆昌县| 包头市| 丹东市| 乌审旗| 罗江县| 木里| 石嘴山市| 皮山县| 托克托县| 留坝县| 怀远县| 仁化县| 宜兰县| 托克逊县| 芜湖市| 仙游县| 图片| 中江县| 图木舒克市| 太保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