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密謀

  • 東漢流帥
  • 這瓜保熟嗎
  • 3742字
  • 2020-10-31 23:47:02

盧城,相府書房。

卜林伸手探過依靠在幾案旁的櫑具劍,仔細觀摩一番道:“這是他送你的?”

云揚點點頭,面顯猶豫,想到先前卜林對周倉所說的話,最終還是還沒有開口將自己與戲志才的事告知卜林。

“怎么?還有事嗎?”伸手將櫑具劍遞給云揚,卜林見其面色躊躇。

“啊?”云揚連忙回神,道:“額……大渠帥剛剛為何發(fā)笑?”

“你可知道,我占筮起卦的依據(jù)是什么嗎?”

云揚丟掉腦中想法,搖搖頭,卜林撫須道:“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lè)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shù)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云揚一臉迷惑,道:“這是什么意思?”

卜林道:“此話來自于《易傳·系辭》,傳聞乃是孔子所做,以解釋《周易》,歷來卜筮大家對這段話各執(zhí)一詞,表述不一,但是各大家卜筮起卦之法卻是皆源于《周易》,如平原管氏、沛國朱氏以及南陽卜氏,而《周易》難懂,故《易傳》成為各大家族卜筮初學者所必讀之書,占筮時之所以善取五十根蓍草,用四十九,只余其一,只因這余下的一是那“遁去的一”。暗合《系辭》所言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云揚不解道:“遁去的一?”

卜林卻忽然撇開這個話題道:“我看你最近似乎有話對我說?”

云揚欲言又止,最終想了想道:“大渠帥,我覺得你看起來不像是黃巾軍……”

“我是黃巾軍,出身更似黃巾軍,我與張角自幼便相識,乃是總角之交,只不過我卻背負著沉重的姓氏。”卜林踱步而走,站立門口,朝著日落的夕陽思索道:“我出生于巨野卜氏,它是一支古老的家族,長居于大野澤,傳聞太昊伏羲氏定都陳地,封禪泰山,狩獵于大野澤時,感天地之變化,日月之盈虧,四季之交替,星河之旋轉,終畫下河圖洛書,并認為此暗含宇宙奧秘,人族始終。”

“這……這是真的嗎?”云揚聽的瞠目結舌,覺得好似天方夜譚一般。

“……便將其傳于大野澤之族群,以饋大野澤之恩賜,又命我族世代守護,故我方為戲志才卜筮,其一便是還此因果。大禹治水于大野澤時,曾于我族憑借洛書卜筮,大興而還,更賜其姓姒姓于我族,夏啟立時以我族世代為巫師,由此開啟我族夏、商兩朝九百余年掌管卜筮之事,我族后便以其為名,號為卜氏。”卜林并沒有回答云揚的疑問,繼續(xù)道:“盛極而衰,乃萬物至理,我族亦不例外。武王伐商,立周天下,以其父文王姬昌所著《周易》為卜筮首法,然《周易》此時并不完善。”

云揚點點頭,聚精會神的聽卜林話語。

“……便仍以我族為卜筮之官,克殷三年后,武王薨。周公旦攝政,威逼我族交出伏羲所傳八卦,先祖知周公旦之意并不在此而在河圖洛書,一邊遣散族民,一邊詐交出伏羲八卦又偽造河圖洛書,周公旦果信,命我族借河圖洛書以伏羲八卦補《周易》之缺,《周易》成,吾族滅。為亂我族遺民,又命其弟滕叔姬繡納我族之女,任卜筮之官,姬繡后代亦有為卜氏者,這便是南陽卜氏。我族由此而衰,又歷秦漢四百余年,到現(xiàn)在只……”卜林聲音越講越低,到最后繞是云揚也有點聽不清楚。

“河圖洛書?南陽卜氏?”云揚暗中疑惑,伏羲那個時代到現(xiàn)在也至少也有幾千年的時間了,恐怕不管留著什么東西都化為灰燼了吧。但是想到河圖洛書,心里還是不由顫動。

“這只不過是我族流傳下來的史詩所載,具體為何,年代太過久遠,早已無法考證,況且過去這么久了,誰又記得誰呢?縱使伏羲、大禹這般風華絕代的人物,如今也不過是一抔黃土。”卜林似知云揚疑惑,道:“至于南陽卜氏,卜商便是南陽卜氏出身。”

“卜商是誰?”云揚確是不知道,面露疑惑,似在思索。

“卜商字子夏,名列孔門十哲,其師便是孔丘啊,后收弟子李悝、吳起,更被魏文侯尊為師,韓非子亦曾言:‘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便是其所言。”卜林搖搖頭,忽然臉上一變,厲色道:“你最近把《論語》讀到哪里去了?晚上再抄寫十遍!”

“啊?我、我……”聽到此話,云揚心中雜亂的念頭當即一消,瞬間垂頭喪氣,嘟囔道:“知、知道了。”

卜林點點頭,將云揚拾到幾案上的蓍草拿在手中,緩步離去,同時道:“今日你就在此抄寫,明日午時我再來檢查!”

云揚身體一垮,坐在幾案上看著離去的卜林,愁眉苦臉,忽然發(fā)現(xiàn)手上還拿著那根斷開蓍草的一半,連忙低頭將地上剩余的另一半撿起,心中暗道卜林這是不要了嗎?不像啊,還是明天再問問吧。想到這里,將兩半蓍草放在懷中,回身去拿筆硯。

盧城外,曹軍營寨

一小兵疾步而至,單膝跪地,拱手向前朗聲道:“報!軍師已至賬外。”

“哦?”大帳中正,正俯身詳看地圖的曹操霍然抬頭,看看左右大笑道:“哈哈,軍師回來了。”

話畢,急步走出賬外,卻見戲志才直直挺立于外,背朝大帳,面向星空,聽到腳步聲,回頭拱手作揖道:“忠拜見主公!”

曹操雙手將戲志才扶起,道:“軍師剛剛大病初愈,不必行此禮節(jié),且?guī)ね馓旌覀冞M帳詳談。”

“喏!”

曹操亦同時向左右親衛(wèi)道:“擂鼓聚將!”

二人走進營帳,曹操見戲志才去時腰掛一劍,此時卻空空無也,疑道:“志才,你的櫑具劍呢?莫非被黃巾軍盜走了?”

戲志才搖搖頭道:“非也,櫑具劍忠以送于人矣!”

曹操還未再說,帳外忽然一道低沉渾厚,富有磁性的聲音傳來:“送于人矣?不知何人可入志才之眼簾?莫非可比管仲、樂毅?”話落,一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唇若抹朱,身長約七尺的東漢儒士從帳外徐徐踏入,正是曹操麾下別部司馬——荀彧,其后約有四五位將領緊隨,具是曹操帳下將校,別部司馬、騎都尉夏侯淵、折沖校尉夏侯惇、陷陳都尉樂進、軍司馬于禁、厲鋒校尉曹仁等。

“見過主公!見過軍師!”眾人向曹操、戲志才拱手行禮后,并立帳內兩邊。

戲志才笑道:“非也,不過一少年爾!”

“哦?這少年有何奇異處?”荀彧似乎來了興趣,好奇問道。

戲志才將與云揚相交之事娓娓道來,卻省卻卜筮之事,只談勸說卜林,最后道:“……當是一怪異少年,其行為不與士族相比,但也不類百姓,倒是奇怪的很。”

“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納日月,紫氣排斗牛。”荀彧捻須慢慢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似有意猶未盡之感,其間所含感情,卻也不似他這個年齡該有的,極像是他人所做,不過若是他人所作,如何能脫口而出?而且似這等詩,豈是無名之輩所作?我卻是沒聽過。”

曹操卻并未在意,只不過是一少年罷了,卻是對張仲景的消息極為在意,當即道:“文謙,你即可啟程,帶二十人前往襄陽城將張仲景請來,路上好生伺候,絕不可懈怠!”

“末將遵令!”樂進當即踏步而出,轉身離去。

“且慢!”戲志才將樂進制止,對曹操拱手道:“忠之病小事、私事也,而主公之事大事、公事也,不可因小廢大、因私廢公,此乃本末倒置也。”

曹操道:“志才之病方為大事也,青州黃巾不過區(qū)區(qū)流寇罷了,若是因為這些賊兵而使君折,操心難安!”話畢,右手一揮,樂進見此,再未停步。

戲志才心中感動,無以言表,道:“忠此去,以說服青州黃巾大渠帥李條、張煩來降,徐和態(tài)度未定,而卜林則態(tài)度堅定,誓不投降。四人中以李條、徐和勢力為大,張煩隨之,而卜林最末,然卜林雖末,其麾下士卒卻是極為精銳,更有如周倉、裴元紹等悍將,不可小覷。”

荀彧道:“難道志才此去,只是單單勸說四人?”

戲志才道:“卻是瞞不過你荀文若,我已與李條、張煩詳談,不過明日寅時,盧城內必定有變,李條守東門,張煩為西門,此二門不足為慮,我軍一至,即會開門。徐和態(tài)度不定,不過依忠識人之明,此人野心極大,絕不會屈居人下,其所守衛(wèi)為北門,待時我軍需要主攻北門,與李條內外夾擊徐和,而張煩則攻卜林,開南門,若開門之人無黃巾裹頭即為張煩,否則便是卜林!”

曹操撫掌大笑道:“果不虧軍師之謀,若是如此盧城可定,青州黃巾亦可定!”

“請主公下令!”帳中眾將躍躍欲試,恨不得即刻便攻入盧城。

曹操轉身走到大帳正中,目視帳中諸將,朗聲道:“夏侯惇、夏侯淵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一人伏于西門,一人伏于東門,明日寅時若是北門有變,你二人即刻引軍入城,拿下此兩門,再攻援北門。”

“喏!”

“曹仁聽令!”

“末將在!”

“你自領一軍伏于南門,明日寅時若開門者為無頭裹黃巾者,即刻入城,若是卜林麾下,定要將其攔于南門,使其不可寸進!”

“喏!末將必定取卜林項上人頭以獻主公!”

曹操點頭道:“可識得軍師的櫑具劍?”

曹仁道:“識得。”

“若是有少年持此劍切不可傷其性命,若是不持此劍的少年也不可傷其性命!”

“喏!”

聽聞此話,戲志才心中動容,思慮萬千,面露異色,最終拱手道:“多謝主公!”

曹操點點頭,道:“于禁隨我伏北門,寅時一到,與李條合攻北門,明日午時,我要大軍在盧城內燒鍋進食!”

眾將齊道:“喏!”

“好!眾將巡視諸營,令將士早睡,明日丑時拔營出寨!”

“喏!”

眾將得令,即刻便退出大帳,巡視諸營。

帳外

荀彧與戲志才并立而行,待遠離大帳后開口道:“先前志才似乎有話要說?”

戲志才道:“果真什么都瞞不過你荀文若啊。”便將與卜林卜筮之事兼云揚折斷蓍草之事告知荀彧。

“原來如此!”荀彧道,:“想不到卜林竟然是巨野卜氏之后,若不是與你家族有一段淵源,只怕也不會為你卜筮了,卦象如何?”

戲志才道:“大吉!飛龍在天!”

荀彧笑道:“既然如此,又有何擔心?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或許云揚便是那遁去的一,看來此番曹子孝怕是有所不順了,哈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宜阳县| 榕江县| 榆中县| 衡阳县| 徐水县| 木兰县| 阆中市| 四子王旗| 武陟县| 随州市| 西和县| 阳原县| 通化市| 连城县| 开封县| 新乡市| 南澳县| 武邑县| 东港市| 水富县| 本溪市| 明溪县| 庆云县| 加查县| 梧州市| 静安区| 本溪| 阿瓦提县| 威信县| 通州市| 依兰县| 罗平县| 鹤山市| 桐乡市| 包头市| 洞头县| 宁明县| 历史| 射阳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