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瀾鎮上,縱目所望皆平凡
- 三尺刀鋒問青冥
- 唐三十一刀
- 3210字
- 2020-11-01 03:07:44
兩位大晉朝的安瀾驛普通小驛卒三更時分從洛陽趕回來的,清晨謝玄起床,利利索索的喂好了通了人性的驛馬,做好了早飯給兩位大叔端過去,卻發現兩位大叔的心情并不太好,一臉憂色的坐在大堂的桌前,手摁在佩刀上,微微有些顫抖。
謝玄端著托盤,在門口頓了頓。
坐在南邊的是驛長單王信,年紀稍長一些,是來自鄴都的燕趙漢子,體格魁梧,來到這里已經有二十年了,曾打了十年仗,家中的親人,早在戰亂的那些年逃難的時候死絕了,孑然一人。
東邊的是驛丞郁何,倒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漢子,年過四十,是位鰥夫,據說有個女兒,若是按年齡,也有十四五歲了,不過很小的時候就被青冥天下的道門仙師接走了,據下山的那位白衣飄飄的仙師說什么“遠近凝清質,娟娟出眾星”,很有修行的天賦哩!近十年了,父女兩人也未能見上一面。
兩位驛卒慫恿謝玄上山拜師,一方面是為了少年身上的病,另一方面,何嘗不是郁何為了想送個消息給自己的女兒,父女兩人相見一面,即便是看一眼也是好的。
少年謝玄有病,天生體寒,每年春夏、秋冬交替時分,都會生上一場大病,十余日內身體陰冷,膚有冰霜,神智昏迷,藥石無效,鎮上的大夫說,只有山上的仙師才能解決這種古怪棘手的怪病。
“謝小子,你的家鄉在什么地方?”單王信見推門的是謝玄,笑了笑,將桌上的佩刀收起,問道。
“我不記得了,”謝玄怔了怔,不明白好端端地怎么問起這個問題來,“單王叔,我不是早就和你說起過嗎?”
郁何嘆了口氣,“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先吃飯吧。”
早餐是小米紅棗粥,加上一碟謝玄親手腌制的大白菜。
大晉朝對驛卒們的薪水很是大方,一人的月錢,足以抵上普通人家三個月的開銷花費,更何況還能從馬料錢中苛刻一些,這也是兩名驛卒能夠留下謝玄當雜役,順便還能救濟門口落魄道士的原因之一。
少年未來之前,兩位驛卒都是從鎮上酒樓定的酒食,救下少年后,便是少年喂馬劈柴做飯了。
吃完飯后,謝玄收拾了碗筷,順便將屋子打掃干凈了,郁何從衣袖中丟出一錠碎銀,扔給了謝玄,“你這小子,給我去鎮上打兩壺好酒去。”
謝玄收好了銀子,給兩位大叔打酒是他每日的必修課之一,看了眼單王信,猶豫了片刻后小聲道,“單王叔,昨日下午我去鎮上買些紙錢遇上了周嬸,說你在她那住上一宿,酒錢就免了。”
單王信笑罵道,“滾滾滾,趕緊打酒去!多的錢就給你零花了。”
謝玄一溜煙兒的跑了。
兩人目送著謝玄走出驛站的大門,這才笑容收斂,單王信取出刀,重新拍在桌子上,“謝玄這小家伙得讓他趕緊遠離這里。”
郁何點了點頭,嘆了口氣,“時間一晃,三年都過去了。”
“是啊,”單王信將佩刀一寸寸的抽出,冷艷的寒光映在他的臉上,“不知道這次來的是十二監的還是四司的閹人。”
郁何笑了笑,只不過笑容慘淡,“管他們來的是誰?我們兩個老家伙還能跑得掉?”
單王信將刀插入刀鞘,“反正就是這條命了,當年走上這一路就沒想過要活多久,現在已經是賺了。”
“如果我們是仙師,”沉默許久后,郁何苦笑,“哪有得這般身不由己啊。”
驛站毗鄰官道,往邙山方向不過百丈就是安瀾鎮繁華地段,因在邙山山腳,邙山上面的道門九真山經常采購一些生活用品的緣故,小鎮頗為繁華,算的上周圍三十里鄉鋪之最了。
謝玄走在官道的邊上,避讓來往的車隊,低著頭走的并不快,心不在焉,總感覺今天兩位大叔有些不對勁兒,可是皺眉思索,也說不上哪里不對,有些苦惱。
老天爺,但愿沒什么事吧。少年暗暗在心中祈禱。
馬蹄聲陣陣,小鎮的方向,迎來了一隊風塵仆仆趕路的官人們,有十數人之多,各個鮮衣怒馬,身后背著大戟,簇擁著一輛黑色的馬車,端的是威風凜凜。來往商人行人們,見到過的場面不少,自然知道這些家伙們惹不起,搞不好是兵部的大爺們,連忙匆匆避讓。
這條官道是洛陽穿過萬仞高山邙山往司郡的必經之路,來往車馬極多,一時間車馬挪動,混亂不堪。
“咦?好像是燕趙大戟士?”謝玄默默讓開路,抬起頭,經過幾年兩位驛卒大叔的胡吹海侃,可以說得上是見多識廣,一眼辨認出了這群官人們的身份,有些疑惑:這些家伙要來的話也是從北邊的渡口進洛陽,怎么跑這邊來了?
“你大爺的!你們這群狗屎!生兒子沒腚眼,生女兒沒胸脯,生不男不女沒卵蛋的玩意兒,趕在十年前,你他娘的給老子擦屁股咧!”
混亂之中,有人扯著嗓子破口大罵,那些走道的商隊鏢隊的可不敢罵兵老爺,搞不好人財兩空,能這樣辱罵的,要么是哪家背景雄厚的人物,要么只有不長眼的混不吝家伙才有如此的膽氣。
回神的謝玄頭疼的扶住了額頭,這些臟話再熟悉不過,可是老道長罵人的口頭禪。果不其然,前面有個邋遢的老道長跳起來指著那群人罵,身前不遠的搭起不久的算卦攤子稀巴爛的在馬蹄間飛來飛去。
可憐的老道人,根本沒注意到周圍人惶惶恐恐的用眼神示意,老臉都氣的扭曲了,干癟瘦弱的身軀微微顫抖,聲音愈來愈大,看樣是不罵死對面決不罷休。
似是著急趕路,那些大戟士們并沒有和老道長多做計較,不過兵老爺被人這般辱罵不還手可不是他們的脾氣,駕馭好胯下的黑甲覆蓋全身的戰馬,側目怒視,久經沙場的凜凜殺氣外露,皆為二境修意人。
來往商隊鏢隊的普通馬匹在外綻氣息的殺氣之下受驚蹬動馬蹄,四處亂竄,鏢師護衛們只好拼命的拉住韁繩,場面更加混亂。
老道人猶然不覺濃濃殺氣,挺直腰板,毫不畏懼的瞪大雙眼與大戟士們對視,即便是一雙眼睛面對十幾對眸子,很是吃虧,可氣勢上決不能輸啊。
老道長經常向謝玄念叨,無論打架做事,都要做到輸人不輸陣吶。
大戟士們感到有意思的哈哈大笑,這般能活到如此年紀的老東西的可不多見,一行人呼嘯而過,揚起的灰塵刻意的將老道士從都到尾染了個土黃,如同鎮頭落敗土地廟里面泥塑土地爺。
“老道長,沒事吧?”謝玄快步奔到了老道士的身前,拍散塵土,關心的問。
“沒事,沒事,區區幾名小卒,何足掛齒。”灰頭土臉的老道士拍著身上的灰塵,順手搖了搖手中的簽筒,算了一卦,然后望著大戟士們遠去,嘴角眼里滿滿的都是笑意,“嘖嘖,上上簽,大兇之兆,大兇之兆啊!”
少年無語的搖了搖頭,敢情老道士深知自己算的是黑卦,還口口聲聲對那些算卦的人說“斷陰陽,知生死,趨福祿,避災厄。卦象天成,金口橫斷,不說妄言”,知道老道士根本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也不理會他了,往小鎮走去,還要趕緊去鎮上買酒哩!
米酒鋪在小鎮的中央處,一路走來,其他店鋪鱗次櫛比,各種幡旗招搖,不時的有店家從鋪子中探出身,熱情的向他打招呼,招呼他進去坐上坐。
謝玄一一的笑著拒絕了。
少年雖然人比較溫和,待人和善,但他不傻,知道鎮上的人們除了愛屋及烏的周嬸嬸,其他人并不喜歡他,如此的熱情,不過喜歡的是他口袋里兩位驛卒大叔的銀子罷了。
不喜歡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兩位驛卒一向出手大方,以前鎮上的小家伙都喜歡往驛站跑,總能得到一點賞銀,可自從他來之后,那些孩子們的賞錢一丁點兒也沒有了。
又比如他雖然失去了記憶,但會識字,似乎以前學的東西很不少,每次路過私塾的時候,上任那位迂腐透頂的老先生總是莫名其妙的拉著他問他一些書本上的問題,比如《論語》《大學》,每次都能答上來,惹得私塾里面的孩子們老是挨板子。
小小年紀的他就明白,妒忌,就是天下間最“惡”之一。
“小家伙,今天是要流曲還是紅泥?”大通柜上,米酒鋪的老板娘周悠單手托下巴,嬌媚四生的問走進來的謝玄。
謝玄低下頭去,臉頰微紅,不敢看周嬸嬸。
不同鎮上的婦人們穿的雍服,將身子都掩在厚厚的樸素無色的衣服之下,周悠最喜歡穿的便是同倌館青樓一般的華服,由江南來的上好的絲綢,或是天府之地來的上好綢緞,在洛陽城量身定做,價格高昂,色彩艷麗非凡。
半露酥胸,在周悠低身之下,堪稱波濤洶涌,艷麗無當。
不說周悠艷絕安瀾小鎮,比起洛城花魁也不遜色的容貌,此般放浪的穿著打扮,也難怪鎮上保守的婦人們視她為毒蝎,暗地里惡意的揣測要么是青樓或是教坊司中攢夠了銀子贖回臟身子的女人,要么是克死丈夫家人的狐貍精。
“兩壺紅泥。”謝玄訥訥道,從袖中掏出碎銀擺在大通柜上。
“雀兒,給謝小子拿兩壺紅泥。”周悠懶散的伸了個懶腰,順手將銀子納入衣袖中,動作說不出的嬌媚動人,門外路過的男人們眼睛都看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