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借銀子
- 娥姁傳
- 周虹
- 2296字
- 2020-10-31 23:30:00
第70章:借銀子
在山上盤桓了幾日,娥姁便下山離去。
劉季讓呂澤送她回家,娥姁卻堅持不肯。
臨行前,娥姁一再叮囑劉季在山上蟄伏著,千萬別大肆刺激官府。省得被官兵圍剿,丟了身家性命。見劉季聽了進去,復又祝福兄長呂澤。
“大哥,我走后,你要多操點心兒。山上的這些人,不是都能靠得住。他們中間,有很多都是蕭主薄湊人頭的囚犯。這些囚犯,不比劉季自小玩到大的那些兄弟。多提防他們一點兒,省得出什么岔子。”
呂澤點點頭,滿口應承,“爹讓我上山送糧食時,該囑咐的,都已經囑咐過了。大哥承諾過咱爹,我就是死,也會保護好劉季。二妹盡管放寬心,有大哥在,沒人敢動劉季一根汗毛。”
娥姁點點頭,“如此,我就放心了。”
劉季一邊送娥姁下山,一邊叮囑,“家里是什么情形,還不太清楚。爹到底回家了沒,還不知道。你只身回家,千萬要小心點兒。省得凌長風那廝惱你綁了他兒子,用下三濫的手段對付你。”
娥姁莞爾一笑,“如果我估計的沒錯,這會兒,爹早就應該到家了。”瞧瞧沛縣方向,“在凌長風眼里,他兒子的命,比我的命重要。放心,只要凌如玉在山上,他不但不敢來圍剿你,也不敢動劉家和呂家的人。”頓了一下,又道,“凌如玉這兒,你最好也理智點兒,別太虐待他。他不光是你控制凌長風的籌碼,也是大姐的夫君,是平兒的親生父親。真要弄死他,我們有何顏面見大姐和平兒?”
劉季點點頭,“放心吧,只要他不做作,我保證不弄死他。”見娥姁似乎不相信,“哎,以后,我繞著他走,這總行了吧?”
娥姁噗嗤笑了,“行。”
在依依不舍中,娥姁駕車離開了芒碭山,一路疾馳到了沛縣。她沒有回中陽里,而是先去了呂家。
劉媼一看見她,就撲了上來,抱住她,哭得稀里嘩啦,“我的兒啊,你去哪里了?你知道不知道,我和你爹都急死了。聽那個獄卒說,你跟凌如玉走了。我們去凌家要人,凌長風卻閉門謝客,說什么都不肯見。你瞧瞧,我和你爹急得,頭發都白了一半啦。”
娥姁拍拍劉媼后背,安撫,“娘,你不用擔心我,更不用去縣衙求凌長風。他呀,眼下最不愿意看見的,就是咱們呂家的人。”見呂文眸露疑惑,遂把自己綁縛凌如玉送到芒碭山的事兒說了一遍。
呂文如釋重負,笑著道,“怪不得,這些天,凌長風一直按兵不動,不去芒碭山圍剿劉季。原來,你抓了他寶貝兒子當人質,他不敢輕舉妄動啊。”用贊賞的目光,瞧著娥姁,“娥姁,爹沒看錯你。你有謀略,也有心計,一定能幫劉季成大事,一定能飛上九重天。”
娥姁笑了笑,“爹既然看準了他有帝王之相,他又被逼迫,不得不走上這條不歸路。女兒除了跟他同甘共苦,盡力扶持,也別無選擇。”
呂文嘆息一聲,“大秦滅了六國,本就積累下許多仇恨。不行仁政,又頒布許多苛刻律令。官逼民反,總會有人起來造反的。劉季眼下只是聚眾上山,也不算造反。官府要是不圍剿他,暫時應該沒多大事兒。動靜大了,怕就引起朝廷注意了。”
娥姁點點頭,“下山時,我叮囑他了,先蟄伏一段時間,不讓他鬧太大動靜。”
呂文用手捋一下美髯,“如此,甚好。”頓了一下,又問,“劉季說沒說,山上有什么困難沒?”
娥姁猶豫了一下,實話實說,“他說,山上不缺吃的。唯一就是,兄弟們操練,需要趁手的兵器。大秦禁百姓冶鐵,想要弄兵器,怕是要花不少銀子。”
曾經,她再也不打算跟呂家要什么。
可真走到了這個地步,卻又不得不依靠呂家家業,做劉季的堅強后盾。如果連兵器都沒有,她憑什么要求他,為她打一個天下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既然他真打算謀奪天下,她也就不得不厚著臉皮跟呂文張嘴了。這些銀子,算是嫁妝也好,算是借的也罷。她心里,都把這筆賬記下了。一旦劉季真打下一片天,她一定把欠呂家的人情債,加倍還上。
呂文胸有成竹地笑了笑,“銀子,不是問題。爹說過,呂家整個家業,都歸你。要多少銀子,盡管拿走就是。”
趙氏帶著丫鬟,來花廳奉茶。
她聽見呂文的話語,情知無法阻擋,遂笑著響應,“二妹,需要多少銀子,就拿多少。我們當嫂子的,保證沒有二話說。”
娥姁看見大嫂進來,感覺自己象被捉住了臟的賊一樣,心虛地,“這些銀子,算我跟呂家借的。等劉季真飛黃騰達時,我一定如數奉還。”
趙氏笑容可掬,調侃道,“娘,你聽聽二妹這話。自家人,說什么借不借的?哪天,妹夫真進駐咸陽王宮時,二妹記著賞我們家阿澤一個王當當就行了。”
呂文倪了大兒媳婦一眼,自負地,“你妹夫面南背北時,一個王算什么?咱們呂家要是散盡家業,助你妹夫登上龍椅,他能忘了這恩情?高官厚祿、金銀財寶,他會舍不得給你們?”
趙氏一邊斟茶,一邊道,“這倒是。”
劉季已經進了山,阿澤也被呂文派去了芒碭山。事情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她就是再怎么惜財,也拗不過大局。既然如此,索性就跟著呂文的步伐走。說不定,丈夫兒子真能跟著劉季走向權利的至高峰呢。她這個足不出戶的婦道人家,也能上金殿受封,做一品誥命,甚至是王后,擁有自己的王國封地呢。
娥姁端起茶,抿了一口,四下瞧瞧,“小媭呢?”
呂媼瞧瞧后院方向,嘆息一聲,“提起這丫頭,我就頭疼的緊。這都到了出嫁年紀,還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兒。多少人來求親,你爹也不允婚。也不知道這父女倆咋想的,誰都不慌,就我一個人瞎操心。”
呂文習慣性地捋一下美髯,“小媭這孩子,心高氣傲,性子又潑辣。給她選夫婿,我還真頭疼。我不擔心她受婆家的氣,我擔心人家受她的氣。”瞧瞧娥姁,“要不,你留意一點兒,看劉季身邊的人,有沒有合適的。”
娥姁點點頭,“劉季四弟,倒是一個雅人。喜歡讀書,又愛結社作詩。若是劉家和呂家親上加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劉媼嘆息一聲,“只怕你三妹,受不了讀書人的酸腐。人家讀書人,也受不了她的潑辣性子。”
呂文笑笑,“小媭這孩子,無拘無束,最是真性情。她要配的夫君,必定得能容忍她這潑辣性子。你慢慢給她湊吧,不急于一日三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