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桃花溪中鯉魚肥
- 蜀山逍遙傳
- 書山空空兒
- 3104字
- 2020-11-01 03:09:03
黃柏子點了點頭,手一揮,那捆仙繩就自動解了開來,化作一團黃氣,飛入他的口中。
“我昆侖法寶無數(shù),這捆仙索不過是最平常的一種,只要你們跟我回昆侖,自然是好處無窮,仙道可期。你倆快快去留下信件吧,我們這就準(zhǔn)備出發(fā)了。”
黃柏子擔(dān)心他倆心里不痛快,又以法寶引誘道。
趙燕剛扶起若楠,她便張口問道:“仙長,那你們昆侖派可能教我練成飛劍在空中飛行的法術(shù)么?”
“怎么不能,我昆侖派雖說以煉氣法寶為重,但現(xiàn)如今劍仙之道也有所涉獵,玉清一派的劍術(shù)也是不凡,你且看我這一劍。”
說著黃柏子就“哼”的一聲,從鼻子中噴出一道白光,這白光滴溜溜的團成一團,隱約可以看見其中似有一個活物,有眉有眼,寒光四射,刺激的趙燕二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也不見黃柏子做何指示,那白光飛向崖邊一塊一人多高的巨石,只是一繞,那歷經(jīng)高空寒風(fēng)吹拂,堅硬如鐵的巖石就被削斷了。
白光還不停手,把斷掉的一塊巨石裹到空中,就見到空中石粉如細(xì)雨般灑下,頃刻間便被磨得粉碎,做完這些后,那白光又飛了回來,團成一個光團,被黃柏子托在掌中。
黃柏子此舉做足了高人風(fēng)范,把兩個少年看得一楞一愣的。
“此乃我昆侖派的《太乙白虎七煞劍訣》,此訣采西方七種庚金煞氣,混合著白虎七宿星力煉成一顆白虎七殺劍丸,飛天遁地,只在等閑。你們也看到了,我昆侖劍術(shù)和蜀山的不同,以氣為先,是正宗的氣道劍術(shù)。”
見到了如此威力的神通劍術(shù),趙燕二人的心,才算是稍稍安定了下來,至少這道人非是什么邪派人物,看著也是有幾分本事的。
兩人寫好信件,將洞府用大石頭封閉后,背著行李就準(zhǔn)備和黃柏子上路了。
黃柏子見兩人收拾妥當(dāng),從懷里掏出一面繡著八卦圖案的錦帕,往地上一扔,那錦帕就擴散成一團云光,將三人托起,往西方飛去。
這云光升到高空,自有一股靈氣將他們罩住,趙燕站在上面,根本就感覺不到寒風(fēng)的吹拂,腳下的云團更是輕柔而又充滿韌性,坐在上面,倒是比被劍光裹著飛行舒服多了。
黃柏子見他們這樣子,得意的說道:
“此乃我昆侖派的八卦云光帕,采九天云霞靈氣,煉入用鮫綃織成的錦帕中,再用《大小諸天云禁真法》祭煉到三十六層天罡禁制,方才能帶人騰云駕霧。要知道,修行中人能騰云駕霧的不少,但像這種能帶著普通人飛遁的法器可不多見了!”
他們一直往西飛行,四川蜀中西北多是高山,他們一路上越過崇山峻嶺,也不知飛行了多少時辰,只是見著腳下的山川變成平原城郭,又換成了皚皚雪山。
這時天色已近黃昏,天空中已經(jīng)可以看見點點繁星,可他們還沒有到達(dá)目的地。
那黃柏子一直坐在云上閉目養(yǎng)神,這時忽然看向遠(yuǎn)方,又取出一面鏡子看了看,喊了聲:“不好。”
急忙按下云光,落在一處山頭上,這時遠(yuǎn)處天邊方才出現(xiàn)了幾道不同顏色的遁光。
黃柏子將趙燕二人放下,叮囑道:
“那是我的幾個對頭,如今遇上了,怕是少不了一番爭斗。你們二人在我身邊多有不便。這兒是林芝桃花溝,你們先留在此地,要是三天后還沒看見我回來,就往東南方向走,自己回蜀中去吧。”
說完,不等二人說話,就放出了白虎劍丸,化做一道白光,凌空而去。
趙燕和若楠二人沒想到這位前輩高人說走就走,就這樣把他們?nèi)釉诹松钌嚼狭种小?
他看著黃柏子遠(yuǎn)去的劍光,回憶起從當(dāng)初他從上峨眉山報信,去成都府,攻破般若寺,再到被黃柏子強逼拜師去昆侖的經(jīng)歷,總覺的有些熟悉,好像是前世就知道這個故事,卻又一點也想不起來。
他想得頭疼,也就將這事埋在了心底,轉(zhuǎn)而開始打量起周圍的環(huán)境來。
趙燕他們落下的地方,乃是一個小山頭,站在山上往下望,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三面環(huán)山的小平原,溪水從周圍的雪山山頂傾瀉而下,匯聚成一條大河從平原中間穿過,風(fēng)景倒還挺秀麗的。
此時已是三月,邊上的雪峰頂部還是皚皚的白雪,山腳下的平原上卻已經(jīng)是花的海洋。
大片大片的桃花如云霞緋云般的競相爭奇斗艷,粉嫩的桃花在氣勢磅薄的雪山懷抱中無限柔媚,妖嬈的身姿,映著蔚藍(lán)云天,淡紅色的花海加上剛冒出尖的綠草,一派藏地江南風(fēng)光。
他們記得黃柏子的話,不敢隨意亂跑,趙燕找著一個背風(fēng)的地方,先去溪邊用葫蘆取了些水,順路又收集了些枯枝敗葉,和若楠一起升起火來。
兩人也都是有功夫在身的筑基期高手,元氣充足,一點寒冷倒是不怕,只是這出來時身上也沒準(zhǔn)備多少干糧,從峨眉山出發(fā)到這會,腹中早已饑餓難耐了。
若楠是個嘴饞的,如今她肚子餓了,就可憐巴巴的望著趙燕。趙燕哪受的住這個,忙站起身來,苦惱的摳了摳腦袋,去找吃的去了。
太陽落下大地,皎月升上天空,趙燕離開了一會后,方才笑瞇瞇的走了回來。
“若楠,這會你可有口福了。”
他舉起手中的兩條大魚給若楠看,這魚形似鯉魚,不過魚鱗細(xì)密,嘴唇厚重,顯然是高原地區(qū)特有的魚類。
原來他剛才在取水的時候就看見小溪里有游魚了,等到若楠說肚子餓了,他才想了起來,就特意去抓了兩條。
趙燕將兩條鯉魚開膛破肚,刮掉魚鱗,清理干凈后,抹上了隨身攜帶的鹽巴,又削了兩根樹枝將魚串起,再從火堆中扒拉出一些燒紅的木炭,將處理好的魚架在上面烘烤。
“還好是和燕哥你在一起,也就你還隨身帶著鹽巴等調(diào)料。”
若楠一邊盯著趙燕的動作,一邊夸道。
趙燕笑了笑,他畢竟帶著前世的一些記憶,作為大吃貨帝國的人民,寡淡無味的食物他可吃不下。自從條件允許后,他隨身的小袋子里,就裝上了自制的各種調(diào)料。
燒過的木炭散發(fā)著余溫,慢慢烘烤著,這魚也是膏脂充盈,魚油隨著炭火的烘烤慢慢滲了出來,滋滋作響,邊上的趙燕細(xì)心的控制著火候,時不時的將魚翻個面,以防止將魚烤糊了。
夜晚的山上涼風(fēng)習(xí)習(xí),空氣中彌漫著烤魚的香味,若楠坐在一旁,緊緊盯著趙燕手中的美味直咽口水。
那魚皮漸漸被烤的金黃,綻開的魚皮下露出了雪白的魚肉,趙燕也不怕燙,從上面撕下一條魚肉,放入口中嘗了嘗,瞇上眼睛點點了頭,再灑上一些花椒粉,就把剩下的一只烤魚遞給了若楠。
若楠接過烤魚后,也顧不得燙,稍稍嘗了一口,魚肉的鮮甜立刻就在口腔中爆炸開來。
烤的酥脆的魚皮咬起來咔嚓作響,魚肉烤的火候剛好,汁水充盈,一點點鹽巴的咸味和花椒的麻味完美的突出了魚肉本身的鮮甜。
更奇妙的是這魚應(yīng)該是吃了落在溪水中的桃花,魚肉中還帶有一股淡淡的桃花香氣。
兩人吃著烤魚,喝著山頂積雪融化的溪水,吹著涼涼的晚風(fēng),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吃完魚后,趙燕將火堆挪到一邊,在帶著余溫的地上和若楠和衣而眠,只是畢竟是在野外,兩人睡得并不安穩(wěn)。
他們在山上等了三天,每日里吃著趙燕尋找到的食物,還未見到黃柏子回返。
兩人不想再等下去了,就商量了一會,決定先走出這片山脈,再做打算。
趙燕和若楠二人下了小山,準(zhǔn)備先順著河水穿過平原上的桃花林,再越過對面的片山脈。
他們走了半日,還沒走出桃林,就發(fā)現(xiàn)不遠(yuǎn)處的山上隱約有座廟宇,兩人對視了一眼,這荒山野嶺的,難得遇到人煙,于是急忙向廟宇的方向跑去。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他們二人看著那廟宇離得不遠(yuǎn),結(jié)果等到日落西山時,他們才趕到。
只是等他們靠近后,才發(fā)現(xiàn)這廟其實也不大,正面的大門殘缺的只剩了一扇,四周的院墻也是坍塌了不少。
趙燕撥開門口掛著的蛛網(wǎng),和若楠走進了院中。
院子里,正中間是一間用來禮佛的大殿,右手邊是兩間廂房,想必是僧侶的住處,左手邊則是一棟三層的鐘樓。
整個寺廟院子里荒草叢生,那兩間廂房已經(jīng)垮塌了大半,正殿的大門也是緊閉,門上的紅漆已經(jīng)脫落殆盡,倒是左邊的鐘樓還算完好,顯然這廟宇已經(jīng)荒廢了好久。
這時天色已晚,兩人沒有辦法,決定今晚先在這廟中歇息,明日再繼續(xù)趕路。
若楠先去推那大殿的大門,還沒用力,那門“哐鏜”一聲就倒了下去,掀起漫天的灰塵。
兩人進去一看,就見大殿的屋頂上破了個大洞,洞下正對著一個缺了頭的佛像,顯然是有什么東西打穿了屋頂,然后把佛頭打掉了。
趙燕看著眼前的無頭佛像,覺得很是奇怪,這兒地處雪區(qū),又處在偏僻的山中,竟然有一座中原風(fēng)格的佛寺建在這兒。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