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五光十色迷人眼
- 蜀山逍遙傳
- 書山空空兒
- 2809字
- 2020-11-01 03:09:03
原來這般若寺的地下,竟然是別有洞天。
趙燕所看見的,就是一處位于地下的寶塔形空間,形狀是下大上小,高度差不多有五丈左右。
空間的中央是一個天井,四周的墻壁上雕梁畫棟,頂上則開有一個口子,可以看見外面天上的繁星。
整個地下佛塔共分五層,每層以上等的紅木搭建回廊,回廊上還有碧綠的琉璃做瓦,鴿子蛋大小的明珠點綴。
回廊之上鑿有石室,里面以錦繡鋪床,珊瑚裝飾;黃金做燈,玉石為枕,極盡奢華。
天井的中央,一尊兩人多高的佛祖金身高坐在蓮花臺上,上以五彩寶石點綴,金碧輝煌。
僧人們引著眾人進入一個個石室,內里鋪有軟榻,榻上還放著可口的素齋。這些人聽了一天的經,水米未進,此時有吃的,又見著四周如此富麗堂皇,紛紛放松了下來。
趙燕也挑了個石室,正在寧采臣的旁邊。不過他雖然歇息了,但是榻上的素齋一口未嘗。
這時下面有和尚喊道:“眾檀越且請用些素齋,等到月上中天,佛香法會就會開始了,有困倦的,可先在榻上歇息,不妨事的?!?
說完,這些僧侶都離開了此地,走之前還把鐵門關上了。
趙燕見僧人都離去了,本準備去中央的佛像那看看,結果寧采臣又把他拉入了石室中。
“剛才那位講經的那位法慧大師佛法高深,你還是不要隨意走動為好!”
“多謝寧兄提點,我只是從未見過如此奢華的景致,看的有點入迷了。這般若寺真是富裕啊,能建成一座如此雄偉精致的地下佛塔!”
寧采臣聽了這話,倒是冷笑起來。
“這些和尚,即不用交稅,也不必服徭役、兵役,還有信眾交納供奉的香火錢,久而久之,自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們又用這些錢來放貸,巧取豪奪兼并寺廟周圍的土地充作廟產,自然能窮奢極欲了。”
趙燕聽了他的話,看著眼前的雕梁畫棟,金銀玉石,又想起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窮苦百姓來,只覺得心里有著一股子火氣,眼前的奢華美景也惹人生厭起來。
“如此就沒人能管的了他們嗎?”
寧采臣搖了搖頭。
“非是不能管,而是不想管。你看看在這里的,都是些成都城里的達官顯貴,再看看我們來時經過的村子,里面的村民們種著寺中土地,經營著廟里的產業,被廟里盤剝,卻還對他們感恩戴德?!?
“先不說成都府的官吏和廟里的關系盤根錯節,就說這些民眾,他們想的是安穩過日子,若是惹惱了廟里,收回田產,就難以生存了。你要是想打倒這般若寺,第一個反對你的,就是這些村民!”
“你以為這世道是你看的話本小說里那樣,黑白分明,仗義拔劍嗎?世事本來就是這樣,我開始讀書時也是滿腔熱血,要為生民立命,結果……哎!”
寧采臣坐到榻上,真誠的勸道:
“我也不知趙兄你是何來歷,到這般若寺里有何目的,但我勸你現在還是不要輕舉妄動,今晚我們就在此呆上一晚,明天還是早點離去吧?!?
趙燕聽了他的話,沒有言語,只是走到廊邊,看著下面的鎏金大佛,想起了他前世學到的某些知識,思考了良久,方才悠悠的的說道:
“寧兄,你說這佛祖是想用金身來讓信眾敬他愛他呢?還是因為信眾敬他愛他,才見著他的身軀如見黃金呢?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采臣兄,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啊!”
寧采臣聽了這話,搖頭苦笑,張了張嘴,卻什么話也說不出來。
趙燕張了張嘴,本打算和他講講幾百年后人人平等的理論,但想了想,還是忌憚和諧神獸的目光,閉上了嘴巴。
就在這時,月上中天,一束月光從頂上開口處射入,照在了中央的佛祖法身上。
鎏金的佛祖法身被這皎潔的月光一照,折射出了金燦燦的光芒。
眾人正看著這奇景,突然,從佛像前升騰起一股翠綠色的煙霧來,這霧氣蒸騰起來,如一頂華蓋,遮住佛像,承接了月光。
吸收了月光精華后,霧氣越來越重,漸漸向四周彌漫開來。
眾人也不知這霧氣是否有害,都騷動了起來,這時有之前來過的人喊道:
“不要怕,此乃佛香,可以洗滌身心,各位還是回榻上躺好吧!”
趙燕也不知這是何物,忙退回石室。只是畢竟煙霧無形,就算捂住口鼻,趙燕還是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
這香味清新淡雅,如雨后的青草氣息,只是輕輕一嗅,就能讓身體升起許多暖意,如沐春風,似臨夏日。
趙燕聞著這香氣,靠在軟榻上,只覺得心中深入敵營后的壓力被一掃而空,甚至讓他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十分可笑!
“這正邪交鋒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我求道是為了逍遙,為了自在,我那便宜老爹為國為民,操勞了一生,最后還不是落個尸骨無存的下場?我如今深入敵營,稍不注意就小命不保,真是失了智了。罷了,還是不要生事,明早偷偷離去好了?!?
趙燕正在這意志消沉,迷迷糊糊間見到寧采臣走到他的身邊,不停的推搡著自己,趙燕身體發軟,動都不想動。云從見他如此,并指點向他的眉心。
一股浩然正氣灌入了眉心泥丸宮,與之相伴的,是正大陽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聲音,轟隆隆的震得他頭疼欲裂,不過也終于讓他擺脫了那種消沉的狀態。
趙燕搖了搖頭,撐起身子問道:“這是什么情況?”
“這煙氣有問題,能迷人心制,會誘發人心中所想,放大七情六欲,你看周圍。”
寧采臣扶著他走到廊上,趙燕環顧四周,見著對面的石室內,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喜不自勝,還有人對著面前的空氣破口大罵。
趙燕甚至看見,對面的馬文才闖進另一個士子屋中,一邊解開衣帶,一邊嘴里喊著“史姑娘,不要啊!”的樣子。
“趙兄你看,這些煙霧應該是從那里來的?!?
趙燕順著寧采臣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見著中央佛祖金身的掌中托著一顆碧綠的明珠。
兩人翻身躍下回廊,走到佛像近前,就看清這顆明珠約有拳頭般大小,表面并不平整光滑,反而是由無數個平面構成,每個面上隱約還能看到有人影映在上面,上演著悲歡離合。
趙燕剛想上前仔細查看,就覺得內心又有許多情緒翻涌,忙靜心止念,收攝心神。
“這珠子好邪性,不像是佛門的寶物,倒像是魔教的東西,你看那?!?
就見佛前供桌上擺著一個卷軸,看不見內容,只能見著名字,上書《玄君七章密經》六個大字。
趙燕光看著那名字,就覺得頭暈目眩,字跡在眼前扭曲成奇形怪狀的樣子,慈眉善目的黃金佛像,底下了頭顱,露出了猙獰的笑容……
那鑲嵌在蓮臺上的珍珠,都帶上了絲絲血色,好像一只只帶著血絲的眼珠……
回廊的紅木上,浮現出了龜裂的鱗甲;屋里裝飾的珊瑚,突然軟化蠕動著,像觸手一樣在空中搖擺……
就連那些待在屋里,心智迷亂的香客們,一舉一動都漸漸變得僵硬了起來,他們的臉上帶上了癡傻的笑容,眼睛里往下流淌著血水,張開的嘴巴里,一條分叉的舌頭伸了出來,嘶嘶作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空氣中的綠色云霧越發的濃重,整個佛塔中的景象也就越發的光怪陸離。
寧采臣拖著趙燕,踩在蠕動的地板上,向著高處跑去,兩側的墻壁上,漆黑的眼珠透過門窗的縫隙向外張望,微微轉動著,流露出一種帶著詭異笑意的眼神。
趙燕心中發涼,也不敢再四處張望,埋著頭加快了腳步,寧采臣一邊跑,還一邊誦讀著圣賢文章,用來抵御周圍霧氣的侵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
一聲聲儒家經典,灌入趙燕耳中,一陣陣暖流涌入他的心里,讓他的頭腦還能保持清醒。
突然。
“轟!”的一聲巨響,對面墻上的木門被大力撞開,碎裂的木片四下飛濺,打在了周圍像腸胃內壁一樣的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