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參軍
- 重生三國當暴君
- 夜知秋
- 2096字
- 2020-11-05 00:44:04
第二十七章 參軍
屯騎營自然也不例外,駐扎在城外西南方向二三里處,這里人煙稀少,一望無垠,不僅適合安營駐寨,也適合訓練兵馬。
曹鑠一眼望去,只見一座雖然有些簡陋,但充斥著鐵血氣息,旌旗林立的大營便是印入了眼中。
營寨附近,有著不少手執長刃,身披盔甲的甲士往來巡邏,給人一種強烈的肅殺之氣。
曹操治軍極嚴,雖然這是在許都城外,也沒有戰事,但將士們絲毫不見懈怠。
“你是何人?軍寨重地,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當曹鑠駕馬而來時,立即便是有兵卒見到了他,當即喝道。
“我?”
曹鑠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啞然失笑。
也怪不得這些將士,曹鑠不似曹昂,早已進入軍伍,再加上以前體弱多病,很少外出,這些士兵認不得他,也不稀奇。
不過,這事要是讓曹丕、曹彰知道了,肯定得笑話他。
要知道,這兩小子可是十分羨慕他這次收復宛城有功,被封為校尉啊,可他這第一天進入軍營竟是被當作閑雜人等?
就在曹鑠想要說話之時,一位身高八尺的大漢走了過來,“不得無禮,夏侯將軍曾說過,我們是兵,不是匪,對待百姓得客氣一些。”
“是,張大哥。”
之前那位士卒連忙點頭。
“這位小兄弟?你是何人?來此有何事?”
看著眼前這位,雖然相貌粗獷,但頗有幾分儒雅氣息的大漢,曹鑠倒是來了幾分興趣,笑道:“這位大哥,我是來參軍的,不知可不可以?”
“參軍?”
姓張的漢子上下打量了曹鑠一眼,笑了笑,“參軍自然可以,只是我看你如此瘦弱,參軍可不是兒戲。”
當今天下,群雄割據,軍閥想要壯大實力,最需要的自然乃是兵和糧。
而且就算是糧草,也是為了能夠順利征兵,畢竟,這個時代很多人吃飯都吃不飽,許多人愿意參軍,最大的目的,只是為了能有口飯吃。
有人愿意主動參軍,自然求之不得。
所以曹鑠沒想到,前者竟然會這樣說。
仿佛看出了曹鑠的疑惑,大漢淡淡一笑,“為將者,雖然建功立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乃是對手底下的士卒們負責,不能讓他們白流一滴血,虛損一條命,我看你如此瘦弱,上了戰場估計也是白白丟了性命,故而才出此言。”
前者的話語很輕淡,卻擲地有聲,令得曹鑠都是有些訝異。
古代從軍者,尤其是將領,信奉的乃是建功立業,馬革裹尸,倒是沒想到,有人還能有這種思想和覺悟。
“哈哈,這番話,倒是清奇,你叫什么名字?”
就在這時,一道爽朗的笑聲伴隨著整齊的馬蹄聲傳了過來。
“見過夏侯將軍。”
見到來人,一眾將士微微一愣,隨即連忙行禮。
曹鑠也有些意外,目光落在了那突如其來的,帶著一支衛隊來到了營前的為首中年男子身上。
男子年約中旬,額頭微凸,眉分八字,雙目有著攝人的光芒,一看便知久居高位,而且身上有著強烈的鐵血氣息,一看便知乃是身經百戰的大將。
夏侯將軍?
曹營之中,還有幾個夏侯將軍?
夏侯淵他已經見過了,所以很顯然,眼前這位,乃是夏侯元讓,夏侯惇!
對于夏侯惇,曹鑠自然是了解的。
這位也算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了,一生征戰,功勛卓著,為人卻十分簡樸低調,而且對曹操可是忠心耿耿,也是曹操最為信任的大將。
“子榮,你要來屯騎營怎么不先去中軍大營找我?我好讓人帶你過來。”
就在曹鑠沉思之時,夏侯惇的目光早已落在了他的身上,淡笑著說道。
較之夏侯淵,夏侯惇明顯隨和不少,倒有幾分儒將的味道。
“你,你是二公子?”
曹鑠還未說話,那位張姓漢子率先一愣,有些愕然道。
“正是。”
曹鑠一笑,也不隱瞞。
“張平該死,竟不知二公子駕臨,適才竟還,竟還……”
名叫張平的漢子連忙行禮,他哪里想得到,眼前這位有些平平無奇,甚至這般年輕的少年,便是前段時間在宛城立了大功的曹二公子,他們屯騎營如今新任的校尉。
最主要的是,他剛才竟然還在曹鑠面前高談闊論,實在有些尷尬。
至于之前那位呵斥曹鑠的兵卒,更是面如土色,一臉惶恐。
曹鑠卻擺了擺手,毫不在意道:“我剛才并未說出自己身份,你們也是盡職履行職責,我不僅不怪你們,反而還應該要給你們獎賞。”
話音一落,那位兵卒也不由的愣了愣。
適才他那般呵斥二公子,二公子不僅不怪他,還要給他獎賞?
“多謝二公子。”
名叫張平的漢子倒是頗為平靜,行禮謝恩道。
見到這一幕的夏侯惇,眼中也是露出一抹贊許。
這個張平,他雖然不算太熟,但也有些印象,應該是屯騎營的一位百人將。
區區一個百人將,倒是頗有些氣度。
不過讓夏侯惇更是意外的還是曹鑠。
張繡歸降之后,他所率領的青州兵與曹操大軍合做一軍,返回許都之時,他雖與曹鑠有過交談,但了解不深。
剛開始,對于曹操任命曹鑠為屯騎校尉的時候,他還有所懷疑,曹鑠能否勝任這個位置。
不過現在,那般疑慮便是盡數打消而去了。
通常新任將領來到軍營之時,都會用強硬手段樹立威信,希望借此能夠盡快掌控手下士卒。。
他當時接管青州兵時便是如此。
但要知道,這可不是盲目的照搬就可以了,也是分情況的。
他作為早已有著軍功在身,深得曹操信任的大將,面對本是流寇山賊,其中還有不少黃巾軍余孽的青州兵,自然要用強硬手段才能行之有效。
但曹鑠還如此年輕,雖然身份特殊,但若一來軍營,便十分強硬,或許不僅不會服眾,反而還可能會起反作用。
所以,在夏侯惇看來,曹鑠這般做,倒是十分的聰明。
只是夏侯惇不知道的是,曹鑠根本沒有想這么多,他完全只是單純的認為,治軍的基本準則就是功必賞,過必罰,
巡邏士卒與張平,都乃秉公行事,尤其是這張平,頗有些大將之風,獎賞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