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34字
- 2020-11-04 23:26:55
第98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清流黨與嘉靖之間的政治斗爭,跟徐邦寧接受高拱好意有什么關系?
“關系大著呢。”
徐邦寧言罷,再度坐下。
“高拱乃是禮部尚書,對于長幼嫡庶禮議之事可謂再精通不過,若說這世上誰最有資格評論廢長立幼之事的話,那一定是他。”
“剛才已經說了,皇帝自城外破廟之事后一直沒有反應,正是因為擔心他一旦操之過急,就會讓裕王加入清流黨的陣營,與他相爭,現在的皇帝看上去依舊強勢,但也只是外強中干而已,裕王絕對是壓垮他的最后的一根稻草。”
“所以他不能有所表示,更不能給徐階等人以借口來從他手中奪權。”
“而高拱乃是禮部尚書,又是清流黨之人,一旦我接受了他的好意,你覺得皇帝會怎么想?他是會覺得高拱棄暗投明乃識時務者,還是會以為我也已然加入清流黨要與他作對?”
一旦讓嘉靖產生這種想法,那即便徐邦寧有三寸不爛之舌,只怕也再難說清楚。
到時候他在京城唯一的支柱便會轟然倒塌,整個朝野上下都將不會再有人給他幫助。
“你剛才不還說皇帝知道徐階,高拱暗中是支持徐邦瑞的?”
朝露發現了一個矛盾的地方。
“正是因為皇帝知道,所以我更加不能接受高拱的好意。”
“你仔細想想,皇帝既然知道徐階高拱在暗中支持徐邦瑞,但卻始終隱忍不發,再加上此次城外破廟之事后他一點反應也無,是不是更加能說明皇帝對清流黨的忌憚?”
“他擔心一旦矛盾激化太過激烈,不僅清流黨的人不會善罷甘休,便是裕王也會參與其中,所以他不能有所反應。”
“而經過城外破廟一事后,徐階,高拱等人豈能不知徐邦瑞難成大器?所以他們轉頭拉攏我,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所以我一旦接受了高拱的好意,便等同于接受了清流黨的招攬,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要與皇帝相爭。”
“這對我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只要我接受了高拱的好意,我敢斷定,他們肯定在前面埋了無數個坑在等著我。”
“我傻嗎我?我會相信這幫老狐貍?”
徐邦寧嗤笑一聲,不屑一顧的道。
聞聲,朝露這才恍然點頭。
徐階,高拱要與皇帝爭權奪利,裕王現在是關鍵。
嘉靖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與徐邦寧一道前往裕王府,明里是給徐邦寧魏國公府世子的身份正名,給裕王這個皇儲的身份正名,暗里當然也是在警告裕王。
而徐邦寧與徐邦瑞不過是他們爭權奪利的棋子,徐階與高拱拉攏徐邦寧,自是想拔除嘉靖身邊的可信之人,孤立架空皇帝,從而讓他們真正的掌握大權。
至于徐邦瑞,他們進可借徐邦瑞來與嘉靖分庭抗“禮”,退可將徐邦瑞拋出去麻痹嘉靖,所以他們根本不在乎嘉靖怎么看待他們怎么對待徐邦瑞。
只要時機所需,他們大可以斷然放棄徐邦瑞。
“高拱今日讓高務觀前來,其實就是為了試探我是否愿意加入他們清流黨。”
“現如今清流黨勢大,朝野上下幾乎都是他們的人,裕王一邊需要清流黨的支持,一邊又不敢違背皇帝的意思,所以左右為難。”
“清流黨知道裕王暫時不會加入他們與皇帝相爭,所以自然先想著把我拉入他們陣營,這樣一來,皇帝身邊基本上就沒幾個可用的外臣了。”
徐邦寧并未把話說死,因為他知道嘉靖并不是坐以待斃之人,既然他知道徐階,高拱等人支持徐邦瑞的用意并非簡簡單單的維護長幼嫡庶,那他暗中必然也有所安排。
朝中到底哪些人是嘉靖的心腹,現在可還不好說。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的嘉靖雖不復當初那般血氣方剛行事果決,但他畢竟還是皇帝,而且還是一個玩弄權術幾十年的皇帝,他想要對付徐階等人,豈會給你來明招?
“照你所言,你今日拒絕了高拱好意,便是拒絕了清流黨的招攬,那秋闈之事怎么辦?”
朝露眨巴一雙大眼睛瞧著徐邦寧。
秋闈科舉一向乃是清流黨掌控人才進入朝廷的重要途經。
而今徐邦寧拒絕了清流黨的招攬,那在秋闈之中,高拱會給徐邦寧好臉色看?即便徐邦寧寫出千古文章,只怕高拱也會暗中搗鬼吧?
“叫管家來。”
徐邦寧想了想,最后吩咐道。
“陸鳴玉?叫他來作甚?”
“去裕王府遞名帖,明日再去一趟裕王府。”
徐邦寧的目光很是尖銳。
朝露聞聲,當即恍然,匆匆去了。
可就在朝露還沒走出花園之時,陸鳴玉卻是從外面匆匆趕來,神色似有些慌張。
“公子,宮里來人了!”
“嗯?”
徐邦寧聞聲起身,腦筋急轉。
他在想,難道高務觀今日來府上“拜訪”,這么快就被嘉靖知道了?
還是嘉靖因為城外破廟之事召自己入宮?
一時他也想不出什么具體原因,只得來到前廳。
“世子爺,陛下有請,咱們這就走一趟吧?”
前來傳召的,徐邦寧見過。
正是徐邦寧第一次進宮面見嘉靖時,為他帶路的劉公公。
聽得劉公公的尖聲細語,徐邦寧只覺得渾身都是雞皮疙瘩,但嘉靖傳召,他豈能不去?當即點了點頭。
兩人上了馬車之后,徐邦寧這才開口問到到底怎么回事。
“世子爺啊,看來您是沒把老奴的話放在心上啊.”
“公公此言何意?”
徐邦寧一時甚為困惑,繞有不解的看著他。
“世子第一次入宮時,老奴可是提醒過世子爺,什么事都得先想著陛下不是?可世子最近在京城所為,似沒把陛下放在心上啊”
“哈?”
繞是徐邦寧聞聲,也不由得苦笑不已。
他這還沒把嘉靖放在心上?他若是當真不把嘉靖放在心上,今日早就同意清流黨的招攬了不是?
“公公可否再說的明白些?”
徐邦寧果斷從懷里掏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塞到劉公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