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鋪路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59字
- 2020-11-04 23:26:55
第25章 鋪路
張居正是否會成為徐邦寧的敵人,這還無法確定。
但是徐邦寧深知一點,那就是裕王即位成為隆慶,他首先做的,就是革除前朝弊政,將以言獲罪之人全部釋放并收為己用。
說得好聽點,他是在培養自己的勢力,掌控皇權。
說得難聽點,他就是在鏟除異己,只允許自己信任之人,諸如張居正,高拱等人上位。
而南京府魏國公徐鵬舉,手握中軍大權,乃是一方強蕃,在朝中本來就沒幾個值得信任的京官,又因為讓徐邦寧嗣爵一事,搞得朝廷上下都對徐鵬舉有些不滿。
如此一來,待得裕王即位,他想要樹立威信,掌控皇權,豈不就拿徐鵬舉開刀?
柿子揀軟的捏,當年始皇帝一統天下,可不就是先滅的韓魏?
畢竟徐鵬舉在朝廷的人緣本就不好,再加上他又是功勛之后,常年嗣爵,在南京城可謂土皇帝。
這樣的人,豈不就是歷史上被那些個新帝上任三把火燒死,殺雞儆猴,以儆效尤的人?
最最關鍵的是,到了萬歷改革,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就是針對豪紳貴族,打壓地主隱田漏稅的改革。
而魏國公府在南京城外有多少田?
這連徐邦寧自己都不知道!
一旦魏國公府失勢,南京城里定然有人借著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將徐府推出去,到時候徐府上下可就真成了朝廷的頭號大敵。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徐府不止是功勛,而且還是軍戶。
徐鵬舉現在身上兼著中軍都督府,可謂手握重兵,一旦朝廷詳查徐鵬舉偷稅漏稅甚至大舉囤積錢幣之事,那結果無論怎么樣,徐鵬舉都逃不過一個謀逆的罪名。
所以看上去現在徐家與張居正,裕王府相距甚遠,但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些近在咫尺的危險就像是一根早已懸掛在徐鵬舉脖子上的索命繩,隨時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徐邦寧深諳張居正日后的改革之事,此時若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日后必然成為張居正的敵人!
到那時,即便徐邦寧自己不想和張居正正面硬剛,只怕都是不行。
“所以你的意思?”
聽完徐鵬舉的一番話,徐邦寧也在心中細細思索了一番。
可他還是有些不明白徐鵬舉到底什么意思。
既然日后的勁敵有可能是張居正,那他現在這么說,難道是要徐邦寧現在想辦法和裕王府套近乎?
“套近乎大可不必。”
“我魏國公府世代功勛,現在老夫又執掌中軍,裕王即便日后即位為帝,想來也要給老夫兩三分薄面。”
“但朝中的關系,特別是與裕王府走得近的人,這些人情世故,你日后一定要多多應酬,加以鞏固。”
“因為讓你嗣爵一事,現在朝中上下能給咱們好臉色看的人已經沒幾個,張居正,徐階等人你切莫再去得罪!”
話到這里,已然明了。
徐邦寧聞言頓時恍然,原來說了這么多,繞來繞去竟又繞了回來。
不讓徐邦寧得罪徐階,張居正,豈非就是讓徐邦寧不要動徐邦瑞?
他徐鵬舉豈能不知徐邦瑞最近些年如何疏通的朝中關系?豈能不知朝中有多少大臣心向徐鵬瑞?豈能不知徐邦瑞在俞大猷麾下安插王詔這一表弟,其實是得了徐階的允許?
如此一來,既然知道,但又未曾點明,那自是默許了徐邦瑞通過徐階上位。
此時他讓徐邦寧不要得罪徐階,豈非就是讓徐邦寧不要對付徐邦瑞?
“我說老頭兒,要不這么著,我把爵位讓出去,給徐邦瑞!”
“你讓徐邦瑞回來嗣爵,我一定滾得遠遠的,誰的眼都不礙!”
“怎么樣?這樣你總滿意了吧?”
徐邦寧心里那氣頓時不打一處來,心道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徐邦瑞的把柄,正準備動手呢,你又來這一么出,干啥?虎毒不食子,現在想起來護犢子?
先是給徐邦瑞與李氏綢緞莊的生意,又默許徐邦瑞與胡宗憲結交,透過胡宗憲攀上徐階,現在又默許徐邦瑞通過徐階上位。
你干脆把爵位給他得了,干嘛整這勁讓老子嗣爵?
“糊涂!”
“我還不是為你小兔崽子好?”
“你現在若是動了你大哥,徐階定然借機發難,到時候咱們的下場能比胡宗憲好到哪兒去?”
“你以為圣上這些年煉丹修仙的不問朝政,朝中上下之事他就真的一概不理了?二嚴怎么倒的,不知道?胡宗憲怎么被下獄的不知道?海瑞怎么被下獄的,你不知道?”
“我故意讓你大哥接手生意,又默許他結交京城高官,那還不是在為你鋪路?”
徐鵬舉話到這里,臉上竟泛起絲絲無奈之色,揮袖一擺,以手支額的坐在椅子上一聲嘆息。
“怎么反倒成給我鋪路了?”
徐邦寧納了悶了,他千想萬想,始終想不明白徐鵬舉為何要讓徐邦瑞權財雙得。
“只要我在,你大哥就不敢忤逆不孝,我說什么他都必須要聽。”
“不然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廢長立幼,你可明白?”
徐鵬舉再一聲嘆息,臉上的無奈之色更甚。
原來,這一切竟都是徐鵬舉一手安排。
他讓徐邦瑞經營與李氏綢緞莊的生意,雖說是方便了徐邦瑞累積錢財,但同樣也給魏國公府累積了大把的現銀。
而他默許徐邦瑞結交京城高官,其實也就是在為徐邦寧日后進入京城鋪路。
試想,徐鵬舉而今尚在世,徐邦瑞就算在京城有天大的勢力,那他仍舊是徐鵬舉的兒子,徐鵬舉執意要徐邦寧嗣爵,徐邦瑞不能明搶,可一旦讓京城的高官為他說話,這又成了插手別人家的家事,而今朝中上下雖對徐鵬舉不滿,但卻沒人直接上書彈劾,其實就是因為事不關己,這些京城高官沒必要在這時候趟這一趟渾水。
如此一來,徐邦瑞在京城的那些個勢力,豈非就成了徐邦寧日后進入朝廷的墊腳石?
畢竟徐鵬舉讓徐邦瑞幫忙引薦,徐邦瑞敢說一個“不”字?
他要是敢,徐鵬舉當即就給他扣上一個不孝之名!
到時候,誰還敢說徐鵬舉廢長立幼廢錯了立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