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真正的敵人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70字
- 2020-11-04 23:26:55
第24章 真正的敵人
面對徐邦寧信誓旦旦的打賭,徐鵬舉一時有些不敢應聲。
畢竟徐邦寧要過月考,其實也沒那么難。
他對自己兒子還是了解的,即便沒有真本事,那問國子監祭酒要一份答案,也就是了。
所以這個買賣,無論怎么做,他明顯都是吃虧的一方。
“老子才不跟你做買賣。”
“讓你好生研讀,為了老夫?那還不是為了你?”
“你小子可倒好,天天給老夫惹是生非,這南京城里還有你徐邦寧不敢做的事?”
徐鵬舉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好生與徐邦寧談一談,畢竟未來要走什么樣的路,那得徐邦寧自己決定,他能做的,其實都已經做了。
“喲呵,這么抬舉我?”
“那可是真謝謝了。”
“讀不讀書那也是我的事,跟你沒半毛錢關系,日后我是嗣爵,繼承咱們祖上流下來的光輝門楣,還是沿街乞討,成為他們口中人人鄙夷的敗家子,那都是我的事。”
“你這一輩子榮華富貴已經享之不盡,你管那么多干啥”
徐邦寧瞅了他一眼,臉上滿是不以為然。
聽的這話,徐鵬舉先是一怔,而后立馬回過神來,對著徐邦寧便大罵起來。
“小兔崽子!教你爹怎么做人?”
“你爹我縱馬揚沙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娘胎里!”
“你爹我”
“吃過的苦比我吃過的米還多是吧?”
徐邦寧幫他把后面的話說了,然后一臉無動于衷的看著他。
“那是.”
“所以你現在要干涉我怎么活?”
“所以你認為我應該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醒醒吧我的爹,你見過哪朝哪代的君主能像自己的開國帝王一般能征善戰,宏圖大略?”
“你見過哪個高官貴爵的子弟能復制他祖上的榮耀光輝?”
“像北宋蘇家一門三進士的,有幾個?”
“像我朝太祖,成祖,高祖的,又有幾個?”
徐邦寧用事實說明了一件事,千秋萬代那都是騙人的,類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種口號也只是一種美好的寄托和對人性的奴役,真正的現實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不如一代強。
除非改朝換代重新來過。
“你”
這讓徐鵬舉不知該如何回答,畢竟徐邦寧說的,還真是事實。
“你想要我成為什么樣的人,那是因為你沒有成為那樣的人。”
“你別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行不?我的生活又不是你的生活,我要怎么活那只是我的事,只要不敗壞咱們家百十年來的光輝門楣,你管我怎么活?”
徐邦寧再度白了他一眼,轉頭便要離開。
可這時,徐鵬舉卻忽的嘆了一口氣,臉上浮現出甚為無奈和蕭索的神色。
鄭氏急忙將徐邦寧拉住,而后示意李知白退下。
“兒啊,好好與你爹聊聊,嗣爵的事,慢慢來,不打緊。”
鄭氏自然知道自己兒子什么性格,所以說話時盡量顯得溫柔。
聞聲,徐邦寧轉頭又看了看徐鵬舉,略顯為難的點了點頭。
“娘,你也先去休息吧。”
鄭氏聞聲,輕輕點頭,離開時還不忘用眼神示意徐邦寧一會兒說話要客氣些。
當堂內只剩下徐鵬舉與徐邦寧父子倆,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尷尬。
兩人各自坐在椅子上,誰也未曾開口。
就這樣坐了半晌,徐鵬舉最終一聲長嘆,打破了沉默。
“說吧,你到底想如何?”
似乎每個人都想知道徐邦寧到底想怎么樣。
王承陽,李嗣源如是。
唐昭北如是。
徐鵬舉亦如是。
“而今朝中反對你嗣爵的聲音越來越多,爹聽說徐階前幾日去裕王府時,還曾與裕王侍讀張叔大談起過此事。”
“張叔大乃裕王眼前的紅人,圣上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他若那便是裕王的天下,到時候張叔大定然加官進爵,比之徐階。”
“張叔大”
“張居正?”
聽了半天,徐邦寧這才反應過來張叔大就是張居正。
雖然他是精研明史的,但在史書上,一般都稱張居正的名字,甚少用到他的字。
而且徐邦寧對張居正那實在是太熟了,他的生平,徐邦寧能夠倒背如流。
可越熟是熟悉,越容易短暫的想不起來。
就好比看多了好萊塢大片,突然提及一個名字,你的腦海里自動回想起他演過的種種電影,但就是叫不出名字。
“張叔大那邊,我也曾派人去打探過他的口風。”
“裕王和他,對你嗣爵這件事都沒有明確表態,顯然還在觀望朝廷的風向。”
“所以現在這時候,你定要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切不可讓朝廷那幫人抓到你任何把柄!”
“此次月考雖只是一個小考試,但關系到即將到來的秋闈,若你連國子監月考都未過,我又豈敢將你送到京城參加會試?”
徐鵬舉其實早就想到了此次月考的重要性,所以才要求徐邦寧無論如何也要過關。
這事關徐邦寧日后的發展,關系到他能否順利嗣爵,關系到整個徐家百十年的傳承,豈能馬虎?
“徐階怎么說?”
徐邦寧忽的問到。
“徐階對此事倒無甚異議,畢竟咱們祖上乃是我朝第一開國功臣,他就算心里有異議,也絕對不敢對圣上說,這些年圣上對咱們的信任,朝廷之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所以他倒是不用擔心,只是你若是想嗣爵,就必須和裕王,張叔大搞好關系,他們才是你未來要面對的勁敵!”
徐鵬舉在某些方面的確比較糊涂,比如讓徐邦瑞接手與李氏綢緞莊的生意。
可是在某些方面,他的目光有精準狠辣。
這一番話可謂直中要害,徐邦寧日后將要面對的不是徐階,因為根據史料記載,徐階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了,他能翻出個什么大浪來?
但張居正,他才剛剛登上歷史舞臺,未來的大明王朝可謂都是在他的手中發生的改變。
若說大明亡于萬歷,莫不如說大明亡于張居正。
因為主導萬歷朝的其實不是萬歷皇帝,而是張居正。
至于隆慶,當然只是一個過渡。
所以徐邦寧日后將要面對的,便是這個徹底改寫大明歷史,讓大明朝廷繼續茍延殘喘了一百年的一代名相,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