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 相親
- 明朝小公爺
- 夏夜無恨
- 2012字
- 2020-11-04 23:26:55
第104 相親
尋一門親事自然是假的。
可讓李牧去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姑娘卻是真的。
“徐邦瑞自城外破廟事敗之后,一直沒有任何動靜,我想了想,除了即將來到的科舉,他當再無其他目標。”
“而城外破廟一事之后他當也知道,要想在京城內取我性命,這不現實。”
“所以我斷定他會想盡各種辦法讓我身敗名裂,臭名昭著,最終無法參加此次科舉。”
徐邦寧一邊說著,一邊若無其事的從馬車后面掏出兩壇子酒來。
李牧聽罷,臉上盡是疑惑。
“那跟你成親有什么關系?”
李牧納悶了,要對付徐邦瑞,也不用通過生子來壯大自己勢力這種法子吧?
“你想什么呢?”
“我細細想了下,徐邦瑞要讓我身敗名裂不外乎三種方式。”
“第一,將我在南京的舊事公之于眾,甚至添油加醋,讓我在南京時一樣,百姓們聽到我的名字,無論認與不認識,了解不了解,自動的就將我劃分為魚肉百姓的那一類人。”
“這個法子略顯粗糙,而且效果不怎么好,我覺得他不會用。”
徐邦寧搖了搖頭,顯得有些不在意。
“第二呢?”
“第二個法子則是設計讓我身上背負官司,無論是人命官司還是普通的民事糾紛官司,只要能拖住我,讓我沒機會參加科舉即可。”
“這個法子布置起來要的時間很長,現如今距離科舉已經沒有幾日,想來徐邦瑞也是趕不及的。”
徐邦寧飲了一口,揮袖擦去嘴邊酒漬。
聞聲,李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那第三呢?”
“第三則是我們這些紈绔子弟最容易犯的過失,縱情歡樂之際總會留下各種各樣的后患。”
“李兄可曾有過?”
徐邦寧繞有深意的笑著問到。
歷史上的紈绔子弟,在青樓之中消遣度日的不在少數,經常出入青樓的更是數不勝數。
而這些人多半會一不留神就在青樓之中留下自己的血脈。
如此一來,青樓姑娘哭著喊著說懷了某家公子的種,最終這位公子自然也就身敗名裂。
畢竟既為紈绔子弟,那自是豪門貴族。
哪家豪門愿意讓自己的兒孫娶一個青樓女子呢?
“我可沒有,徐兄可不要胡亂猜測.”
李牧聞聲,急忙搖頭。
“逗你玩呢。”
“裕王府乃皇室府邸,你姐姐李氏又是知書達理之人,自然不會讓你在外面胡作非為,所以即便你犯下如此過錯,她也會謹慎處置,決計不會讓你留下罵名,毀了裕王府的清譽。”
“但我就不一樣了,我在京城舉目無親,唯一一個哥哥還要取我性命,你說我萬一要是犯下如此過錯,我那哥哥還不得追著趕著將此事大書特書?到時候別說我參加科舉了,便是能不能嗣爵,還是不是世子,都是兩說。”
徐邦寧來到京城,只去了一次營市街,其原因就在此。
他雖對女色沒什么太大的興趣,可是若有應酬,比如王承陽,李嗣源,李牧等人相邀,他自然無法推脫。
可他也知道,這種地方最容易出現是非,即便他再小心,也難免被人算計。
所以他盡量不去,為此他幾次三番的叫李牧到自己府中談事,甚至在這馬車之上,也正是這個原因。
“徐兄的意思是,徐邦瑞會用這個法子來對付你?”
李牧皺眉問到。
“我是說類似這樣的法子,比如找個姑娘,硬說我跟這個姑娘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你覺得京城的百姓會怎么看?他們是會相信我是清白的,還是會相信我這個大哥所言?”
徐邦寧早就想好了,若是黃重焰當真要對自己動手,那唯一的可能便是通過這樣類似的法子來讓自己無法參加科舉。
至于其他的,比如涉及到錢財,權謀斗爭的事,一來徐邦寧身為魏國公府世子,對于錢財之事本就荒唐,所以這一點任憑他怎么栽贓,也很吶奏效。
二來,京城本就是權謀斗爭的中心,誰來到這里不曾參與其中呢?
即便是現在正在裕王府擔任侍講的張居正,只怕也在所難免吧。
所以徐邦寧斷定黃重焰唯一能想出的法子,必然是通過剛才他所言的這種類似的法子,比如找一個姑娘來,到處宣揚這個姑娘跟徐邦寧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這種手段簡單快捷,而且見效極快,只要鬧得滿城風雨,徐邦寧在京城的名聲自然一落千丈。
到時候他想參加科舉,禮部尚書高拱還會不會讓他參加呢?
“所以你讓我幫你選一個門當戶對的姑娘,提前預備著?”
李牧明白了過來。
徐邦寧此舉,乃是有備無患。
然而徐邦寧卻是搖了搖頭。
“可以說是,但也可以說不是。”
“這又是為何?”
李牧徹底糊涂了。
“我讓你幫我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姑娘,這件事你務必搞得聲勢浩大一些,最好搞得滿城皆知。”
“這樣一來,京城內的百姓們就都知道我魏國公府在相親。”
“這個姑娘能不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怎么樣,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你要這樣去做,而且還要有模有樣,不能讓人看出來你只是在作戲。”
徐邦寧明說了。
可李牧還是不明白,臉上盡是疑惑之色。
“我在京城相親,必定有南京家父之命,如若不然便是尋花問柳。”
“你搞得聲勢浩大一些,百姓們自然相信這是真的,而且相信這的確就是家父的命令。”
“如此一來,即便徐邦瑞想要暗中耍什么花招,故意找兩個姑娘來我污蔑我,那便可以看成是他見不得我與京城豪門結親,從而阻礙我成親。”
徐邦寧與徐邦瑞爭奪爵位這件事,在京城自然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通過城外破廟一事,再加上李牧的大肆渲染,整個京城早就議論紛紛,坊間傳聞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徐邦瑞在徐邦寧相親之際所出任何手段,都可以看作是徐邦瑞故意為之,而非徐邦寧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