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面世
- 回到唐末當蜀王
- 王佹一
- 2041字
- 2020-11-04 18:46:02
第7章 面世
張乾昱此前心里已經有了預感,所以并不意外。
陳敬宣做事,和王建先前的門路幾乎一模一樣,心狠手辣的勁只高不低。
“將軍,屬下多嘴,徐二娘如今已和將軍沒有任何的干系,況且也不過是一介女流,若是因為這件事和陳敬宣起了沖突,那之后我們的打算恐怕會一直被掣肘。”
說完,卻見王建已經將目光轉移開了,望向前方的大路,眉頭逐漸一點一點的舒展開來。
“你說的沒錯,她的確是一介女流,我們也毫無干系,可陳敬宣這個時候抓她,就是為了要對付我,若是我這個退縮了,那些百姓又會怎么想?先前信誓旦旦的說為了百姓,可現在,卻連當初的枕邊人都不管不顧,這種仁義,任誰都看不出來。”
此話雖然演變成為了大義,可王建確有私心。
徐二娘不能出事,她要是真出了什么變故,這里的發展恐怕真的會不受他控制,到時候會出現什么難以預料的后果,難以想象。
“將軍,您說的也沒錯,可咱們這次為了不大動干戈,只帶了一隊的護衛,加起來人數不足百人……”
“跟我走。”
王建只是淡淡的說完之后,便上了馬,既然來到了陳敬宣的地盤,他也懶得虛張聲勢,讓張乾昱將剩下的人召集起來,兩人一左一右帶領著護衛前往。
而此時的陳敬宣卻一臉愜意坐在高位上,都說兵不厭詐,他先將一軍,目的就是先手讓王建吃癟。
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很快就有下人來報。
“大人,王建帶著一隊人馬來了!”
陳敬宣微微皺了皺眉,徐二娘雖然長相俊佳,但成都府最不缺的就是這種女人,他王建犯得著為了一個女人特意來他的地盤嗎?
“帶了多少人?”
“不足百人。”
“哈哈!”陳敬宣冷笑了一聲,大手一揮,喊道:“那就讓他們進來,真當我陳某人不敢動他?”
很快,車馬停下的聲音之后,便是一陣腳步聲由遠到近進入府邸內,陳敬宣的目光緊緊鎖著大門的方向,當看到來人的確是王建之時,臉上的笑容更甚。
護隊只能到內院門口,這里安排的都是陳敬宣的親信,王建的護衛剛到一半便被攔了下來。
“陳大人,這就是你們的待客之道嗎?”
王建忽然喊了一聲,正打算拿起茶盞的陳敬宣停下手中動作,眼也不抬的回道:“待客之道?這里是我的地盤,今日我去找你你不應戰,倒是為了一個女人主動送上門來了,也罷,臨死前,你還有什么話想說?”
遺言?王建冷笑一聲,面不改色。
“徐二娘雖然明面上徹底與我斷了干系,可說到底也有過臥榻之側的情感,你將她放了,我今天就站在這里,不會做任何的反抗,陳大人,大可放心!”
“呸!”
陳敬宣剛喝一口上好的茶,就因為王建最后一句話當做漱口一般吐了出去。
“把人帶上來,既然說了是遺言,一定滿足你。”
花蕊夫人很快便被人抬了上來,白色的衣物沾染了不少的血色,除了幾條鞭痕之外,更為觸目驚心的是皮開肉綻之后的血痂。
王建瞇著雙眼,雙拳暗暗緊握著,上前一步,語氣溫和的問道:“你還好吧?”
花蕊夫人費勁力氣才睜開了眼皮子,氣息微弱的回道:“不死便是最好了。將軍……”
見花蕊夫人似乎有話要說,王建再次向前一步,更為靠近了一些。
“梓州之意,我一直守口如瓶,將軍切記……”
梓州,便是王建先前和陳翔所說的可作御敵之天然屏障,原來花蕊夫人直到最后都沒有將這個消息透露出來,那這身上的傷,一定是為了探出這個口風所經歷的了……
想到這里,王建對于徐二娘的愧疚之意便越發激烈,思想斗爭了一番之后,他還是抑制住了自己的怒火。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何況這小小的陳敬宣,他已經想好了如何后手制人。
不過這陳敬宣的確沒有他想的那么簡單,徐二娘的言外之意,陳敬宣這是打算一鼓作氣追擊到底啊,若是梓州有群山作為天然屏障算是王建的后手,那他要是不管不顧將主力都投入到成都府北部、東西兩側的漢州、簡州,那么先前所失掉的三州就會形成一個死角。
以王建現在的兵力,真沒有把握能死扛到底。
“既然已經見到了最后一面,那么,王將軍,你是不是要如約送上自己的人頭了?來人吶!”
“且慢!”王建忽然轉過身,看著陳敬宣,一字一句開口說道:“陳大人,我們做筆交易如何?“
“大唐紙貴,而我精通竹漿造紙術,租庸調制的失敗原因,就是因為大唐紙貴、戶籍登記大肆遺漏,卻還要繳納苛重賦稅,逼的農民只能逃亡,有了紙,等于有了財富,有了一切。”
王建早已盤算過了,按照大唐如今的造紙技術,換算成等值黃金的話,十克黃金才能買到一包a4紙。
所以說,這一項買賣,看著簡單,但是背后的利潤,絕對誘人。
陳敬宣表情怪異,王建說雖然動機不純,但說的可都是真話。
“那我要如何相信你能造出紙來呢?”
言下之意,便是雖然心動,但你也要拿出實力,不然,全都是空口無憑的大話,他是不會再信了。
王建見他已經心動了,也不著急,反而是一臉氣定神閑的回道:“這個簡單,若是陳大人可以不放心,便在這成都府的地界上,我開設一個造紙廠,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能不能做好,你看著便是了。”
陳敬宣一臉假笑,回道:“那我便答應你,只要你這造紙廠的確能造出紙來,我可以按照你說的辦,既往不咎!”
王建表面平靜,心里卻不屑道: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又何妨?這成都府還有造紙廠,最后都是我的!
于是,王建便開始行動了起來,有了陳敬宣的大力支持,造紙廠很快便建了起來,并且第一批的紙很快便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