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封職
- 回到唐末當蜀王
- 王佹一
- 2035字
- 2020-11-04 18:46:02
第24章 封職
王宗范下馬之后,王建才發現是因為和他兩面夾擊之后,敵方才潰不成軍,導致他的東川軍大勝,對他更是佩服不已。
此時才想到,好像一直沒有給他合適的官職,這么好的領兵才能,不用著實浪費。
于是王建便豪邁的封職,沖著王宗范說道:“我兒如此兇猛,從今日起,王宗范為東川軍茂州指揮使、戰時主帥!”
這最后一句,顯然是對背后的主力副將所說,眾人紛紛拍手叫好,無論是出于拍馬屁還是真心的目的,這番鼓勵是給足了王建面子。
而王宗范再次跪下,身體匍匐在地,回道:“謝謝父親大人信任,宗范一定不會辜負父親大人的信任!”
王建擺了擺手,一臉無奈的說道:“起來吧,你現在好歹也是指揮使了,別動不動的就跪,何況這是沙場,正是你的主場?!?
沒想到王宗范性子剛烈,只是回復道:“能得到父親大人重要,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不管這是哪里,跪拜都是宗范應該做的?!?
王建沒有繼續和他犟,轉而問道:“你的弟弟宗仁如何了?”
王宗范這才起身,拱手回道:“胞弟無恙,請父親大人放心?!?
此時茂州的圍困之勢已然解除,但是王建始終不太放心。
王宗仁不像是王宗范,一個是有必備的將才之能,而另一個,因為從小的陰影,不說以后是否做大事的人,至少現在還未成氣候,放在外面,始終有些讓王建不太放心。
“我們先去茂州,和你胞弟匯合。”
王宗范點了點頭,他帶的兵馬并不多,何況大半也都是茂州的守軍,此時收到命令之后,和背后的主力軍匯合在一起,一同前往茂州。
一路上,王建時不時的還會詢問王宗范對于此次圍困戰役的看法,王宗范說的頭頭是道,兵法是一方面,甚至另一方面,還分析了陳敬宣的心理。
他解釋道:“陳敬宣明知此舉會惹怒父親大人,可偏要這么做,無異于是主動挑事?!?
“可他也知道不這么做的話,往后這十六州之內,以父親大人的威名都會冠絕天下,到時候他想再動您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所以此時也不是他韜光養晦的時候,而是主動出兵騷擾,無論是否成功,都能令父親頭疼一番?!?
“再者,還有更為關鍵的一點,他知道父親大人性猛剛烈,一定會和他死磕到底,既然如此的話,他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聲勢造大之后,即使叫停的不是他,也能讓自己的處境稍微舒服一點。”
說實話,王宗范這份分析的確頗為全面,陳敬宣的心理一定有這方面的想法,大有不死不休的苗頭。
“不錯,你能想到這些,已經讓為父刮目相看?!?
“可你遺漏了最重要的一點,陳敬宣賬內軍師不是飯桶,他知道,先前的風評雖然我落下一籌,但是此次事情之后,這風評恐怕會被風吹到他那一頭,如此冒險,不單單是咽不下這口氣和激怒我,這背后,一定還另有打算?!?
至于他想要做什么,王建此時猜不出來,也不太想去猜。畢竟現在的諜報網散出去之后,到時候那邊有什么動作自然會被成都府的密探收集起來,他要做的,就是當做一切無事發生。
茂州并未開戰,但是城內居民還是聽到了不少的風聲,加上守城士兵發布的公告,家家閉門不出,街道上倒是安靜了許多。
進入茂州府之后,王宗仁果然是在府上,見到王建的那一刻,王宗仁臉上的表情依舊有些怪異。
這種情緒包含著懼怕、擔心、手足無措,就像是始終擔心會做錯事的小孩子,局促不安。
王建努力讓自己表現的比較像慈父的形象,一邊問道:“茂州治理的情況如何?”
原本是等他自己主動開口,可是看他這副窘迫的模樣,不拋個話題出來,恐怕站著就夠讓他壓力陡增了。
“回父親大人,分田和戶籍都已經辦妥了,借鑒了成都府的經驗,所以治理起來并不難?!?
王建微微點頭,轉而見他有些緊張,還是忍不住開導道:“這效率不錯了,原本我是預想大約半月左右,如今不過才短短幾日,就已經實施完畢,這效率為父很是滿意。”
聽到王建的夸獎,王宗仁終于是放下了不安的表情,但依舊緊皺著眉頭,露出一絲絲微笑。
王宗范連忙說道:“這段時間茂州的治理的確花費精力,弟弟身體不便但依舊身體力行,所以或許是精神不太好……”
王建沒有想到,他的觀察還這么細致入微,顯然也是發現了王宗仁的不對勁。
但是他小時候的事情王宗范是不知道的,不然也不會當著王建的面說出這番話。
老實說,王建即使將一切罪魁禍首都歸結于前身,但是心里依舊是有負罪感,聽到王宗范這么體貼的幫他開脫,心里的負罪感更重了一些。
“為父知道,你們二人治理有功,宗范今日出兵救援,與我一道解了茂州危機,我給他封職了。宗仁,這茂州的治理你功勞最大,但是為父知道,對官職你并不在乎。”
“留在茂州始終過于危險,你不在為父身邊,為父手又不可能伸的太長,你還是回去吧?!?
王宗仁身體微微一顫,但還是咬著牙點了點頭。
不過畢竟是老實,即使心里依舊有話要說,但就是不開口。
王建看的心急,若是周玉蘭在就好了。
善解人意的事情,還是交給女人來做好一些。
隨即,王建又囑咐王宗范:“茂州守住即可,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情,我會在背后兜著。”
即使到了如今的地步,陳敬宣要想翻出什么巨浪也不太現實,可王建深知陳敬宣的秉性,這人在史書中留下的好話不多,現實中又是什么樣子的很難琢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王宗仁最終還是乖乖跟著王建回了成都府,雖然心情低落,但有周玉蘭安慰,王建倒也不必太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