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舉反轉
- 初唐小神棍
- 蜀中布衣
- 2011字
- 2020-11-04 21:48:43
第三十四章 一舉反轉
黃昏時刻,夕陽西下,趙老漢背著篋笥,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了家中。
案幾上,老妻已經為他備好了一壺綠蟻酒,一盤佐酒小菜。
這是趙老漢多年養成的習慣,說書之后回家都喜歡小酌幾杯,權當緩解疲勞,也可以理一理接下來所要講述的思路。
待倒上美酒,吃上小菜,趙老漢心思百轉。
這本《西游記》真乃神來之作,不僅故事奇思妙想堪為經典,且作者文字功底出眾,遣詞造句實乃出色,讓人一讀便生嘆為觀止之感,可謂不折不扣的神作。
說書這么多年,趙老漢還沒有遇到過如此優秀的作品。
如今,唐僧已經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三個法力高深的徒弟,也不知道接下來又會遭遇什么磨難,想想真是讓人忍不住有些期待啊!
便在趙老漢悠悠揣測后續劇情當兒,突然靠在案幾一旁的篋笥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竹子編制而成的篋笥乃是他裝盛筆墨紙硯以及書卷之物,猶記今晨出門明明攜帶了三幅字卷,為何眼下篋笥內卻裝了四幅?莫非是記錯了?
趙老漢不以為然,很隨意的抽出其中一幅字卷,右手為托左手徐徐拉開,很快就露出了字卷上最右側所寫的一行大字——第二十三章: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
待見到那一行大字的瞬間,趙老漢神情猛然一怔,整個人如受雷殛,雙目立即就睜大了。
西游記第二十三章?這不是接下來的章節么?
霎那間,無數念頭在腦海中飛旋,趙老漢連忙將案幾上的酒食擱在地上,將那幅字卷攤在案幾上慢慢細看,越看心兒越跳越快,就連呼吸都是急促無比。
這一章,主要講述了黎山老母、南海觀音、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四位化作女子試師徒四人凡心。
而在文中,作者也首次點名了唐僧的身世。
原來唐僧乃是寧隱寺昔日寺主玄奘法師,西行前往天竺便是為了求取真經,從而解決佛教佛義爭端。
待看罷之后,趙老漢久久失神。
作為一名專業說書人,他很清晰的記得目前京都小報所刊載《西游記》剛至二十二章,二十三章也就是眼前這一章根本就還沒有問世,為何竟會出現在自己這里?
饒是他想破腦袋,也委實想不明白。
而且據他看來,這一章并非是他人續寫而成,光看文筆和詞匯結構,毫無疑問乃是原作者所著。
更為重要的,是此章居然還點明了唐僧的真實身份,如何不令趙老漢大感震撼。
倘若將這章內容搶在京都小報刊載之前發出去,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轟動,對自己說書之事又帶來多大的影響?
想到這里,趙老漢的心跳得更猛烈了,因為他意識到一個發財的機會擺在了自己面前。
翌日午后,趙老漢開始在賓滿樓講述《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的內容。
這一章尚沒有連載,一經說出登時在食客們間引起了極大轟動,竟是一傳十,十傳百,將整個賓滿樓圍得是水泄不通。
聽書人們更是驚訝得知,原來唐僧的身份竟是寧隱寺寺主玄奘法師,而在不久之前,玄奘法師請命西行未果,偷偷出境而去前往天竺。
如此行徑,更是印證了唐僧為求大乘佛法舍身求佛的西行之舉,倒是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
然而,報社尚未連載此章節,這普普通通的說書人是如何知曉的?
該不會是憑空臆測的下章內容吧?
于此,懷疑之聲也是絡繹不絕。
待到黃昏,長安城另一家報社——關中小報突然連載了《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這一章內容,白紙黑字一目了然。
霎那間,玄奘便是唐僧之事傳遍了整個長安,百姓們全都議論紛紛,如同吃瓜群眾般為之轟動了。
得道高僧為求佛法抗旨西行,事情的本身就充滿了凄涼悲壯、舍身為法的大義精神。
加之唐僧又是百姓們為之喜愛的人物,作為其原型的玄奘,立即就獲得了輿論的同情。
第二天便有百姓自發組織前去京兆府為玄奘請命,請求朝廷寬恕玄奘抗旨之罪。
與此同時,明瞻方丈等人也是慌了手腳。
在《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的故事中,已經把長安僧侶描述為妒忌賢能,阻擾西行取經的反面人物。
盡管沒有指名道姓,然而輿論的矛頭還是指向了明瞻這位“十大德”。
如此一來,自是為明瞻帶來了不少麻煩,也產生了很壞的影響。
別的不說,本由明瞻方丈坐鎮的大安國寺,今日突然香火大減,燒香拜佛之人急劇減少。
與此同時,前來尋釁找麻煩的百姓卻突然增多,許多崇拜唐僧的愚婦竟作長舌罵街之狀,將大安國寺的和尚罵的是臉紅耳赤,羞愧不已。
介于如今的玄奘已經變作了風云人物,問題業已變作燙手山芋,明瞻方丈緊急作出決定,暫緩收回玄奘的度牒,直接將問題交給朝廷進行處理。
畢竟,他也不敢得罪天下之人吶!
作為幕后黑手的玄智一直藏在暗中打探消息,待得知明瞻方丈的決定之后,他這才真正松了一口氣,帶著愉悅無比的心情,哼著小曲回寺了。
然而當他剛來到落霞峰山腳準備登上的時候,頓時被眼前的情況所震撼了,直接爆了粗口:“我嘞個擦,這是什么情況?”
山道盤山蜿蜒而上直達峰頂,道路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人流,幾乎全都是上山鮮少有下山之人。
這些人衣衫華麗,穿著講究,一看便知道非是平安村村民,不用問也是來自繁華之地。
且行人們神色匆匆,議論聲聲,臉上盡皆閃爍著興奮的目光。
寧玄智深知這條石階山道只通向了寧隱寺,毫無疑問這些人的的確確是前往寺里。
以前的寧隱寺可一直是默默無聞啊,今兒個為何如此熱鬧,莫非……
想到一個可能,寧玄智立即忍不住暗感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