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各有盤算
- 漢宮案
- 隨清風去
- 2120字
- 2020-11-04 20:47:08
第七章 各有盤算
吳慎知道這是辯駁的良機,連忙開口道:“我今日從山中離開,剛剛才在路口遇上亭長,尚未到過鄉中,怎么可能犯案?”
他自覺無辜,理直氣壯,語氣便堅定坦然,與畏官吏如虎的無知小民不同。張公子暗中稱奇,對此人更起了幾分惜才之心。
公孫武冷笑道:“此人若不曾犯下罪行,為何要毆傷求盜,拔足奔逃?這拒捕之罪,汝可抵賴不得!”
吳慎反駁:“當時亭長問話,求盜忽然出手,直襲我后腦,我要是不奮起反擊,一擊之下可能要了我的命!我也不曾見亭長、求盜印信憑證,安知不是有盜賊假借身份劫路?我焉能不怕?”
他剛才也在想脫身的借口,自己確實沒有驗傳,但亭長盤查也未出示身份證明,求盜又窮兇極惡攻擊他腦后要害,推說害怕盜賊偽裝,輕輕巧巧將拒捕之罪可卸了。
公孫武氣得七竅生煙,正要喝罵此人大膽狡辯。張公子見吳慎口舌伶俐,面對惡吏猶自侃侃而談,毫不畏懼,又多了幾分招攬之意,便笑道:“原來是個誤會。我看這位壯士相貌堂堂,不似為惡之人,公孫亭長就看在我面子上,給他一個機會如何?”
又被夸相貌了!吳慎擦汗,這時候才來得及仔細大量張勝朋。只見此人安坐于車上,身著錦袍,頭戴高冠,手持一卷古書,容貌清雅,果然是濁世翩翩佳公子。不過對方以貌取人的習慣實在讓人有些膈應,長得好看就不能是惡人了?只是如今人家在為自己說話,吳慎當然也沒理由指出這錯誤的邏輯,閉口不言。
公孫武略作猶豫,張家乃是淮陽國中巨富,張公子少年了得,聽說更是淮陽王宴飲座上客,地位遠非他小小一個亭長可及。按說他開口保人,公孫武無論如何也得給這個面子。但自己興師動眾,呼喝叫囂,驚動了半個鄉里,把人追到這兒,說放就放,面子上可有點掛不住。
張公子察言觀色,已知端的,微笑道:“亭長秉公執法,我自然不敢請你私縱人犯。只是此人若能自證清白,便請亭長不要追究他與求盜起沖突一事如何?”
他余光所及,早見求盜一臉痛楚,時不時揉捏兩肩的樣子。求盜未為吏時,也是鄉中有名的劍客豪俠,看上去與這壯士動手,吃了一點小虧。
話說到這份上,亭長與求盜當然不能再硬頂著不給張家面子,便齊聲道:“若能證明清白,此人便是無辜百姓,吾等豈能為害民之事?”
大漢朝地方上的官吏權力不小,亭長負責十里緝盜,更可在一方耀武揚威。但地方上民風彪悍,他們也絕不敢欺辱良家子,吳慎是沒有驗、傳的外鄉人,亭長、求盜這才無所顧忌,如今他得了張公子的眼緣,有張家為他撐腰,公事公辦也得客氣許多。
這時候張公子才站起身,親熱與吳慎拱手,笑問道:“足下美姿容、利口舌、好身手,我一見便心折。吾乃清河張勝朋,不知可否請教壯士高姓大名,郡望何處?”
時人重郡望,除了姓名之外,介紹自己最要緊便是籍貫。張勝朋故籍清河郡,在淮陽國做生意發家,但說起自己,還得先說家鄉。
吳慎之前琢磨著要找鄉中三老補辦身份證,早想好了籍貫身份一通說辭,聽張勝朋動問,熟極而流答道:“在下會稽吳慎,自幼便隨師長游歷,后在鐘離山中隱居。公子夸贊,愧不敢當。”
身手嘛,他作為訓練了十幾年的擊劍準奧運選手,這世界上如果沒有超凡武力,那他可以毫不謙虛的承認還不錯。口舌他自覺只是普通人,只是作為穿越來客,見識膽色都要比當時平民略勝一籌,至少說話不打磕巴。至于姿容……夸男人好看總覺得別扭,吳慎就當是本地風俗,入鄉隨俗見怪不怪。
“原來是江南人氏。”張勝朋若有所思,暗暗在意。江南吳、顧、陸、張四大世家,這人姓吳,不知與吳家有否關系?他說自幼跟隨一個道人游歷,但顛沛流離又怎么養的出這般氣度?
吳慎本來江南人,對當地相對熟悉,想著會籍郡離這淮陽國有一段距離,難以查證,自己說起江南風光也不至于穿幫,這才挑了這么個籍貫,哪里料到張勝朋會想那么多?
公孫武在一旁不耐煩,想起那孟慶巖嘮嘮叨叨也甚為麻煩,巴不得能早些了結此事,便催促道:“吳慎!張公子給你機會,讓你自證清白,我便也信你一次,你隨我們到苦主家中,一問便知!”
自己把這人帶去那書呆子面前,至少也能暫時堵了那張嘴,算是給個交代,總不能叫人一直埋怨他這當亭長的緝盜不利。
張勝朋笑道:“亭長忒也心急,那吳兄不妨上車同座,我也與你一起去看看如何?”
他伸手邀請,態度熱忱。吳慎受寵若驚,知道這會兒確實還得靠這位張公子當靠山,也不客氣道了謝便升車坐。
公孫武瞪大了眼,嫌疑犯坐車,他亭長卻要徒步,豈有此理?何況這小子何德何能,敢與張公子并肩?不過看張勝朋并不見怪,眉宇間還有笑意,便不敢多說,只沒來由煩躁催道:“那我們就往孟家,請張公子帶同此人跟上。”
張勝朋點頭,與車隊管事交待過了,自己引著牛車,隨同亭長求盜緩緩而行,一路上與吳慎攀談,更覺此人見識浩繁,心中納罕。
吳慎有口無心,一邊謹慎應答一邊在盤算。這位張公子不知為何釋放了善意,亭長求盜也頗給此人面子,只要自己在下面那個案子中證明清白,這穿越來的第一關就算是過了。
接下來如果一切順利,是否能趁熱打鐵請張勝朋幫忙,把戶籍給落下來辦了,這才好安心在這大漢朝的時代落戶。所以張勝朋與他攀談結交,他也有意識在觀察這位富家公子的性格態度。
從目前的交談來看,這人可能就是天生的熱情好客,大約當時的貴族豪門都會豢養奇人異士以充門客。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吳慎也完全夠得上這門客的門檻。
當然是不是要投效他人門下,吳慎還沒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