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祖滅掉渤海國后,設置東丹國,以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國主,管理渤海遺民。
后遼太宗耶律德光強行遷徙渤海移民到東平郡,內心不安的耶律倍南下投奔后唐,東丹國名存實亡。
此次遷徙有相當數量的渤海人因“困乏不能遷”,便成了契丹富民豪強的奴婢。
本來渤海人是海東盛國,亡國后為奴為婢這等待遇,也使得渤海人與契丹人的矛盾異常尖銳,渤海遺民起義不斷。
達蘭罕自然也是對契丹人沒有什么好感,但是又因為他勢單力薄,所以他才一直隱忍不發。
此次聽聞宋主北上,他也是心思活絡了起來,命令心腹上下串聯,將渤海部曲集結在他周圍,準備隨時起事。
順州在溫榆河東北,契丹知順州的是建雄軍節度使劉廷素。
此時的劉廷素正在官署內來回踱步,似是在等待什么重要的消息。
順州衙司外,一名牙將下馬后,也不顧馬匹,直沖順州衙司后堂,一路上暢通無阻,直奔后衙劉廷素所在。
“怎么樣?來喝口水。”
牙將稍作鎮定,隨即說道:“大人,宋主北上,連下岐溝關,涿州,在清河大敗北院......耶律奚底軍。”
“這一天還是來了。依你看,此次宋主能收復幽燕嗎?”
牙將稍作思量,將茶杯放在桌上,隨即說道:“此番宋人北上,來勢洶洶。地方漢兒苦契丹久矣,人人久盼王師,大人當細思量。”
劉廷素聞言沉思幾息,說道:“再等兩天,記住此事莫讓他人知曉,再看看幽州戰事結果如何。依你看,這大遼北邊的兵馬什么時候能趕到?”
“這,依末將看,最少也得十天半月。”
“那就再等個七八天,但愿宋主可以盡快攻克幽州,這被契丹人坐在頭上的日子,老子也過膩了。”
“......”
幽州城周18里,四面各有兩門,城高約3丈,遠不如晉陽城一城之大,因此趙光義對此次攻打幽州城信心滿滿。
趙光義命令攻城八作壕砦使趙延進督造戰炮八百具,準備強攻幽州城。宋軍試探性地進行了第一波攻擊,然后開始踏踏實實地填壕溝,搭浮橋。
“報,沙河一線發現遼軍,至少五千余人,看人持青幟,應當是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軍。”
郭守文聽罷斥候稟報,隨即派人通知李繼隆前來匯合。
“李將軍,此次就由你為我掠陣,如何?”
李繼隆聽罷,于馬上拱手道:“敢不從命。”
郭守文親率三千多人沖向遼軍,“奚底”軍幾遭敗績,前軍一觸即潰。郭守文軍殺傷百余人,直沖奚底中軍。
李繼隆軍旗下,左側是李進王貴等親軍護衛,右側是一黑臉大漢,負責節制兩指揮新添進來的禁軍。
李進看著郭守文引軍殺得遼軍潰不成行,遼人幾次三番大敗,又想到了三國演義里面的曹操幾次被戲弄,笑一次招一次的漢軍追殺。
他不由得笑了起來,引得李繼隆幾人紛紛側視。
黑臉大漢忍不住出聲道:“李都頭,何故發笑?”
李進看著這個黑臉大漢,想了想:“貌似將軍說過,這人叫尹繼倫,怎么后世都沒都聽說過呢。難道又不是什么名人。沒有活得長的名人跟著,我很是心慌啊。”
李進有點尷尬,隨口說道:“這遼人幾次大敗,還敢前來挑戰,我猜必有蹊蹺。”
聽著李進的話,李繼隆和尹繼倫對視一眼,若有所思。
這時候,異變陡生。只見“奚底”軍丟掉了青幟,換上了赤色旗幟,郭守文率軍直直撞上其中軍。
尹繼倫驚叫道“是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這人變易旗幟,迷惑我軍。”
宋軍本以為是手下敗將耶律奚底的軍隊,人人拍馬向前,隊列分散,猝不及防卻沖上了耶律斜軫的精銳本部軍。
蕭干隨后率領本部兵馬從側翼沖出,圍殺郭守文的三千宋軍。
李繼隆看郭守文陷入重圍,朝尹繼倫說道:“尹將軍,可敢隨我沖陣。”
“愿隨將軍死戰。”
隨后,李繼隆和尹繼倫率領余下千余宋軍,沖入遼軍軍陣。萬余宋遼人馬在沙河一線,慘烈廝殺。
“此時不反,更待何時?渤海達蘭罕今日反遼,兄弟們隨我殺。”
達蘭罕率本部六百多人,從遼軍后后背殺出,遼軍猝不及防,紛紛被殺退。李繼隆率軍打穿遼軍重圍,與郭守文會師。
郭守文一臉羞憤:“遼軍后軍大亂,想必有部族反正,李將軍,隨我殺。”
耶律斜軫沒想到達蘭罕陣前反叛,又被李繼隆殺透軍陣,于是派人通知蕭干,向北撤兵,邊打邊撤。
“達蘭罕,這頭養不熟的白眼狼,壞我大事兒。”南院大王耶律斜軫恨恨地看了遠處的達蘭罕一眼,隨即拍馬撤軍。
“報,官家。李將軍和郭將軍在沙河遇耶律斜軫軍,戰平,互有傷亡。渤海人達蘭罕率渤海人六百人歸明。”
趙光義聽聞沙河戰事,大喜道:“設歸明渤海都,以達蘭罕為指揮使,并向幽州城內宣示我大宋再敗其南院大王之事。”
幽州城內只有不到萬人守軍,加之此次宋軍進擊神速,先后擊敗南北大王軍,使得城內人心惶惶。
契丹鐵林都指揮使李札、盧存二人私下串聯,偷偷集結心腹百余人,趁夜色越城出降。
耶律學古和韓德讓,以及副留守馬得臣,康延壽巡視諸城,安定軍心,同時大發賞賜,由是軍心暫安。
天色慢慢黑了下來,大軍暫時停下了攻擊。
時間進入六月末,天氣也漸漸熱了起來。曹翰并未著甲,在帳內踱步不停,很是煩悶。
錢俶的姻兄泰寧軍節度使孫承祐,恣為奢侈,尤好美食,此次也隨錢俶北上,他命令手下用兩只橐駝負巨斛儲水,養存活魚十數條。
駐扎在幽州城南,錢俶和石守信等數十人,尚未食過,仍舊餓著肚子。于是,孫承祐讓人就地膾魚,錢俶和石守信十幾人得以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