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沒銀子
- 我在南明當太保
- 黑石頭222
- 2553字
- 2020-10-31 23:27:59
第六章 沒銀子
揚州地處長江與淮揚運河的交匯處,乃是明朝的水利交通樞紐,也是當時的軍事重鎮之一,與鎮江隔江相望。
當看到城深墻厚的揚州之時,李國慶心里想起了李白那句著名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詞句,感慨萬千。
后世他是到過揚州的,不過那時的揚州古城不過是一個旅游之地罷了,無論是交通地位還是軍事地位,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而再次踏入揚州,自己已經成了南明太子。
城墻上防衛的兵丁寥寥無幾,在風雪的呼嘯中,無精打采地依靠在城垛上。而城門處的盤查倒是很嚴,由于投奔揚州的難民太多,入城的人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當然,太子是不用排隊的,然而史可法居然沒有出城迎接,只有淮揚總督衛胤文、知府馬鳴錄、推官湯來賀相迎。
對于急切想見到這位民族英雄的李國慶,不免有些失望。一打聽,敢情史可法去徐州了,目的是勸說高杰前往睢州和許定國合兵,共同西征剿滅李自成。
李國慶心說,怪不得會有睢州之變,原來根兒在他這兒。對此事也無法直接表明態度,暗自給了八個字的評價: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沒有過多的寒暄,進入城中,一種委婉、清幽、和睦的氛圍撲面而來,與北方災民遍地、四野荒蕪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只見揚州城內,商鋪鱗次櫛比,街道熙熙攘攘,依舊的亭臺樓閣,依舊的小橋流水,依舊的風花雪月。
除了那些涌入的難民,這里的居民似乎還感覺不到戰爭的臨近,可死神正一步步的逼近,如果不是自己的穿越,四個月后,這里將變成人間地獄。
李國慶不高興,淮揚總督衛胤文也莫名其妙,看著比板凳高點的李國慶,心想就這小孩,總督江北,開什么國際玩笑。
第二天清晨,左都督、太子太保劉肇基、淮揚總督衛胤文、提督江北兵馬糧餉太監高起潛、知府馬鳴錄、推官湯來賀、史可法幕僚閻爾梅等齊聚揚州府衙。
李國慶看著堂下的眾人,深知大家對自己的迷惑與茫然,開口說道:“眾位年紀比我大,學文比我高,長期在江北與清軍對峙,保我大明疆土,勞苦功高,都不要站著了。來人,看座。”
待大家落座后又說道:“原本是史閣老提督江北,皇帝是放心的。然江北四鎮各自為政,不服從指揮,不聽從管理,朝堂上認為如此下去,無法抵擋清軍南下,故命本王總督江北一切軍政事宜,還望諸位通力合作,本王不勝感激。”
眾人聽了,看著比板凳高點兒的李國慶,心想這家伙年齡雖小,倒也知書達理,不像個沒腦的蒼蠅,就不知道后面會不會有什么幺蛾子?
李國慶看向淮揚總督衛胤文,問道:“衛大人,不知揚淮地區對于清軍的南下是如何安排的?”
“回殿下,微臣從未聽說清軍要南下,他們不是西征去打李自成了嗎,所以各個城池只是加強戒備,防止流民匪患,從未有針對清軍的舉措。”衛胤文答道。
李國慶見狀,知道再問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結果。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下江北的兵力部署,糧草的準備,揚州的守城措施等等。
突然感覺史可法在這兒的幾個月,除了把高杰忽悠的感激涕零外,同意幫他西進去攻打李自成,就基本上沒干什么正事兒。
在整個江北,沒有防御清軍的總體思路和戰略,沒有戰前動員,沒有對百姓的宣傳和教育,沒有后勤準備,沒有城池防御的具體方案,更別說對待清軍具體的戰術安排了。
本來還想著依靠史可法做的基礎工作,在自己來了以后予以補充和完膳,就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對敵策略。
現在看來,完全可以把史可法的那一套,扔在一邊兒了,連推倒從來都不用,因為壓根就沒有。
又將目光轉向了高起潛,印象當中,好像就是這個家伙把盧象升害死的,也不知道這個家伙禍害完北京,怎么又跑到南京繼續禍害來了。
高起潛面白、無須、嗓音尖細,頭戴三山帽,身著斗牛服,一臉的傲慢,絕對沒把這個板凳太子放在眼里,對李國慶的問話推三阻四。
過去的事情李國慶無需多管,可臨來之時便宜老爹告訴自己,高起潛這兒應該有五十萬兩白銀,可供自己在江北調配使用。
然而現在這家伙卻是死活都說沒有。一兩銀子都沒有,還總督屁的江北。
于是對著高起潛說道:“其他的事情,本王就先不問了,只想問問,高起潛高監軍,你總督江北兵馬糧餉,居然告訴本王,現在手頭糧無一粒,錢無一文,那我問問你,讓本王如何與清兵見仗。”
高起潛急忙起身道:“回殿下,朝廷下撥的糧餉,奴才是一點兒都不敢截留,如數撥到了江北四鎮,皆有賬目可查,還望殿下明鑒。”
李國慶不慌不忙地說道:“你總督的是江北糧餉,不是四鎮糧餉,你把錢都撥到四鎮,江北其他人馬如何處之?”
高起潛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說道:“回殿下,不是奴才愿意給他們,而是他們帶著人來鬧,不得不給他們,奴才這也是情非得已啊。”
李國慶接茬兒道:“他們鬧你就給,那現在本王也鬧上一鬧,你拿什么給啊?”
“殿下,奴才從崇禎帝起就開始執掌軍馬,總督糧餉。今承蒙皇上器重,奉命總督江北兵馬糧餉,所有糧秣之發放均有賬可查,歷歷在目。若殿下不信,可派人去查,奴才敢拿腦袋擔保,分文不差。”高起潛老神在在的說著。
李國慶心說,查賬?查到清軍把自己腦袋搬家,也查不出來一個結果。看看能不能先從高起潛這弄點銀子再說吧,要是真鬧僵了,依照制度,這老家伙不給,自己還真沒轍。
于是態度緩和了一些,說道:“高大人,由于事態緊急,過江時本王并沒有帶著銀兩,你看這樣成不成,你先從別的地方,幫本王擠出個三萬兩、五萬兩的,畢竟我也帶著這么多人馬,這一路上人吃馬喂的,也是需要銀子的。”
“不瞞殿下,我這里真的是一兩銀子也沒有。要不,殿下寫個條陳,我向戶部申領;或者先向四鎮借一點銀兩,一解燃眉之急。”高起潛是應對自如。
李國慶想道,要是戶部有銀子,來的時候我就帶著了,還用你去申領;至于江北四鎮,我這里還想收兵權呢,我都去借錢了,還收個屁的兵權。不由得惱怒道:“本王就從你這里要,至于怎么搞銀子,那是你的事兒。”
誰知高起潛竟然倚老賣老,耍起流氓來,叫道:“殿下,你不能不講理呀,我把錢都已經撥下去了,現在是一個銅板也沒有,您要是想要錢,咱家只能砸鍋賣鐵了,要不您看我的府里什么值錢就拿什么吧。”
李國慶聽完剛要發怒,轉念一想這樣吵來吵去也不會有個結果,還需想個穩妥之策。
忽然覺得不舒服,用手捂著肚子,咧著嘴:“唉喲,本王肚子有點不舒服,你們等會兒啊,我先溜達一趟。”說完,直接跑出了大堂。
大家無奈的搖搖頭,掩面而笑,到底是個孩子,心性不佳,肚子也不爭氣,關鍵時刻掉鏈子。
高起潛心想:和我斗?你還嫩了點兒,也不看看咱家大風大浪里闖過多少回了。我還沒出招呢,就把你擠得出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