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jié) 建設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基礎

成本控制,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全面的工程,應該從工程投標報價開始,直到項目竣工結算完成為止,貫穿項目實施全過程。工程項目成本全過程控制是由工程項目的自身特點決定的。施工項目作為一次性事業(yè),生產過程具有明顯的單件性,施工項目活動過程不可逆,也不重復,給工程項目帶來了較大的風險性和管理的特殊性;施工項目的地點固定、體積龐大和結構復雜,導致了施工中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工程多和施工組織復雜。此外,施工周期長,作業(yè)條件惡劣,易受氣候、地質條件等制約也都直接影響成本的高低,給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帶來了很多困難。因此對工程項目必須實行全過程控制。

一、樹立全員成本意識

樹立全員成本意識是做好成本控制的思想基礎。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成本控制涉及項目組織中的所有部門、班組和員工的工作,并與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調動每個部門、班組和員工控制成本、關心成本的積極性,真正樹立起全員控制的思想觀念非常重要。

(一)在員工的培訓教育中強化成本觀念

加強成本費用控制,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廣大職工對成本費用控制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充分認識到成本與收益的密切關系;貫徹技術與經(jīng)濟結合、生產與管理并重的原則,向全體職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yǎng)全員成本意識;同時向員工宣傳組織的成本理念,使每個員工都能理解組織的命運和自己的命運是相互聯(lián)系的,形成“視公司為家”的態(tài)度。

(二)抓好成本管理主體的帶頭作用

雖然全體員工都有參與成本控制的義務,但是成本控制的主體應該是對公司成本的形成和產生負有責任的影響者及參與者。因此,公司在進行成本管理時,應將與成本的產生密切相關的諸如決策階層、部門負責人等視為成本控制的主體,使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成本降低的重要作用,從而帶頭樹立起成本意識和效益觀念。而這種模范行為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對下屬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同時,管理主體要加強與下屬的溝通,在與下屬的談話中及時發(fā)現(xiàn)企業(yè)的問題,解決問題,免遭不明的損失,降低企業(yè)的成本。

(三)樹立現(xiàn)代成本意識

現(xiàn)代成本意識是指企業(yè)管理人員十分重視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不受“成本無法再降低”的傳統(tǒng)思維定式的束縛,充分認識到企業(yè)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然而這種降低必須建立在維護企業(yè)效益的基礎上,因此必須是“有計劃、有組織的”。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擴展成本控制的范疇,以管理部門牽頭,擴展到設計、生產、供應等部門,要求每個部門、每位員工都樹立良好的成本意識,形成貫穿整個企業(yè)的“組織化成本意識”;二是提高成本控制的定位,將成本控制的理念向決策領域滲透,從選擇項目的種類、規(guī)模時就注入成本觀念,確立具有長期發(fā)展性的“戰(zhàn)略性成本意識”。

(四)建立企業(yè)的節(jié)約文化

企業(yè)文化是企業(yè)發(fā)展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現(xiàn)代企業(yè)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企業(yè)文化的競爭。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企業(yè)作為社會資源的主要使用者,更應當成為節(jié)約的主體。

二、工程項目全過程成本控制體系

項目成本的產生涉及項目的整個周期,形成于項目施工的全過程,成本控制工作也要伴隨項目施工的每個階段。如在施工準備階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施工,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減少施工成本支出,確保工程質量,杜絕工程返工和減少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費用,是過程控制的重點。所以,要想做好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強調項目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而且在整個項目管理的始終都要具有嚴格的成本管理態(tài)度。

(一)項目成本的三個階段

在項目成本全過程管理上,主要有如圖2-1所示的三個階段及目標。

圖2-1 項目成本全過程管理的三個階段及目標

(二)施工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的內容

施工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考核。其中成本預測、制訂成本計劃屬于事前控制,對實際成本進行監(jiān)控和對各項工作成本變動進行跟蹤動態(tài)管理屬于事中控制,成本核算和分析則屬于事后控制階段,具體分類詳見圖2-2。

圖2-2 成本管理內容及分類

1.施工成本預測

施工成本預測就是以成本估算理論為基礎,根據(jù)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運用科學的預測方法和手段,在工程施工以前對項目未來的成本支出情況做出科學的預測。施工成本預測是成本計劃的基礎和前提,是編制成本控制目標和施工項目成本決策與計劃的依據(jù)。通過成本預測,可以在滿足合同要求和企業(yè)戰(zhàn)略的前提下,選擇成本最低、綜合效益最好的成本實施方案,并能對成本控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管理,以提高成本控制的預見性。

2.施工成本計劃

施工成本計劃是在項目實施初期對施工項目在項目工期內產生的一切費用支出、施工成本降低率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進行統(tǒng)籌和規(guī)劃的一種指導方案。它是項目降低成本的指導文件,是設立目標成本的依據(jù),是開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礎。編制施工成本計劃是施工成本預控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的實施方案將導致直接工程費、措施費和企業(yè)管理費的差異,因此成本計劃應在工程開工前編制完成,在項目實施方案確定和不斷優(yōu)化的前提下進行編制,以便將計劃成本目標分解落實,為各項成本的執(zhí)行提供明確的目標和控制管理手段。

3.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不斷收集項目產生的實際動態(tài)成本,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將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實際資源消耗和費用支出等嚴格控制在成本計劃的范圍內。將實際情況與計劃情況進行實時比較,通過計算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并進行分析和反饋,以便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控制項目施工時的額外成本支出。

施工成本控制具有全過程和全方位的特征。成本控制與目標成本管理相結合有三層含義:一是在成本預算、決策和成本計劃階段對目標成本的控制;二是在成本動態(tài)控制和分析階段對目標成本完成過程的監(jiān)控;三是在成本核算和分析階段對目標成本完成情況的分析和考核,是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基礎上分析經(jīng)驗和總結教訓,為今后其他類似項目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施工成本控制的三層含義如圖2-3所示。

圖2-3 施工成本控制的三層含義

4.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施工產生費用按成本的類別進行信息分配和數(shù)據(jù)匯總,計算出實際的施工項目費用支出;二是采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該項目的施工總成本和各單位成本。施工成本核算貫穿于成本控制的始終,需要正確及時地核算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成本數(shù)據(jù)和信息,作為各個成本管理環(huán)節(jié)的依據(jù)。項目經(jīng)理部要建立項目業(yè)務費用管理臺賬和施工成本會計賬戶,實施全過程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可分為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核算和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核算是竣工后成本核算的基礎。

5.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對成本的形成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途徑的活動。施工成本分析應貫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過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實時收集的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和預算成本以及以往類似工程的經(jīng)驗成本等進行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成本變動的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以便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

三、實施目標成本管理

建設工程企業(yè)應以財務部門為中心,把企業(yè)的總目標成本分解,下達給各責任單位,作為各自的分目標成本。各責任單位的費用單獨記錄、考核,并報告成本控制執(zhí)行情況。財務部門根據(jù)責任成本報告,比較實際與目標的差異,分析差異的產生原因和責任歸屬,并及時予以調整,采取適當?shù)拇胧8髫熑螁挝话葱碌闹噶罾^續(xù)控制。

四、建立動態(tài)的控制系統(tǒng)

建設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一個動態(tài)而又復雜的過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隨著情況的變化進行項目目標的動態(tài)控制。

所謂動態(tài)控制就是從工、料、機投入到施工過程完成之后,要及時收集成本產生的實際值,并與目標值相比較,核查有無偏差,若無偏差,則繼續(xù)進行。否則,要找出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及時堵塞漏洞。另外,在動態(tài)控制過程中還應采取某些“特殊”的管理方法。所謂“特殊”是指在工程建設活動中,對那些不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要做到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切不可千篇一律。尤其是對事關全局或關鍵性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切不可放任發(fā)展。

項目目標的動態(tài)控制是項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論。項目目標動態(tài)控制的工作程序如圖2-4所示。

圖2-4 動態(tài)控制原理

(1)項目目標動態(tài)控制的準備工作:將對項目的目標進行分解,以確定用于目標控制的計劃值。

(2)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項目目標進行動態(tài)跟蹤和控制,收集項目目標的實際值,進行項目目標的計劃值和實際值的比較,通過比較,如有偏差,則采取糾偏措施進行糾偏。

項目目標動態(tài)控制的糾偏措施主要包括:組織措施、管理措施、經(jīng)濟措施和技術措施,如圖2-5所示。

圖2-5 動態(tài)控制的糾偏措施

五、建立完善的資源配置體系

(一)人工費的控制

人工費的控制實行“量價分離”的方法,將作業(yè)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額工日的一定比例綜合確定用工數(shù)量與單價,通過勞務合同進行控制。

(二)材料費的控制

材料費的控制同樣按照“量價分離”原則,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價格。

1.材料用量的控制

在保證符合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過定額管理、計量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物資的消耗,具體方法如圖2-6所示:

圖2-6 材料用量的控制方法

2.材料價格的控制

材料價格主要由材料采購部門控制。由于材料價格是由買價、運雜費、運輸中的合理損耗等組成,因此控制材料價格,主要是通過掌握市場信息,應用招標和詢價等方式控制材料、設備的采購價格。

(三)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

施工機械使用費主要由臺班數(shù)量和臺班單價兩方面決定,為有效控制施工機械使用費支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1)合理安排施工生產,加強設備租賃計劃管理,減少因安排不當引起的設備閑置;

(2)加強機械設備的調度工作,盡量避免窩工,提高現(xiàn)場設備利用率;

(3)加強現(xiàn)場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避免因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停置;

(4)做好機上人員與輔助生產人員的協(xié)調與配合,提高施工機械臺班產量。

六、建立成本控制責任制

有關成本控制方法中曾強調了責任制的重要性,而在施工階段建立的成本控制責任制除應嚴密、完整之外,還應保證與質量目標、工期目標相聯(lián)系,杜絕單純控制成本而忽視質量、工期,亦即要克服成本控制中的“假節(jié)約、真超支”現(xiàn)象。

關于成本控制責任制的運作手法請參閱第四章的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桐城市| 延吉市| 报价| 博野县| 石河子市| 嘉义县| 自贡市| 肇源县| 九龙县| 江西省| 通榆县| 工布江达县| 台湾省| 望谟县| 鸡西市| 乐业县| 岗巴县| 北宁市| 治县。| 中宁县| 关岭| 林甸县| 卫辉市| 酉阳| 灵寿县| 义乌市| 鄂州市| 于都县| 武宣县| 新蔡县| 庆云县| 逊克县| 长宁区| 玉龙| 芷江| 江孜县| 永昌县| 宜宾市| 西华县|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