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諸島海洋生物奇趣
- 宋盛憲 翁雄 林黑著等編著
- 1051字
- 2020-11-21 18:56:05
海底星星——海星
海星是棘皮動物,是海洋里常見的大型無脊椎動物。當你漫步在大海之濱,有時可以見到它那一個個星形狀的身體,有的生著五個腕足呈五角形,有的生著十多條長腕像星星的光芒。海星不但形狀多,顏色也是五光十色,點綴在海底,尤其是在南海諸島,海星種類繁多,奇形怪狀,顏色之美,個體之大,美不勝收。
海星具有驚人的斷肢再生本領,這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研究發現,海星腕內存在一種儲備的纖維細胞,它是一種游離的“待業”細胞,細胞內含有完整的遺傳基因,借助這種基因,能發育出組成新海星各種器官的能力。海星、蜥蜴、蠑螈等許多低等動物都保留了這種極強的能力。在自然界中越是脆弱、易受傷害的動物,再生的本領越強,這是自然淘汰的規律在起作用。否則,它們無法生存下來。

海星外形(自Storer)
有趣的是,海洋生物學家觀察到,海星能吞食比它大的海洋生物,尤其是對美味的牡蠣、貽貝和蛤蜊有其特殊的嗜好。雖然這些貝類生物披著堅硬的貝殼,但是海星會施展出五爪抓住不放,時間一久,貝類精力不濟,兩殼放松,海星便乘虛而入,將肚子里的胃翻出來,當作嘴唇,伸進殼縫,并分泌消化液麻醉貝類,結果這些貝類被海星美餐一頓。據報道:一只海星,一天內能連吃帶損害牡蠣二十多只。長期以來,海星被認為是貝類的敵害。這個鐵案一直到1956年才有人提出異議??茖W家柯爾養了一批海星,給予自由選擇食物的機會,經長期觀察,發現海星主要的食物是藤壺類,偶爾會捉幾只牡蠣。藤壺是養殖牡蠣的敵害,海星可為牡蠣除害,海星是否功過于罪,有待進一步研究。

海星捕食貝類(劉正楊 繪)
海星營養豐富,用途很廣。日本把海星用高溫壓榨,擠出液汁,提取了含蛋白質81.99%、粗灰分17.23%、其他為0.78%的干物質。這種蛋白質中含有很多甘氨酸(味精成分),味美,可以作為天然的調味品。榨取液汁剩下的糟粕,可以通過真空干燥粉碎,獲得含有鈣質25.7%的干粉。
現在民間仍以海星來祛風濕,還用來治胃酸,止腹瀉等。海星中含有大量的膠原,科學家從海星中提取明膠獲得成功,可用來加工成藥物膠囊。海星原素A和海星原素B對某些海洋生物有誘發排卵和排精作用,對研究精子鈍化和卵子成熟有一定價值;如能研究成功,將是一種理想的人工育苗催產藥物。在海星體腔液中還發現減輕炎癥反應的物質,并分離出有抗流感病毒及抗癌作用的活性成分。海星的生殖腺及其內臟可以制醬,供食用。海星還可以被制成混合飼料用以飼養家畜。
我國南海諸島海星種類多,資源豐富。合理利用海星資源,不僅可以變害為利,保護貝類資源,還可以為國家增加一項新的水產品,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海星(劉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