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soshop寫實繪畫技法從入門到精通(第二版)
- 王魯光
- 2560字
- 2020-11-15 17:59:20
2.3 銹跡斑駁的水龍頭繪制
常見的水龍頭材質有鑄鐵材質、銅質和不銹鋼材質。為更好地描繪銹跡,本案例選擇的是舊式鑄鐵材質的水龍頭。這種水龍頭的制作工藝簡單、表面粗糙、容易生銹,在進行寫實繪畫時更具有韻味和特點。
從制作技藝上看,鑄鐵水龍頭使用磨具翻砂工藝,因此表面有很明顯的顆粒感,中間部位常使用銅質零部件以加強其使用壽命。另外,鑄鐵水龍頭邊角的打磨常留下不規則的粗糙痕跡,這都是在繪畫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通過對鑄鐵水龍頭的分析,我們可以對將要繪制的水龍頭有大體判斷:水龍頭本身的塑造并不復雜,細節描繪甚至需要專門留出不規則細節以突出其真實感,表面有翻砂顆粒痕跡和銹跡。
2.3.1 繪前分析:繪畫思路
本案例所要繪制的是“銹跡斑駁”的“水龍頭”,可以選擇將銹跡在繪制時一起畫出,也可以選擇畫完水龍頭后添加銹跡。為更好地展示Photoshop繪畫的優勢與特點,本次繪制的方法是先完成一個普通無銹的水龍頭,然后使用圖層合成功能快速呈現腐蝕感和銹跡。
筆刷方面,使用的是Photoshop CC自帶的柔邊圓筆刷和硬邊圓筆刷(需點選壓力控制按鈕),另外使用了噴槍硬邊低密度粒狀筆刷繪制表層質感(位置參見圖2-31)。
2.3.2 繪制水龍頭

(1)起稿定型
① 新建畫布,設置長和寬各200毫米、分辨率為300像素、顏色模式為RGB顏色。在圖層面板新建圖層并命名為線稿層,選擇畫筆工具中的柔邊圓筆刷,設置筆刷大小為18像素,不透明度為100%,流量為20%,使用黑色起稿繪制水龍頭的線稿(圖2-45)。

圖2-45 繪制線稿
② 選擇背景層,填充深灰色(R:102、G:102、B:101)。在背景層上新建圖層并命名為顏色層,在顏色層進行水龍頭的基礎繪制。此時設置畫筆為不透明度100%、流量為10%。水龍頭中間部位為銅質(R:200、G:179、B:98),上下為鑄鐵材質(R:150、G:149、B:151),上色時應加以區分(圖2-46)。

圖2-46 鋪設底色
(2)基礎塑造
① 從上至下逐步進行繪制。本步驟的主要目的是區分水龍頭的受光和側光部分,將各部分體面略作區分,為后面的塑造打下基礎。另外,基礎塑造的幾個階段都具有修形的要求,因此需要在畫筆和橡皮擦工具之間來回切換,上色的同時逐步調整形的細節(圖2-47)。

圖2-47 鋪色修形
② 將底色層修改為淺灰色(R:183、G:183、B:183)以便觀察,畫出手柄部位的各個體面關系(圖2-48)。

圖2-48 手柄體面區分
③ 本步驟主要是繪制水龍頭中間的銅質部分。這一部分的結構是整個畫面最為復雜的地方,有圓柱形和多邊形的穿插關系。在繪制上半部分圓柱形區域時,為避免手繪錯誤,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選框工具框選選區,在繪畫時可以保證邊線豎直且畫不到選區外面。
下半部分依次由窄多邊形、圓柱形、寬多邊形、圓柱形組成,方、圓部件的體面轉折不同繪制方法也不同,基本原則是順著物體結構進行塑造(圖2-49)。

圖2-49 銅質部件塑造
④ 水龍頭下半部分由左側的螺紋和右側的主體部分組成。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明確形、區分體面,因此本步驟將螺紋部分的形狀進行明確,將主體部分體積感加強并作過渡(圖2-50)。

圖2-50 形與體面
(3)深入塑造
① 選擇中間銅質部位開始第二遍塑造。關閉線稿層,將精力全部放在顏色層的塑造上。
在顏色上和黑白灰關系上進行強化調整:提亮銅色,將各部位的反光一一畫出,明確高光和每一零部件的明暗交界線(圖2-51)。

圖2-51 深入塑造
② 本步驟是對手柄部位的第二遍塑造,相對于第一次刻畫,對輪廓線和邊線的灰色面進行明確,提亮了亮部和高光(圖2-52)。

圖2-52 深入塑造手柄
③ 對水龍頭下半部分進行深入塑造(圖2-53)。

圖2-53 深入塑造水龍頭下部
④ 按照以上順序再次進行深入刻畫,尤其要注意對高光的描繪,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龍頭的質感。同時,這也是在進行質感描繪之前的最后一次深入塑造(圖2-54)。

圖2-54 再次深入塑造
(4)質感刻畫
本案例將質感刻畫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質感,如劃痕、高光等;另一個就是對表面凹凸顆粒的模擬。這兩部分共同構成了水龍頭的質感體現。
① 在顏色層之上新建圖層并命名為細節層,在細節層上進行刻畫。在手柄部位添加大的隆起顆粒,亮部選擇拾取手柄部位最亮的顏色,暗部選擇使用手柄部位最重的顏色(圖2-55)。

圖2-55 表面細節添加一
② 對銅質部件的劃痕和高光做進一步刻畫(圖2-56)。

圖2-56 表面細節添加二
③ 添加水龍頭下半部分的大顆粒、表面劃痕和細節高光(圖2-57)。

圖2-57 表面細節添加三
④ 在細節層之上新建圖層并命名為質感層,使用噴槍硬邊低密度顆粒畫筆繪制。拾取手柄部位最重的顏色,在手柄表面尤其是明暗交界線位置畫深色顆粒,然后拾取最亮部位的顏色畫亮色顆粒(圖2-58)。

圖2-58 顆粒質感繪制
⑤ 依次繪制水龍頭表面顆粒,模擬翻砂質感(圖2-59、圖2-60)。

圖2-59 質感層繪制

圖2-60 水龍頭繪制
⑥ 從作品的角度完善已經繪制好的水龍頭,為其添加一些水滴。在顏色層下面新建圖層并命名為水滴層,在水龍頭的出水口畫出水滴的底色—深灰色(R:77、G:77、B:74),然后繪制水滴的亮色(R:206、G:206、B:206),在添加細節反光和高光之后使用模糊工具對水滴暗部進行模糊和加深,完成水滴的繪制(圖2-61)。

圖2-61 繪制水滴
(5)銹跡合成
在完成上一階段的繪制之后,進入銹跡添加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常規完成方式是新建圖層并使用畫筆工具繪制銹跡,本案例采取更為快捷的方式,即使用圖層混合模式(位置參見圖1-26)將銹跡素材與水龍頭合成,完成銹跡斑駁的水龍頭的最終繪制。
① 首先關閉線稿層、背景層和水滴層,將剩下的幾個圖層復制合并為新的圖層,(蓋印圖層,即圖2-62中的圖層)新建圖層組并命名為水龍頭新,將上述幾個圖層放到圖層組中關閉顯示(圖2-62)。

圖2-62 蓋印可見圖層
Tips
本步驟使用的是蓋印可見圖層功能。蓋印可見圖層就是把所有圖層拼合后的效果變成一個圖層,但是保留了之前的所有圖層,并沒有真正地拼合圖層,方便以后繼續編輯個別圖層。蓋印可見圖層的快捷鍵是Ctrl+Alt+Shift+E。
② 分別打開準備好的銹跡圖片素材并一一復制到水龍頭.psd文件中,放置在圖層1之上。以其中一個素材圖為例:點擊素材圖右鍵選擇“創建剪貼蒙版”,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圖2-63)。

圖2-63 圖層合成
Tips
完成圖像復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使用工具箱中的移動工具直接將圖像拖拽到文件中;二是在素材圖的圖層面板中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復制圖層,在彈出面板中將目標文檔切換到將要復制的文件中(圖2-64)。

圖2-64 復制圖層
③ 通過單獨打開每一層素材,可以得到不同的銹跡腐蝕效果(圖2-65~圖2-69)。

圖2-65 完成圖一

圖2-66 完成圖二

圖2-67 完成圖三

圖2-68 完成圖四

圖2-69 完成圖五
- Creo 4.0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 中文版3ds Max 2012實用教程(第2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15技術大全
- 板繪教室:SAI零基礎日系動漫插畫入門教程
- Photoshop CC從入門到精通(全彩超值版)
- Elasticsearch實戰與原理解析
- Photoshop網店圖片處理實訓教程
- Photoshop CC摳圖+修圖+調色+合成+特效實戰視頻教程
- 中文版Photoshop CS6從新手到高手(超值版)
- 3D打印輕松實踐:從材料應用到三維建模
- iPad Procreate風格繪畫之美
- 中文版Maya 2014基礎培訓教程
- 中文版3ds Max 2022基礎教程
- Photoshop CC圖像處理案例教程(第2版)
- 電腦寫作與定制五筆(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