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數學30天得高分:思路、方法與技巧
- 周曉剛編著
- 15字
- 2020-11-11 18:32:16
第1章 如何用1個月提高數學成績
1.1 1個月創造出高分是真的嗎?
答:是真的。因為所謂應試,就是應對考試。誰能在考試中拿到更多的分數,誰就能考上更好的大學。想學好數學很難,但想考好數學,則容易得多。對于應試數學而言,小題最快幾秒,慢的1~2分鐘;大題爭取得滿分。
如果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掌握所有知識,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在這1個月里,讓成績突飛猛進,那絕對是可以的。任何考試都不例外。比如,你是學音樂的,如果讓你在1個月內學會所有的樂理并完全掌握它,除非你是天才;但是如果讓你從零基礎,用1個月的時間熟練掌握幾首曲子,那是非常容易的,而考試就恰恰只考這些曲子。即使有的同學已經苦學10年,如果這些曲子沒有你彈得好,那么他們也會在應試中失敗。在選拔性的考試中,唯一見證實力的就是分數。突擊練習在應試中能夠事半功倍,取得高分。
我們再談數學的復習,應試的技巧就更多了。 如果你能掌握一定的考試技巧,并且能記住一些題型,那么你高考就無憂了。
在教學中,經常有學生問我題型總結的問題,比如:“周老師,我發現我們老師總結的題型不夠系統,學校發的資料里這些題型有的穿插在習題里并沒有點明,做題時會發暈,即使見過也沒有清晰思路。我想學好數學,也知道總結題型很重要,但是根本不知道從哪個角度總結。您能幫我支個著兒嗎?”
其實,我以前也經常強調總結題型,當時這幾乎成了我教學的口頭語。常跟學生說的四點是:明確目標、基礎知識、解題技巧、題型總結。
可是現在不同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讓學生去總結所有的高中數學題型簡直就是一句空話,學生對高考的知識點都不是很了解,如何能總結題型呢?具體考什么?怎么考?學生更是不知道,這項工作只有那些經常參加高考閱卷的老師,對得分點有相當了解的人,才能夠做到,即便是剛參加工作的數學老師完成這項工作也是很困難的。讓學生去完成更是不可能。因此,我現在不建議大家總結題型。
跟總結題型相似,還有一個誤區是總結方法。我曾經買過許多關于高考數學學習方法的書籍,大致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總結方法大全。一些書里包含上百個方法,但我們考試時究竟用哪一種方法呢?師傅教你一個招式叫“左蹬腿”,什么時候蹬呢?是蹬對手的腰呢還是蹬對手的腿呢?……光是總結了方法,可是誰知道何時用?怎么用?第二類是練習冊。一些書打著解題方法書的幌子,其實就是一本練習冊。第三類是解題通法。這種書看似太極拳,以不變應萬變,其實里面寫了許多種題型、許多種方法,反而既總結題型又總結方法,天知道該如何運用。
此時,肯定有人實在忍不住發問:“你究竟是什么人呢?”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自己。
當年我是以非常優異的成績如愿以償地考上北京師范大學數學專業的。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北京一所重點中學任教。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試題中給出的許多答案的解題步驟很煩瑣,不如我自己的方法好……
再后來,我辭去學校工作,自己創辦了培訓中心、教育公司。
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教學生做數學題,許多學生的成績很快提高。開始我并沒有把這個當回事,后來發現,這種提高并不是偶然,而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種方法。這就是周老師解題法最早的雛形。
如今,我把總結題型歸到解題技巧里,以不變來應對萬變。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中國功夫里,有各種各樣的招式,比如對手用右拳打來,我們會用怎樣的招式應對,對手用左腳踢來,我們又會用怎樣的招式應對……這些跟總結題型類似,只有記得多,我們才能輕松地戰勝對手,這是總結的好處。下面我們再來說總結的缺點。如果對手扔過來一塊磚頭,師傅沒教過應對招式,自己也沒總結過、沒練過啊,該怎么辦呢?只能挨揍。真正功夫高的人,會以不變應萬變,這樣的功夫才是真功夫。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武術家,比如霍元甲,自創迷蹤拳;葉問,改良詠春拳;李小龍,發明截拳道;楊露禪,發揚太極拳等等。他們都沒有死記師傅的招式,而是熟練運用學到的功夫,以不變應萬變,使自己成為比師傅更強的武術家。那些死記傳統套路的人,就遜色許多了。(這里只是為了讓學生學好數學而舉些小例子,武術家們不要來找我切磋哦!)
因此,我們也要把高中數學題的解題技巧學成以不變應萬變,不要死記題型(當然,記得越多越好,這無可厚非)。具體要怎么做呢?就是要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每個題都要用現有的知識去做,根據題中出現的知識點一步一步推著寫。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會發現,用這種方法訓練,所有學生的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有的甚至數學考到滿分。這說明了該方法的實用性。
于是,我給這種解題方法起個名字,叫作“周老師解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