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心曉語:圍爐夜話:參悟人生的221則哲思
- 管遵華編著
- 786字
- 2020-11-11 18:10:40
第33則 心平氣和
【原文】父兄有善行,子弟學之或不肖①;父兄有惡行,子弟學之則無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②之,無庸③徒事言詞也。君子有過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無過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處小人,必平其氣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④也。
【注釋】
① 不肖:子不像父,不相似。② 率:榜樣,表率。③ 無庸:不需要,不用。④ 激切:激烈直率。
【譯文】
父輩和兄長雖有好的德行,但他們的后代中可能有人學不太像;父輩和兄長中有不好的德行,他們的后代中卻沒人學不像。由此可見父兄教育后代,必須端正自身言行給他們做出榜樣,不能僅僅停留在言語中。君子的行為有過錯,小人就會因為嫉妒不肯放過;君子沒有過失,小人同樣嫉妒不能容忍,由此可見君子和小人相處,必須平復自己的情緒,不能用激烈的言辭和態度來對待小人。
【賞析】
普天之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身為父母,都想盡最大努力把孩子教育好。可是有的時候,教育方式不正確,可能會貽誤孩子的一生。
父母教育孩子,可謂是“苦口婆心”。然而,正是因為父母教育孩子常用“口”,所以才難入孩子的“心”。孩子向父母學習,很少一部分是聽其言,更多的是觀其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個老師與課堂上的老師不一樣。上課時,老師用語言,但在家里,孩子只看父母的行為。
父母告訴孩子給老人讓座是美德,但每次乘公交車,見了老人從不起身讓座,孩子將來是不會自覺給老人讓座的;父母告訴孩子,見了地上的紙片垃圾要隨手撿起來,但是實際生活中卻隨地亂扔,孩子將來能夠養成這樣好習慣的可能性也不大。
父母盡可能做,孩子未必就能夠全部學到父母的優點;但父母不做,孩子是一定會把父母的缺點學足的。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先從端正自己的行為入手。榜樣,就是無聲的行動和力量。
小人常常嫉妒,這是小人的通病。所以,君子與小人打交道時,一定要謹言而慎行,正己正身,平心靜心,以防出現原本可以避免的禍端和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