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則 以物喻理

【原文】古人比父子為橋梓,比兄弟為花萼,比朋友為芝蘭,敦倫者,當即物窮理也;今人稱諸生曰秀才,稱貢生曰明經,稱舉人曰孝廉,為士者,當顧名思義也。

【注釋】

① 橋梓:又作“喬梓”,比喻父子關系。② 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組成,比喻兄弟相親。③ 芝蘭:香草名。以芝蘭比喻朋友,朋友之間相互勸勉,互相學習。④ 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的,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⑤ 孝廉: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后來孝廉這個稱呼,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

【譯文】

古人將父子關系比喻為喬木和梓樹,將兄弟比喻成花萼,將朋友比喻成芝蘭香草。所以,努力使人倫關系和睦的人,應當由萬事萬物推究人倫關系之義理。現在人將諸生稱作秀才,稱被舉薦入太學的生員為明經,稱舉人為孝廉,因此讀書人可以從這些稱謂中領悟其中的含義。

【賞析】

人倫關系,簡單講,難以說得明明白白。智慧的古人給了我們一個個恰當的比喻。喬木高高在上而梓樹低伏在下,正像子對父應敬事孝順;花與萼同根而生,相互依存,所以說兄弟應相親與扶持;芝蘭的香氣幽遠,可見與有德的人交朋友,可受其感化,使自己也成為有德之人。

天地萬物,生長都有一定的次序,依序順行不悖,天地才能自然。人倫如天倫,也應該順從規律,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能。

中國人歷來重視讀書,為各個層次的讀書人,都起了相應的名字。稱讀書人為“秀才”,稱貢生為“明經”,稱舉人為“孝廉”。“秀才”便是要讀書人能學有所成,成為一個“苗而秀”的人,而非“苗而不秀”。“明經”之意,便是能夠明白經書中的道理,付諸實行,若不能如此,何足以為“貢生”?漢時選孝順或清廉者為官,可知舉人應當具有孝順清廉的德行。

讀書不可望文生義,而對于這些流傳下來的稱謂,我們可以“顧名思義”,時當自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白城市| 宁海县| 江华| 成安县| 平陆县| 芷江| 新龙县| 长寿区| 海兴县| 察雅县| 九龙坡区| 泗水县| 明溪县| 通辽市| 文登市| 阿瓦提县| 肥城市| 吕梁市| 中江县| 密云县| 安陆市| 通辽市| 宁都县| 瑞安市| 弋阳县| 乡城县| 谢通门县| 怀化市| 浑源县| 宜城市| 封丘县| 凌云县| 金平| 广水市| 佛山市| 会昌县| 江山市| 广饶县| 喜德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