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陵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去年因為工作,在南京當了三天的過客。此前我對南京的印象來源于一句話:“沒有一只鴨子,能夠活著離開南京。”
鴨子聽了想落淚。
如果說青島是熱情直爽的山東大漢,南京就是文質彬彬的江南書生。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書香卷氣。就連繁華的商業街邊,每隔幾步也能看到一個公共閱報欄,里面有最新的報紙供大家閱讀。
人們身上也帶著一股知書達理的氣質。
南京大學校園里,一位老人一遍遍地把孩子抱上臺階,再扶著她慢慢跳下來,笑著播報:“中國女傘兵準備跳傘啦。”
路邊騎摩托的媽媽,讓身后的兒子一遍遍地背:“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夫子廟門口,兩群小學生在爭吵,一群說:“這里一點都不好看,我在家玩游戲多好呀。”另一群則教育他們:“這不是旅游,這是思想課,咱們要認真一點。”
某個地鐵車站里,我的手指一直戳不準站點,怕耽誤后面人買票,準備重新到后頭時,一位青年主動上前幫我買了票,在我道謝后一臉靦腆地說:“不客氣。”
短短的時間里,我已經喜歡上了這里可愛又認真的人們。
當然更加難以想象這些善良的人們如何用各種手法殘殺分食鴨子……
在南京印象最深的是先鋒書店。去了臺北一定要逛誠品,到了南京自然要去先鋒書店看看。它創辦于1996年,是國內知名的民營書店,也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書店。我去的五臺山店距離南京大學不遠,由防空洞改造而成。招牌不大,簡單四個字,隱匿于茂密樹叢中。雖然是工作日的下午,來“朝圣”的人卻不少,大家都在拍照,想方設法地讓自己與這里扯上一點關系。
我當然也想扯上點關系,可我當天沒洗臉,胡子拉碴形象不佳,實在不好意思給最美書店抹黑,只得作罷。
進門,越過收銀臺和新書展柜,左手邊是一段綿長的斜坡。穿越這里,便是書店的大廳。斜坡地面上兩條黃色停車分割線,將書籍一分為二。棚頂掛著一個巨大的黑色十字架,在明亮的燈光映襯下格外圣潔。據說,先鋒書店當家人錢曉華是基督教徒。
“‘光的十字架’是整個書店的靈魂,仿佛看到天堂的光輝,我想象中的書店就像天堂一樣美麗。”
對于愛書人來說,這里也的確像天堂一樣。
寬闊的大廳里,放眼望去皆是書。有的擺在書架上,有的放在柜子里。想了解一個書店創辦人的品位,可以去看那家書店的推薦圖書。先鋒書店的推介書目可真傷我的自尊,我自詡讀過一點書,可此刻書架上的,我一本都沒看過。看來在讀書上可真不能自滿,還是要讀萬卷書才行。
大廳正中央是一排沙發,有個小小的講臺,想來是給作者分享用的。沙發上坐滿了讀書的人,事實上,書店里的每個角落都坐著讀書的人。書店從不驅趕任何一個愛書的靈魂,因此創作者在這里能找到內心的平靜。先鋒如此,誠品如此,任何一個真正的書店都是如此。
我最喜歡先鋒書店的二手書區。與其他熱鬧的地方相比,這里是個被忽視的角落。無人知曉的作品們再次被默默陳列,等待著與有緣人相遇。即便不出名,店員們也沒有讓這些書蒙塵,打掃得干干凈凈。這些書的作者們,有的也許曾經輝煌,卻被時間帶走,有的或許從未成名。此刻書架上的這本五折作品,也許就是他文學生涯中最美的一次綻放。我挑了好久,選了一本又一本。雖然是二手的,這些書卻非常新,仿佛沒有被人翻開過,不知道該因此慶幸還是可惜。幾十年后,我的書會不會也有幸被陳列在這里,或是某個更小的書店。會不會也有位過客,像此時的我一般,精挑細選,最終拿起并把它帶回家閱讀。然后發現,幾十年前還有個這樣的小作者,在寫作的大海里努力撲騰,想讓大家看到一點點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