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 陳玉新主編
- 336字
- 2020-11-20 14:38:39
龍?zhí)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正月過去后,緊接著迎來的就是二月初二龍?zhí)ь^的日子,民間傳說這天是土地神的生日,稱為“土地誕”。
二月初二,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大地回春,農(nóng)民們即將開始一年的耕種了,因此要先舉行個儀式,以祈求風調(diào)雨順,有個好收成。
時至今日,我們還在慶祝這個節(jié)日。因為農(nóng)歷二月初二在“驚蟄”節(jié)氣前后,蛇、蚯蚓等很多動物到了冬天就進入了冬眠狀態(tài),稱為“入蟄”,天氣漸漸回溫后,一些動物就像是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突然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這就被稱為“驚蟄”。人們希望龍出來鎮(zhèn)住一切有害的蟲子,好讓大家有個豐收年,所以就有了“二月二,龍?zhí)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