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故事連環(huán)畫(隋唐故事)
- 稚子文化編繪
- 996字
- 2020-11-20 11:28:16
陰山之戰(zhàn)

1.自建唐以來,唐朝與東突厥征戰(zhàn)不斷。公元630年,唐統(tǒng)帥李靖親自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從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出發(fā),趁東突厥頡(jié)利可汗不備,連夜逼近突厥營地。頡利發(fā)現唐軍突然出現,大驚失色,其手下將士也慌了手腳。

2.接著,李靖派人潛入突厥內部,勸降了頡利的一個心腹將領。頡利一看形勢不妙,就偷偷逃跑了。

3.李靖攻下定襄,得勝回朝。唐太宗十分高興,說:“你以三千輕騎擊退突厥,真是立了一大功啊!”

4.而頡利逃走后,怕唐軍趕盡殺絕,便派使者到長安求和,還說要親自朝見唐太宗。

5.唐太宗怕頡利別有用心,于是一面派使者到突厥,表示安撫;另一面又命令李靖帶兵前去察看頡利的動靜。

6.李靖領兵到白道和李(jì)會師。兩個人商量后決定跟蹤襲擊,或可活捉頡利可汗。于是,兩支軍隊向陰山進發(fā)。

7.其實,頡利可汗表面向唐朝求和,實際是想等休整好兵馬再逃走。他認為唐朝中了計,防備也就松懈下來。

8.不久,李靖、李二人率唐軍到達陰山,俘虜了大批駐扎在此的突厥軍。其后,又令二百名輕騎為前鋒趁著夜色行軍。

9.等到頡利派出的前哨發(fā)現唐軍的時候,唐軍離頡利的營帳只有七里地了,前哨慌忙向頡利稟報。

10.頡利聞訊后,想扣押唐朝派的使者做俘虜,可是使者早就瞅機會回到了唐營。頡利只好騎上馬逃走了。

11.李靖馬上率唐軍追趕。突厥兵沒有主帥,亂成一團。唐軍趁機殲敵一萬多人,還俘獲了大批俘虜和牲畜。

12.頡利這邊則打算率領殘兵逃入戈壁沙漠,不料半路卻被李堵截,其下部落大酋長皆率眾歸降。

13.至此,東突厥滅亡了。隨后,唐太宗為了方便管理,在東突厥原地設立了都督府。

14.同年,原本附屬東突厥的各部族首領都歸順唐朝,并擁護唐太宗為他們的共同首領,尊稱他是“天可汗”。

15.頡利敗走后,投奔到他的叔叔蘇尼失那里。后來唐軍偷襲蘇尼失營地,俘獲了頡利,蘇尼失歸降唐朝。
人 物 點 擊

李靖
本名藥師,隋末唐初名將、著名軍事家。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他智勇雙全,曾是隋朝將領,在發(fā)現李淵有謀反之心時本想告知隋煬帝,未果。李淵攻取長安時俘虜了李靖,在處斬之際,李靖發(fā)出壯志難酬的疾呼,李淵欣賞他的膽識與才華,便下令將他釋放。不久,李靖入李世民麾下。李靖曾南平蕭銑、輔公祏(shí),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tǔ yù hún),是唐王朝的股肱之臣。唐太宗把他的畫像高掛于凌煙閣,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注 釋
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土城子古城。
白道:今蜈蚣壩,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北方的大青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