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歷史故事連環畫(春秋戰國故事)
- 稚子文化編繪
- 860字
- 2020-11-20 11:01:02
伯樂相馬

1.伯樂的本名叫孫陽,相傳為秦穆公時期的人。由于他對馬研究得非常透徹,人們很佩服他相馬的能力,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現在。

2.有一次,楚王找到伯樂,請他幫忙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雖然千里馬并不容易得到,但伯樂自有辦法。

3.伯樂告訴楚王,自己需要到各地去尋訪千里馬,請楚王不必著急,他會盡力辦好此事。

4.伯樂跑了很多地方,包括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雖然他仔細尋訪,但還是沒能發現中意的良馬。

5.直到伯樂準備從齊國返回時,在路上,他看到了一匹千里馬正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

6.只見馬艱難地向前走著,伯樂不由得走到馬跟前。馬見有人走近,突然昂頭大聲嘶鳴,好像在與伯樂說話。

7.伯樂認出,這便是自己苦苦尋覓的千里馬。于是便請求駕車的人,將馬賣給自己。

8.駕車的人認為伯樂是個傻瓜,他絲毫看不出這匹馬哪里好,吃得多,卻骨瘦如柴,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9.到了楚王宮,伯樂對馬說:“我給你找了個好主人。”千里馬長鳴一聲,好似在回應,神態與之前完全不一樣。

10.楚王聽到馬嘶叫的聲音,走了出來,但一見伯樂手中牽的那匹馬,卻很不開心。

11.“我相信你會相馬才讓你去辦這件事,可現在這馬如此瘦弱,怎么能上戰場?”楚王有些生氣地說道。

12.“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沒有精心喂養,所以看起來瘦弱。恢復半月左右,定會讓您驚艷。”伯樂道。

13.楚王聽后將信將疑,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匹瘦馬后,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

14.不出半個月,這匹馬果真變得精壯神駿,楚王便命人準備所需物品,要騎上試一試。

15.楚王跨馬揚鞭,只覺兩耳生風,果然是千里馬。后來,這匹馬為楚王立下了赫赫戰功。
人 物 點 擊

伯樂
原名孫陽,春秋中期郜(gào)國人。他曾為多位諸侯國的王者相馬,尤其在秦國富國強兵時期,他因為相馬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秦穆公的信賴,被封為“伯樂將軍”。后來,伯樂將畢生相馬的經驗編寫成了歷史上第一部相馬學著作《伯樂相馬經》。書中圖文并茂,被相馬者奉為經典。
注 釋
千里馬:指駿馬,比喻有才華的人。
伯樂:原指春秋時人,擅長相馬。后借指善于發現和選用人才的人。